老師:
您好。
我今年17歲讀中職。從小我就是那種成績平平、相貌平平、個性也平平的孩子,父母覺得我沒什么出息,在班級里我也是最不起眼的那個。其實我一直挺自卑的,雖然非??释笥?,但從來不敢主動與人交往。
進入中職校后,好不容易有了幾個朋友,跟她們相處的時候我總是小心翼翼,擔心自己說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會讓她們不高興,很害怕她們會離開我,害怕再回到一個人孤零零的狀態(tài)。對于和朋友的關系,我總會特別敏感,想得很多。比如我給朋友打電話,如果對方不接,我就會胡思亂想,總覺得對方討厭我了,不想跟我來往了,所以故意不接我電話。雖然事后都證明不是我想的那樣,但我還是會忍不住擔心,忍不住揣測對方的想法,這讓我感覺很累。
同學:
你好!從你的信中能夠感受到,你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并且向往和大家交流,這是好事情。
你說你不敢主動與人交往,但你又害怕再回到一個人孤零零的狀態(tài),這個矛盾的心理正源于你自己所說的自卑。而你的自卑是因為你覺得自己成績平平、相貌平平、個性平平。老師想告訴你的是,你的困擾是大部分同齡人都存在的,這是青春期的一個特點。具備特長、成績優(yōu)異、外貌出眾這些都是“青春期”青少年追求個性、證明自己存在的表征。
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無法復制的,留意一下自己平時的點點滴滴,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自己優(yōu)于他人的地方。天才出于勤奮,努力造就成功。優(yōu)點是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和興趣愛好來發(fā)展的,而取得成功則離不開努力。
我們和朋友相處是應該珍惜這份友誼,但不意味著要時刻迎合朋友,更不應該不停地揣摩對方,朋友交往要真誠和平等。平等就是大家地位一樣,不是誰圍繞著誰轉。同時,人與人的相處要互相尊重,給予對方一定的私人空間和時間。你說你給朋友打電話,如果對方不接你就會胡思亂想,其實這種胡思亂想只是站在你自己的立場在想,對方也許有事不方便接聽或者手機不在身邊,這樣的可能性太多了。既然是朋友,就應該相信對方、尊重對方,不是嗎?只有這樣,關系才會和諧,友誼才會長久。欲速不達、過猶不及,放輕松地去交往,一定會更開心的。
12355心理咨詢師:季明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