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平
摘 要 榛子屬于樺木科榛屬植物。根據(jù)相關考證,榛子原產于我國,已有6 000多年的歷史,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在當前利用階段,還存在著一系列應用問題?;诖耍诜治鲩蛔釉谖覈袌鲩_發(fā)前景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榛子在我國的應用價值、當前應用問題以及具體解決對策。
關鍵詞 榛子;市場開發(fā);前景;應用
中圖分類號:S664.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5.049
我國是榛子的原產國,當前我國主要栽培有平榛、毛榛、刺榛等多種,其中分布最廣且較為普遍的為平榛,在黑龍江、遼寧、山東、吉林、河南等地均有分布。榛木可以生產為十分珍貴的木材,同時榛子也能被生產為上等的堅果及其他高檔的食品,因此在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背景下,應詳細分析當前榛子在開發(fā)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法。
1 榛子的特性
榛子種類相對較多,具有色彩美觀、木質堅硬、紋理清晰的特性,筆者從植物學特性以及生物學特性兩個角度來詳細分析榛子特性。
1.1 植物學角度
榛子屬于多年生灌木或喬木,其樹高在1.5~2 m,樹木皮為灰褐色,具有一定的光澤。大部分情況下,一年生的樹木枝干呈褐色,且具有密生絨毛,葉片呈現(xiàn)長圓形或圓形,大部分榛子葉脈均呈現(xiàn)羽狀,且其葉緣具有不規(guī)則鋸齒狀[1]。榛子在開花后,每一苞片內都有兩叉狀的雌蕊,在開花時,雌花著于雄花附近,且紅色柱頭露出芽頂相對突出,榛子最后結出的堅果果實較大,具有單生或簇生特點,外部呈現(xiàn)卵圓形或球形,上部露出,外部被短柔毛及腺毛包裹。
1.2 生物學角度
榛子由根、芽、枝、花、果幾部分組成,由于其具有較強的耐寒性,因而其在我國年平均氣溫處于7.5~16 ℃的地區(qū)均可栽培。整體來說,榛子具有較強的土壤適應性,但若土壤存在黏土層或土壤排水效果不好的問題,則會影響榛子根系的延伸狀態(tài)。基于榛子生物學特性,目前其多分布于黑龍江、內蒙古、遼寧一帶。
2 榛子在我國的市場開發(fā)前景
根據(jù)市場調查與市場研究,在我國主要流通兩種榛子,分別為國產野生山榛子、美國大榛子。雖然我國是榛子的原產國,但根據(jù)相關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市場需求更依賴于外國進口,從該角度來看,國產野生大榛子在市場中的應用尚待開發(fā)。造成這一現(xiàn)狀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缺少對野生山榛子的管理與控制,在收購過程中,人們只重視采購的數(shù)量,而忽視采購質量,導致榛子出現(xiàn)空粒癟仁現(xiàn)象,且由于我國野生山榛子果仁相對較小,無法滿足人們食用需求,導致人們更傾向于購買美國大榛子,然而歐洲榛子栽種氣候與我國氣候并不相匹配,導致無法引入該品種,使得當前我國市場中只能依靠進口的榛子來滿足人們的需求。
當前,榛子在我國的市場開發(fā)前景較為樂觀,人們可以使用榛子榨油,根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其榨油率可達30%左右,且榛子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成分,其蛋白質含量在15%左右,脂肪含量為50%~54%,同時榛子中還含有多種礦物質以及維生素,除此以外,榛子也可以做成飼料或肥皂化妝品、糖果、糕點等,因此基于榛子廣闊的市場開發(fā)前景,我國還需要加強對野生山榛子的管理與控制,使其可以在市場中占據(jù)更有利的發(fā)展地位。
3 榛子在我國的應用
3.1 榛子的食用與藥用價值
榛子果仁本身屬于堅果,基于對榛子市場開發(fā)前景的分析,發(fā)現(xiàn)榛子果仁含有較多的營養(yǎng)成分,其中不僅有碳水化合物,同時也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礦物元素以及維生素,因此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不僅可以生食,也可以鮮食以及炒食,是食品工業(yè)中的優(yōu)質原料。
與此同時,榛子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根據(jù)《開寶本草》藝術中的詳細記載,發(fā)現(xiàn)榛仁雖然性味甘平,但卻具有明目、調中、開胃的良好作用,基于榛子這一藥用價值,有人將榛仁與黨參等中藥藥材進行配合來治療食欲不佳、體虛無力患者[2]??梢婇蛔邮褂脙r值與藥用價值不僅可以為人們創(chuàng)造更大的財富,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使用需求,這也是當前榛子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3.2 榛子在觀賞方面的應用
從榛子屬性來看,其為多年生的灌木或喬木,不僅多為叢生,且具有花色淡雅、整齊清秀的特點,因而本身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能,不僅可以作為家庭中的綠籬,同時也可以達到美化環(huán)境的目的。雖然當前我國大部分榛子為野生資源,尚未在觀賞方面發(fā)揮更大的應用價值,但已有部分城市將榛子作為觀賞樹木使用。
在作為觀賞樹木的同時,由于榛子根系會形成密集的網(wǎng)狀根系,因而其在深入20 cm以下土層中,可以緊緊的包裹在一起,使得土壤具有更強的凝聚力,不會受到雨水沖刷的影響,在生態(tài)方面,還具有固土保水的良好作用。
3.3 榛子在物種資源豐富方面的應用
