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畫
前幾天,老師給我們講北京的胡同,還讓我們畫下心目中的胡同是什么樣兒。我忽然想起三年前住過的后海胡同,就在北海白塔下畫了一個大雜院,還刻意畫了一間小廚房,窗臺上擺著一瓶芝麻醬,桌子上放著幾個饅頭。老師把我的畫貼在墻上,仔細回想,那還真是一段有趣的日子呢。
院子里彎彎曲曲、像迷宮似的小過道,是我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的好地方。圍著各家的小廚房、堆煤球的小木板房尋找藏身的地兒,滿院子都是我們嗒嗒的腳步聲,還有撞進大人懷里的哎喲聲。有一次,我藏進掛在過道的一條大大的被子里面,小伙伴一個個從身邊跑過,竟然都沒看見我的小腿,還是我忍不住打了個噴嚏,才露餡的。還有一次,我躲在一位鄰居家的床底下,小伙伴找不著我,又去玩別的游戲了。正好阿姨做了肉餅,就給了我一大塊,那香噴噴的味道,現(xiàn)在想起來,我都能咂吧出口水來。
這口水,又讓我想起了劉奶奶。劉奶奶家的早餐最誘人了,饅頭從中間掰開,夾上芝麻醬、豆腐乳。想吃的時候,我就偷偷地跑到她家廚房的窗戶底下,抿著嘴,慢慢地探出頭。劉奶奶其實早就發(fā)現(xiàn)我了,她張開只剩幾顆牙的嘴,故意大聲地咬了一口。等我忍不住一看,我們倆都笑了,我拿著她遞給我的一大半饅頭,一溜煙兒跑回了家。
夏天的時候,什剎海的荷花開了,荷花市場前的小廣場是我和劉奶奶最樂意去的地方,因為那里有免費相聲。每天傍晚,我就一手拿著小板凳,一手拉著劉奶奶來到這里。一張小桌,兩把紙扇,一人一身長褂,一段段相聲笑得我和劉奶奶前俯后仰。我現(xiàn)在還記得那段《對春聯(lián)》:“我上聯(lián)出個言。鹽?我給你對個醋,鹽對醬就算砸了。”劉奶奶還給我講過北海白塔的故事。她說,白塔下有個海眼,如果不用東西鎮(zhèn)住它,就會發(fā)大水。有了白塔,可靈了。清代,白塔還會舉行點燈祈福儀式,滿北京城都能看到亮,很有皇城的派頭。
大雜院住的人很多,但大家就像一家人。有一次,爸爸的朋友送來很多魚,讓媽媽一家家去送魚。不一會兒,滿院子都飄出魚的香味。這家送來一碗,那家送來一盤,我們嘗到了各種口味的魚。
冬天來了,大雜院的大人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買來一大堆大白菜和大蔥,用報紙一棵棵包好,再捆上膠帶,把它們整齊地碼在窗戶下。窄窄的過道更窄了,但有什么關系呢,我們有碉堡玩了。劉志博家有好多玩具槍,一樣樣拿出來發(fā)給大家,好人壞人一分,一場戰(zhàn)斗就打響了。戰(zhàn)斗結(jié)束,幾棵大白菜也犧牲了,我們在大人假裝的高聲呵斥中轉(zhuǎn)到另一場游戲中。
冬天的什剎海是童話般的冰雪世界。我在家穿上滑冰鞋,讓爸爸背著去滑冰場,路上還不忘讓爸爸給我買一串糖葫蘆。我和小伙伴把冰車拼成一列小火車,在人群中繞來繞去。糖葫蘆凍得邦邦硬,用力一咬,先讓冰碴落到嘴里,真爽啊!
大雜院里留下了我的多少歡笑,我什么時候還能再住大雜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