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
如果讓你不假思索地說出5位天文學家,你會想到誰?伽利略?哥白尼?牛頓?第谷?威廉·赫歇爾……這些我們熟知的,在天文史上不斷被提起的天文學家,幾乎都是男性。但其實天文學界也有許多優(yōu)秀的女性天文家,她們巾幗不讓須眉,為天文事業(y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男性占主導地位的古代社會,女性想從事科學方面的研究,不僅需要接受世人不解目光的勇氣,還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受時代的局限,很多女性天文學家未能為人熟知,但她們的研究卻為天文學的發(fā)展和壯大做出了寶貴的貢獻。本文就帶大家一起去追尋天文史上那些被“遺忘”的女性天文學家,領略一下她們的風采。
第一位登場的是生活在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希帕蒂婭。
她出生于古埃及的亞歷山大城,是數(shù)學家賽翁的女兒。希帕蒂婭精通數(shù)學,對歐幾里得幾何有十分精辟的見解,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位女性數(shù)學家。不僅如此,她還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哲學家和天文學家。
希帕蒂婭誕生在一個科學衰退的時代,羅馬統(tǒng)治者愷撒大帝一把大火燒掉了亞歷山大圖書館,里面收錄的希臘文明時期的藏書全部付之一炬。在這之后,基督教的興起直接摧毀了希臘文化,因為基督教的領袖們認為“希臘學術(shù)中的數(shù)學、物理學、天文學都是臟東西”,不但不許任何人沾染,還將所有的科學都置于宗教的掌控中。希帕蒂婭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時代。因為父親在亞歷山大博物院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所以在希帕蒂婭小時候,家中常有著名數(shù)學家做客,這使希帕蒂婭從小就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希帕蒂婭的父親發(fā)現(xiàn)了女兒的天賦,并不遺余力地培養(yǎng)她。
在父親的影響下,希帕蒂婭開始通讀經(jīng)典,其中就有托勒密的天文著作。希帕蒂婭在托勒密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寫下了《天文準則》一書,還與父親一起完成了《天文學大成評注》。希帕蒂婭從海外學習歸來后,在亞歷山大博物院擔任教師。她的學識和聲望吸引了很多好學青年向她請教,基督教徒西奈修斯就曾向她請教過星盤(一種借助投影原理制作的反映星空的天文儀器)和滴漏(古代計時工具)的制作方法。當時,科學與宗教的對立已經(jīng)十分明顯,希帕蒂婭能夠堅持從事科學方面的工作是十分了不起的!
希帕蒂婭本身不信奉基督教,當她從雅典求學回到亞歷山大城后,不但拒絕接受基督教的洗禮,而且更加堅定地相信科學,執(zhí)著地追求真理,向世人提倡思想自由。正是如此,她被狂熱的基督教徒認為是異端,被施以暴行,最終慘死。一位科學巨星就這樣隕落了。
第二位登場的女性天文學家是卡羅琳·赫歇爾。
她本身是一位十分有天賦的音樂家,但機緣巧合之下,她從業(yè)余觀星者變成了一名天文學家。說起這個轉(zhuǎn)變,就不能不提起卡羅琳·赫歇爾的哥哥威廉·赫歇爾。威廉與卡羅琳一樣,也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在音樂之外,他還對天文學充滿興趣,他用豐厚的收入購買了一臺小型望遠鏡,從此便開始了天文學方面的研究。威廉對天文學的熱情很快便感染了妹妹卡羅琳,她也漸漸對天文學產(chǎn)生了興趣,并開始在哥哥身邊協(xié)助他完成天文學方面的工作。兄妹二人齊心協(xié)力,在天文學研究上一發(fā)不可收拾。他們先是建造了第一臺小型望遠鏡,很快又建造了一臺大一些的望遠鏡。他們除了放大望遠鏡的倍率之外,還試圖捕捉更多來自宇宙的光線,因為捕捉的光線越多,看到的恒星和星云就會越多。