現(xiàn)階段,我國的榛子都為半野生及野生狀態(tài),其產量及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榛子在物種資源豐富方面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且已得到了部分應用。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已從野生榛子中選出優(yōu)質高產的品種進行研究,并將其應用于物種繁殖上,通過對不同地區(qū)品種的雜交育種、誘變育種,使我國東北原產平榛能夠與歐洲榛子雜交,現(xiàn)階段培育出了較多的優(yōu)良品種,這些優(yōu)良品種不僅具有平榛抗寒、適應性強的優(yōu)良特點,同時也具有歐洲榛子豐產、大果的特性,由此可見,當前榛子品種已填補了我國榛子物種資源的不足,更有效地收集與引進了國外優(yōu)質榛子物種,解決了我國當前榛子生產落后問題,為我國物種資源豐富,提供了有力支持。
4 榛子在我國的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4.1 栽培利用不當及解決措施
過去人們尚未認識到榛子的應用價值,導致其在我國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明顯的栽培利用不當?shù)膯栴},根據(jù)對相關資料的分析與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以往存在隨意開荒,導致榛子結實年限出現(xiàn)降低的情況,使得榛子根部老化更為嚴重,造成榛子品質與榛子產量不斷下降[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榛子藥用價值、使用價值等多方面價值的研究,逐漸發(fā)現(xiàn)了榛子在我國中的應用意義,為了更有效地解決當前栽培利用不當問題,相關人員就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經營觀念,提高對榛子的重視,并加強對其的管理,使產生更高的效益。因此,筆者建議相關人員建立起優(yōu)良榛子繁育生產基地,在提高榛子栽培科學化、規(guī)范化、集約化后,使榛子栽培利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4.2 引種育種問題及解決措施
20世紀80年代我國就已進行了榛子引種育種的研究,但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影響,引種育種改良方面仍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且大部分生產區(qū)內,榛子仍多為單一樹種,具有親緣植物分布較散的特點,由于榛子遺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導致榛子育種難度更高。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在引種育種過程中,1)做好全面調查工作,避免出現(xiàn)盲目引進品種的不良情況,在調查時重點分析所引入品種適應的氣候條件、發(fā)生病蟲害的概率以及其具體表現(xiàn),根據(jù)品種存在優(yōu)勢與存在缺點深入分析,在長遠規(guī)劃的基礎上,使得所引入品種能夠與適合的品種融合。2)保證品種的集中性,并合理建立品種開發(fā)生產基地,保證最終能夠培育出穩(wěn)產、高產、適應性強的優(yōu)良榛子品種,為我國榛子的應用與開發(fā)提供有力支持[4]。
4.3 科研落后于生產需求及解決措施
根據(jù)對我國榛子引種育種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當前我國大部分榛子栽培品種多為直接從國外引入的品種,很少是從野生資源中初選出來的,在這種狀態(tài)下,沒有發(fā)揮出我國野生榛子資源的優(yōu)勢,對我國野生榛子發(fā)展產生不利的影響。除此以外,大部分野生榛子果實為干果,很多地區(qū)加工技術相對落后,無法將其制成多樣的食物種類,導致我國榛子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國際市場競爭力弱的問題。
要想解決當前我國科研落后于榛子生產需求的問題,就要加強對研究人員的培訓,并增加在研究方面的經濟支出,及時發(fā)現(xiàn)在榛子引種育種以及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邊研究邊生產的有效對策,及時推廣科研成果,讓我國榛子產品能夠得到廣泛使用。
5 結語
榛子在我國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前景以及應用前景,但當前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栽培利用不當、引種育種、科研落后于生產需求等問題,在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科學技術研究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相信榛子應用技術會越來越好,讓榛子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羅青紅,史彥江,宋鋒惠,等.不同產地雜交榛果實品質比較分析[J].食品科學,2013,34(3):50-54.
[2] 李鳳全.試論榛子在我國的市場開發(fā)前景及應用[J].科技與企業(yè),2014(13):283.
[3] 李寧,蘇淑釵,景淼,等.榛子的國內外研究概況[J].山東林業(yè)科技,2011,41(1):96-98.
[4] 單新春,宋鋒惠,史彥江.噴施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平歐雜種榛光合特性和生長結實的影響[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5,52(6):1063-107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