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萍
網友及執(zhí)法部門齊心協(xié)力,道德和法律雙雙攜手,最終使這位詆毀英模的“律師”得到了應有的處罰。這說明 :英模形象堅決不容詆毀,公序良知堅決不容挑戰(zhàn)。任何人,發(fā)布網絡言論必須遵守法律法規(guī),恪守道德底線、法律紅線。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執(zhí)行》第140條規(guī)定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此事件中,該“律師”在微 博 上 對 黃 旭 華 院 士 進 行 辱罵,侵害了老人的名譽權,已經構成了民事侵權行為。對于這種行為可分為主觀故意與過失行為。而案例中顯而易見此人是故意對老人進行侮辱,并且在客觀上對他人人格、名譽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就應當承擔名譽侵權的法律責任。而《中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治 安 管 理 處 罰法》第 42 條規(guī)定,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此案中發(fā)微博的人尚未構成刑事處罰,但也必須對其進行拘留處罰。事實上,當地公安局也及時地對該“律師”進行了處罰。這充分體現了以法律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捍 衛(wèi) 英 雄 模 范 形 象 的 應 有 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