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鶯
[摘 要] 英語諺語是國家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中的精髓,具有濃厚的代表意義和象征意義,深刻反映了時代經(jīng)濟和社會面貌。首先分析了英語諺語與漢語文化的差異,接著基于文化視域,對英語諺語的翻譯策略進行了探究,以提升翻譯效果,增強諺語美感。
[關 鍵 詞] 文化視域;英語諺語;翻譯技巧;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 H085.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8-0116-01
英語諺語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古時人們?yōu)榱朔奖阕陨淼慕涣?,?chuàng)造出了很多諺語。這些諺語大多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又富有一定的哲理性,因此,人們在交流溝通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諺語。諺語的使用不僅增強了人們的情感關系,而且在無形中將英語文化傳播到各個地區(qū)。總之,諺語對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英語諺語的準確翻譯也具有深遠意義。
一、英語諺語與漢語文化的差異
無論是英語諺語還是中式諺語,實踐生活都是其重要的來源,這是兩者的共同點。但是受來源的影響,兩者在眾多方面也展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中英兩國分屬不同的半球,地理位置相距較遠,民眾的生活環(huán)境、民俗習慣、語言文化都有所不同,因此根植于實際生活中的中英諺語也存有差異。首先,從諺語表現(xiàn)的事物來看,由于英國是一個島國,中世紀多遠洋運輸和海上貿(mào)易,因此英語諺語內(nèi)容多用海洋、船舶等元素來象征其隱含的意義。我國多山峰、丘陵,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諺語中常涉及山峰等意象[1]。其次,兩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導致諺語不同的關鍵原因?!妒ソ?jīng)》是英國文化的重要代表作,很多諺語內(nèi)容都是出自于此;我國的民俗諺語常與歷史典故密切相關,歷史人物也常常出現(xiàn)在諺語中,兩國歷史文化造就兩國諺語的差異。
二、英語諺語的翻譯原則
(一)遵循原文內(nèi)涵
英語諺語翻譯一定要從原文內(nèi)容出發(fā),遵循原文的實際內(nèi)容,在翻譯過程中要保證原文句法結(jié)構的完整性,保證含義準確無誤。因此,翻譯時一定要緊密聯(lián)系上文和下文,把諺語置于整體語境中,盡可能將出現(xiàn)的多種翻譯內(nèi)容牢記于心,經(jīng)過仔細思考,選取一種最適合、最貼切的翻譯,從而將原文內(nèi)涵完整、正確地翻譯出來,提高英語諺語的翻譯效果。
(二)避免文化差異
文化背景的不同對英語諺語的翻譯必然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這無疑增加了英語諺語翻譯的難度。但是,將英語諺語置于中國文化中必須保證翻譯的準確性,盡可能地消除兩國的文化差異。只有盡量避免差異,才能使英語諺語翻譯得更加自然,才能使閱讀對象更容易地接受原文內(nèi)容,理解原文所傳達的意義,利于英國文化的橫向傳播與縱向發(fā)展。
三、英語諺語的翻譯策略
(一)直譯法
直譯法是英語諺語翻譯中最簡單、直接的一種方法。翻譯人員在翻譯時,只需要根據(jù)英語詞匯順序,依次翻譯詞單元,不需要考慮內(nèi)在的隱含意義,也不需要調(diào)整原來語句的順序[2]。通常來說,這種英語諺語句子成分相對簡潔,語法結(jié)構具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因此翻譯人員只需標明漢語符號,以此來降低閱讀對象的理解難度,明確其內(nèi)在含義。例如:As a man sows,so he shall reap.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二)意譯法
意譯法在翻譯的過程中不如直譯法那樣簡單,通常需要翻譯人員仔細斟酌,直至翻譯出來與原文內(nèi)涵最為貼切的句子。適用于意譯法的英語諺語,句法結(jié)構規(guī)律性較差,翻譯人員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翻譯靈活”的原則。這種情境下,如果按照原文順序來翻譯,只會使翻譯更顯生硬,影響翻譯的效果,增加理解的難度,因此,翻譯人員就要拋棄直譯法的規(guī)則,著重原文傳達的哲理和象征意義,將這種表象特征充分體現(xiàn)在翻譯中。例如:Claw me and Ill claw thee.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三)直譯與意譯結(jié)合
有些英語諺語采用直譯法,則無法凸顯其內(nèi)在隱含意義,翻譯略顯生硬;有些諺語采用意譯法,則完全脫離原有意象,影響對象的理解效果。因此,在翻譯英語諺語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將直譯法與意譯法結(jié)合起來,既能展現(xiàn)原文的意象、遵循句法的規(guī)律性,又能將其中蘊含的哲理,深入淺出地傳達出來[3]。這樣一方面能對句子做合理的補充和調(diào)整,使其符合用戶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還能成功地將諺語的文化狀態(tài)進行轉(zhuǎn)換,從而有利于英文文化的傳播。文化的傳播又會延伸英語諺語的生命周期,增強其生命力,不會因時光流逝而被淹沒,因此,直譯和意譯相結(jié)合的方法是翻譯人員經(jīng)常采用的。例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四)倒譯法
英語諺語的翻譯離不開倒譯法,倒譯法也是翻譯人員使用頻率較高的方法。倒譯法的應用主要是迎合閱讀用戶的文化習慣。由于受文化背景的影響,中英兩國日常用語的表述次序有所不同,而諺語主要來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翻譯的時候,專業(yè)人員需要改變原詞單元的翻譯次序,將部分句法結(jié)構提前或置后。倒譯法不僅符合閱讀對象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還能增強句子的美感,使諺語更易被人接受和理解。例如:Friend may meet,but mountains never greet.(山與山不相會,人與人總相逢。)
四、結(jié)語
在一定的文化視域下,翻譯人員通過采用直譯法、意譯法、直譯與意譯相結(jié)合以及倒譯法,遵循原文為本、消除文化差異的原則,將會使英語諺語的翻譯效果大幅提升,這不僅能夠熟練掌握與應用翻譯技巧,而且還有利于文化的長遠傳播與交流,增強諺語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陳美程.文化認知視角下古諺語文化翻譯研究策略[J].山西青年,2017(8).
[2]寇若雅.基于文化視角的英語諺語翻譯技巧[J].速讀旬刊,2016(3).
[3]崔媛媛.文化差異視域下英語習語的內(nèi)涵解析及翻譯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16(1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