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巍
[摘 要]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科技的日益進步,互聯(lián)網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在人類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教育發(fā)展是國家發(fā)展的關鍵,在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求。信息化的高科技教學手段已經逐步應用于教育部門。信息化教學是目前教學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在課堂應用信息化教學技術已成為必然。就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索,并對其發(fā)展趨勢進行研究。
[關 鍵 詞] 信息化;教學過程;教學模式;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35-01
一、我國教育教學現狀與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
(一)我國高職教育教學現狀
眾所周知,對高職學生而言,自主學習在學生學習生活中要比傳統(tǒng)的老師課堂面授占比大得多。但是目前我國的“線上”教育資源依舊比較匱乏,學生在接受基本的課堂教育后,不能及時通過網絡教學來深入理解所學內容。因此,我國高職教學依舊存在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二)傳統(tǒng)教育教學的局限性
在網絡信息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互聯(lián)網絡已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的主流,信息化教學方式已逐步滲透入各個學校。但是,部分學校依舊存在教學方式傳統(tǒng)老舊的現象,對高職院校而言,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新時代青年對知識來源以及廣度、深度的需求。傳統(tǒng)古板的教學方式會消磨學生的學習耐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激情。除此以外,枯燥乏味的課堂生活很容易讓學生“神游物外”,無法將精力集中于學習中,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情境導入,便于理解,活躍課堂氣氛
信息化教學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互動增多,課堂氣氛高漲,活躍、激情的課堂氛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有學生投身于學習中,享受學習的過程才能使教學質量達到最優(yōu),同時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收的知識最大化,有利于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和整體水平的提升。
(二)信息量大,信息來源廣泛,知識儲備充足
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改變就是脫離陳舊刻板的課本教學,網絡信息豐富,搜索方便,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滿足聲音、形象等全方位教學。不僅“寓教于樂”,而且“生動形象”,可以在學習中增添樂趣,除此以外,大量的信息能夠幫助老師及時解決學生的疑惑,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有利于針對性學科的學習,做到因材施教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許多專業(yè)的課程大多有重合的現象。但是對部分專業(yè)而言,很多科目是不必學習的。開展信息化網絡教學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大力推廣和正式執(zhí)行,網絡信息來源廣泛,對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知識儲備量也充足,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對專業(yè)知識了解更多,換而言之,就是某一專業(yè)的學生變得真正“專業(yè)”。
三、關于信息化教學實施和改革的認識
(一)信息化教學整逐步應用于各大高職院校
隨著我國對教育制度和教學方式的日益重視和改革的逐步深入,結合高科技技術的廣泛運用,我國信息化教學手段已經普遍應用于各大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學技術在課堂中的熟練運用,表明我我國高新技術的發(fā)展迅速,也能促進我國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除此之外,還能促進人才素質的提升以及對高新技術的理解。
(二)信息化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互動性增強,接受能力強
信息化教學對互動性、積極性的探索,參與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引導都有促進作用。眾所周知,學生學習時能夠主動接收知識,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傳授相應的專業(yè)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使課堂交流形式豐富起來,加強互動,課堂氛圍活躍,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散,學生和老師能夠有一個平等、親切的交流環(huán)境。
(三)信息化教學發(fā)展前景廣闊,發(fā)展方向還有待探究
盡管現今教育體系中信息化教學模式應用日益深入,但是其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領域還有待革新。如今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量廣泛,資源充裕,要抓住機會,好好把握網絡的高速便捷的特點,深入探索信息化教學的新方向,為高職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教育教學發(fā)展。
四、總結
網絡信息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密不可分,信息化教育手段在我國的教育領域中扮演著愈發(fā)重要的角色。高職學生作為網絡信息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信息化教學相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充滿誘惑和吸引力,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引入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投入學習,愛上學習,由此加大我國的教學力度,加強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我國應該大力宣傳實施信息化教學模式,并在使用中探究出最適合高職學生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劉軍,楊西龍.信息化教學模式探討[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2]薛飛玥.高職數學信息化改革分析與政策[J].青春歲月,2017(9).
[3]譚潔.基于信息化教學的高職數學考核方式多樣性的探討[J].才智,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