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林
在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面前,缺乏敏銳的政治頭腦;信念不夠堅定,對實現(xiàn)遠大理想信心不足;對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找不到前行的正確路徑……精神上空虛貧乏,認識上膚淺蒼白,觀念上陳舊落后,行動上搖搖擺擺,這些都是“精神貧血”的典型癥狀。
對于領導干部來說,一旦患了“精神貧血”,就會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近些年來,個別黨員領導干部不再堅定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信念,認為那是“唱高調(diào)”;不再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追求,認為那是“不務實”。一味降低自己人生品格的標準,在權(quán)力待遇上謀求最高,在做人準則上尋找最低。領導干部“精神貧血”,就難以挺起腰桿,就很容易成為金錢美女的俘虜,成為黑惡勢力的幫兇,走到人民的對立面,成為黨的肌體上必須剔除的毒瘤,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造成損失??梢?,“精神貧血”危害甚矣。
一些領導干部之所以患上“精神貧血”,就是因為不重視學理論、用理論。比如:嘩眾取寵,沽名釣譽,把學習作為追逐名利的工具、裝點門面的粉飾,包裝炫耀、徒有其表;心浮氣躁,淺嘗輒止,忙于應酬、陷于事務,沉不下來、學不進去,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脫離實際,坐而論道,講起來頭頭是道、滔滔不絕,做起來按圖索驥、束手無策,等等。把理論學習看成是“軟指標”,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就遲早會成為“墻上蘆葦”和“山間竹筍”。
血性關(guān)乎一個民族的榮枯及其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興衰。一個血性衰減的民族,雄心不再,鋒芒鈍化,從骨子里變得酥軟起來,注定是沒出息的。因此,黨員領導干部無論官大官小,無論處于什么環(huán)境,都要謹防“精神貧血”。強化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嚴守黨紀國法,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都是防治“精神貧血”的良方。領導干部一定要從加強學習、勤于實踐、強化自律等做起,常給精神補補血,防微杜漸,讓自己的精神強壯起來,進而激發(fā)出磅礴力量,校正行為上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