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明輝 陳錦珠 薛文俠 朱孔志 錢進 盧霞
[摘 要]篩選蘇北現有的水稻品種的苗期耐鹽性,為適宜本地耐鹽新品種推廣提供依據和水稻耐鹽育種篩選親本資源。以適宜本地優(yōu)良水稻種質資源和耐鹽品系150份為供試材料,評價其苗期的耐鹽性。最終確定的耐鹽品種(系)有10個,其中包括蘇秀867、徐稻3號、金粳17-66、金粳17054、金粳004、金稻17-81、鹽稻1621、連粳15-693、17品084和金稻1302。
[關鍵詞]水稻;苗期;耐鹽性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水稻是世界上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同時也是中度耐鹽農作物。濱海鹽堿地是我國主要的鹽堿地類型,江蘇的沿海灘涂面積有70萬hm2左右,其中鹽城市境內占了一半以上的灘涂面積(約46.7萬hm2)。蘇北地區(qū)有大量的沿海灘涂,通過鹽堿改良形成了面積巨大的鹽土農業(yè)區(qū)適宜水稻種植。本研究對蘇北地區(qū)推廣的水稻品種和耐鹽新品系進行苗期耐鹽性鑒定,為水稻耐鹽育種提供親本種質資源,也為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鹽堿地提供技術支撐和物質保障。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7年在江蘇金色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稻麥原種場基地進行,供試水稻品種(系)是從各科研院所、種子企業(yè)先后引進的水稻種質78份以及本單位自主選育的高世代品系72份。其中,淮稻5號為不耐鹽品種對照,鹽156為耐鹽對照品種。
1.2 試驗方法
水稻苗期的浸種催芽在種子實驗室內進行,用4%的H2O2溶液浸泡24h,再換清水浸種48h。每個品種80粒露白種子擺放到發(fā)芽碗中,逐個編號后移至種子發(fā)芽室進行培養(yǎng)。待幼苗長至兩葉一心后移栽到不含NaCl的營養(yǎng)土培養(yǎng)箱中,幼苗長到三葉一心時,分別用0.8%的NaCl進行鹽處理,以清水處理作對照(使用鹽度計調節(jié)NaCl濃度)。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設置3個重復,每重復種植10株。處理前后每天用純凈水來補充因蒸發(fā)和蒸騰作用損失的水分,鹽處理第4d和第6d統(tǒng)計各相關指標。
苗期死亡率測量:苗期鹽處理后第4d和第6d統(tǒng)計各水稻品種鹽處理幼苗的死亡植株數,并計算其死亡率。
苗期相對鹽害率(%)=[對照死亡率-鹽處理死亡率]/對照死亡率*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苗期植株死亡率的比較
鹽處理4d后幼苗死亡率已經出現明顯的差異,有64份品種死亡率低于40%,其中有9份和對照組沒有差別,沒有出現死亡情況,同時有39份死亡率超過80%,表現出對鹽比較敏感。在鹽處理6d時,有62%(92份)的品種幼苗死亡率超過90%,死亡率低于40%的品種有17份,其中低于20%有9份,低于10%有4份。其中18份水稻品種(系)如鹽156、金稻1302、徐稻3號、蘇秀867和金粳17-66等均表現出較好的耐鹽性,16份品種包括淮稻5號,武育粳3號等在死亡率超過90%,表現出鹽敏感性。結果表明,鹽處理6d時有75.3%的水稻品種死亡,較鹽處理4d的幼苗死亡率集中度更高,能很好地篩選耐鹽種質材料。
2.2 苗期耐鹽等級的劃分
祁棟靈等(2005)提出在苗期將水稻幼苗葉片的死葉率來評價耐鹽堿性,郭斐斐等(2017)參考該方法將苗期6d死亡率的相對鹽害率作為分級標準,來判定水稻品種的耐鹽性強弱。本試驗采用表2-1苗期6d死亡率的相對鹽害率作為分級標準,按1~9級進行評價,屬9級的耐鹽性弱的種質資源92份,所占的比例最大為61.3%,屬1級的耐鹽性極強的種質資源所占比例為5.3%;其中耐鹽性3級的種質資源9份,占供試材料6.0%;5級種質資源7份,占4.7%;7級種質資源14份,占9.3%。最終共鑒定篩選出8份材料為極強苗期耐鹽性品種,9份種質為苗期耐鹽性強品種,106份材料苗期鹽敏感品種。
2.3 苗期耐鹽篩選結果
根據表2-1所確定的耐鹽等級,最終確定的耐鹽品種(系)有10個,其中包括蘇秀867、徐稻3號、金粳17-66、金粳17054、金粳004、金稻17-81、鹽稻1621、連粳15-693、17品084和金稻1302。
3 結論與討論
水稻不同生育時期對鹽敏感的程度是不同的。本試驗通過使用0.8%的NaCl進行鹽處理水稻幼苗,統(tǒng)計第4d和第6d各水稻品種鹽處理幼苗的死亡率,發(fā)現鹽處理6d時有75.3%的水稻品種死亡,較鹽處理4d的幼苗死亡率集中度更高,能很好地篩選耐鹽種質材料。本研究鑒定的苗期的耐鹽材料,需通過田間進一步鑒定成株耐鹽能力,從而為水稻育種提供適應性強的耐鹽種質。
[參考文獻]
[1] 姚立生,何沖霄,孫明法,等.沿海灘涂耐鹽水稻高效篩選[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2(01).
[2] 祁棟靈,韓龍植,張三元.水稻耐鹽/堿性鑒定評價方法[J].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05(02).
[3] 郭斐斐.水稻耐鹽種質資源的篩選與評價[D].揚州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