卡羅琳和威廉屬于天文學家中的實干派,一生致力于天文觀測。威廉發(fā)明了一套“掃描”星空的方法,每天晚上,他們都會對夜空進行一次仔細的掃描,就這樣,他們在“掃描”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遠在土星之外的另一顆新行星。在他們那個時代,天文學家們能夠確定的最遠的行星就是土星,即使有天文學家可能曾經(jīng)看到過這顆新行星,但他們也僅僅把它當作一顆恒星,沒有給予更多的關(guān)注。只有赫歇爾兄妹,通過每晚一次的“掃描”,發(fā)現(xiàn)了這個并非恒星的星點。赫歇爾兄妹向皇家天文學會報告了這一發(fā)現(xiàn),最終這顆新的行星得到確認,并命名為“天王星”。當時的天文界因這個發(fā)現(xiàn)而激動不已,赫歇爾兄妹也因此名聲大噪。這一發(fā)現(xiàn)意味著太陽系遠比當時天文學家們想象得更大,這便促使天文學家們思考:太陽系里是否還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星體?是否還有比天王星更遠的行星?而威廉因為迷戀更廣闊的宇宙,遂將探索的目光聚集在太陽系之外。在卡羅琳的幫助下,他們確立了一個新的天文學科——星際天文學。通過對雙星的長期觀測,他們最終確定牛頓的引力定律不僅存在于太陽系,而且適用于整個宇宙。
赫歇爾兄妹通過實際的觀測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理論性問題,同時又拋給人們更多的新問題,正是這樣,啟發(fā)了人們對于宇宙的認識以及不斷探索的欲望??_琳在她九十八年的人生中,發(fā)現(xiàn)了3個星云、8顆彗星, 成為第一位發(fā)現(xiàn)彗星的女性天文學家。
像卡羅琳這樣把一生都奉獻給天文學的女性不止一位,1818年出生于美國的瑪利亞.米歇爾也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女性。
他在人們普遍對女性科學家存有偏見的情況下,堅持把天文學研究作為自己的職業(yè),并成為美國第一位女性天文學家。米歇爾因在1847年發(fā)現(xiàn)了一顆彗星而被科學界關(guān)注,這顆彗星也被命名為“米歇爾彗星”。為了紀念她的功績,月球上一個環(huán)形山還以她命名。除此之外,她在瓦薩女子學院擔任天文學教授時,經(jīng)常教導在讀的女性:科學是屬于每一個人的。
了解了幾位國外的女性天文學家后,你可能會想中國是不是也有這樣偉大的女性科學家。下面我們就把視線拉回古代的中國,看看我國歷史上有哪些了不起的女性天文學家吧
東漢時期,有一位出身儒學世家、以史學身份聞名于世的女性,名叫班昭。
她的父親班彪、哥哥班固都是著名的史學家。我們熟知的《漢書》就是由其兄班固所著,但很多人不知道《漢書》中的《天文志》其實是由班昭所著。因為班固去世時這本書還沒有完成,其中未完成的就有《天文志》?!短煳闹尽返降资鞘裁茨??在古代中國,因為人們無法解釋天體運行的規(guī)律,所以會將天象歸結(jié)于上天對人的警示或啟示,所以天象觀測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朝廷會安排專門的官員來觀測和記載這些天象。而被天文官員們觀測到的天象,都會被記錄下來,編入歷代史冊中的《天文志》。班固去世后,班昭被當時的東漢皇帝漢和帝下詔派去東觀藏書閣繼續(xù)書寫《漢書》中未完成的部分。她在馬續(xù)的協(xié)助下,收集、整理了西漢留下來的天文觀測記錄,完成了《漢書》中的《天文志》。
在明朝時期,也有一位著名的女性天文學家名叫馬蓬瀛。
她因為精通歷數(shù)、天文而被當時的皇帝多次召進宮中擔任女官。明朝作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發(fā)展的巔峰,當時女性的地位其實非常卑微,但馬蓬瀛卻通過自己在天文歷法方面的研究,得到了皇帝的賞識,被欽點為女官,最終成為明朝著名的女性天文學家。
在我國古代,除了上述兩位女性天文學家之外,我國歷史上研究天文學的女性還有楚衍之女、王錫蕙、王貞儀等人。其實,無論中外,像她們這樣的杰出女性還有很多,即使不為人知,但對于天文學的貢獻卻不可磨滅。
今天,越來越多的女性科學家走入我們的視野,女性從事科研工作不再受到壓抑和限制。但還是要牢記麥克爾的那句話“科學是屬于每一個人的”,無論你身在哪里,無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我們每個人都有探知宇宙奧秘的權(quán)利,每個人也都有造福人類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