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
晨曦初露,天朗氣清。城市綠道上,人們在郁郁蔥蔥的草地和綠植的陪伴下,或散步或小跑或騎行。西寧在舒緩的太極音樂、打陀螺的舞鞭聲、健身操的動感旋律中蘇醒。十字路口,車輛與行人有序通行;公交車上,乘客主動為有需要的人讓座;農貿市場內,攤位擺放整齊;市區(qū)里,道路干凈暢通,28條花街艷麗多姿芬芳迷人……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整個城市變得流光溢彩,整齊的路燈將道路裝點成無數條亮化光帶在城市中央分布交錯,廣場游園亮化燈映襯著熱情的鍋莊舞者翩翩起舞,中心廣場上百姓大舞臺的節(jié)目不時引起觀眾陣陣掌聲……
遠方的朋友,只要你走進青海,就能感受到文明給人民幸福生活帶來的精神滋養(yǎng)。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
回眸2017,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為主要抓手,持續(xù)推進“文明青?!苯ㄔO,著力打造青海高地,精神文明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新進步,為建設更加富裕文明美麗新青海提供了精神動力、道德支撐和強大正能量。
2017年,我省共有77個城市、村鎮(zhèn)、單位和個人獲得“國字號”榮譽,創(chuàng)歷史最好成績。西寧市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實現了我省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的歷史性突破,成為我省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17年,全省“五星級文明戶”已創(chuàng)建12.4萬余戶,其中城鎮(zhèn)創(chuàng)建4.3萬余戶,創(chuàng)建呈現出各級齊抓共管、家庭積極參與的良好態(tài)勢;
2017年,一個個道德模范把平凡故事演繹成傳遞真善美的永恒,白永皓等10人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和提名獎獲得者,汪昌祥等12人被授予“中國好人”榮譽稱號……
在我省各地,不管是大街小巷、公園廣場,還是機關學校、車站機場等場所,都成為“圖說我們的價值觀”的發(fā)布平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實現全覆蓋。打造“核心價值觀百節(jié)精彩課”“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等六十余項校園文化品牌,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扒嗪T映羌o念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玉樹抗震救災紀念館”“班瑪紅軍溝”等二百多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成為干部群眾接受愛國主義和紅色基因教育的有效陣地。
道德講堂、公益廣告、文明勸導、文明交通等“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如火如荼;“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等學雷鋒志愿服務行動深入開展。通過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的選樹,把許多平凡故事演繹成傳遞真善美的永恒。同時制定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實施意見》,發(fā)揮法治的規(guī)范和保障作用,使之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廣泛開展核心價值觀進機關、進企業(yè)、進學校、進社區(qū)、進農村、進牧區(qū)活動。組織開展公益廣告大賽,創(chuàng)作和展示通俗易懂的核心價值觀廣告。一批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相統(tǒng)一、接地氣的作品和文藝演出,成為弘揚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載體,引導和推動全民行動、干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一個人人自覺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局面正在形成。
在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的“我們的節(jié)日”主題活動,使傳統(tǒng)節(jié)日煥發(fā)時代活力,成為弘揚核心價值觀的愛國節(jié)、文化節(jié)、道德節(jié)、情感節(jié)、仁愛節(jié),成為建設精神文明、弘揚核心價值觀的響亮品牌。在烈士紀念日緬懷先烈、在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中銘記歷史……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弘揚紅色基因,讓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根植在人們靈魂深處。
用核心價值引領、用學習教育提升、用文化活動傳播、用先進典型激勵、用創(chuàng)建實踐熏陶、用網絡陣地延伸,家風正、民風淳、政風清、黨風端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正在不斷推進。
精神文明建設關鍵看細節(jié),落腳點在群眾的獲得感。
“這段時間,西寧新建了不少街景公園,小區(qū)新安裝了很多健身器材,我們每天來鍛煉身體,呼吸新鮮空氣,心里美滋滋的?!痹陉柟庑^(qū),正在晨練的李達健感嘆道。這只是西寧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一個縮影。
如今,走在西寧街頭巷尾,你會感覺到,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越來越好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亂闖紅燈、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都在減少,生活越來越舒適便利,好人好事越來越多。
“人心齊,泰山移?!苯涍^全市乃至全省各族干部群眾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西寧市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文明城市的創(chuàng)建,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廣大城市居民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變化和成效。
文明,已經成為西寧閃亮的城市名片,更是鮮明的精神底色。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廣袤的鄉(xiāng)村也向著美麗未來進發(fā)。一年來,農村牧區(qū)精神文明建設以文明村鎮(zhèn)為載體,以鄉(xiāng)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huán)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為目標,不斷推動農村牧區(qū)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環(huán)境美”向“生活美”、從“外在美”向“心靈美”進發(fā)。在開展移風易俗、整治村容村貌、豐富文化生活、促進農牧民增收等方面積極發(fā)力,激發(fā)了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參與熱情,讓一個個村鎮(zhèn)牧區(qū)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價值。
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以“五星級文明戶”創(chuàng)建為品牌,突出核心價值觀引領,突出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廣泛發(fā)動群眾,注重樹立典型,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分類壓茬推進,把“五星級文明戶”創(chuàng)建活動打造成精神文明建設的細胞工程和示范工程。文明行業(yè)、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中,著力在提高員工素質、涵養(yǎng)職業(yè)操守、培養(yǎng)職業(yè)精神、完善規(guī)章制度、樹立行業(yè)新風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提升了行業(yè)、單位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文明花開滿園春。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歸根到底是為百姓謀福祉,讓社會更和諧。一項項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讓文明的種子落地生根,城鄉(xiāng)環(huán)境面貌和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去年12月召開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和動員大會,表彰了我省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和全國道德模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批批體現青海精神、模范踐行黨的宗旨的重大典型不斷涌現;一個個道德模范把平凡故事演繹成傳遞真善美的永恒,他們就像一盞盞明燈,在青海大地播撒著光和熱。為我們營造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激發(fā)全社會的思想認同、情感共鳴和效仿意愿,讓好人好事層出不窮,讓善行義舉蔚然成風。
精神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從“兩彈一星”精神到“五個特別”青藏高原精神,從“人一之,我十之”實干精神到玉樹抗震救災精神……這些由黨傳承、人民書寫、薪火相傳的精神品格,是青海各族人民追求發(fā)展進步強烈愿望的生動寫照,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
黨的十九大為精神文明建設開辟了新境界、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動力。
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建設新青海,要有新精神。
這個新精神,就是站在昆侖之巔,守望全國和世界的登高望遠精神,就是交往交流交融、不斷融入全國和世界發(fā)展格局的自信開放精神,就是維護民族團結、保護綠水青山、造福全國和世界的團結奉獻精神,就是把握新時代新要求、激勵新擔當新作為的不懈奮斗精神。
當前,全省上下正以“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按照省委確定的“一優(yōu)兩高”奮斗目標闊步前進。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離不開文明的浸潤和滋養(yǎng)。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像重視物質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一樣重視精神文明,像抓物質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一樣抓精神文明,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力構筑青海精神高地,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有質量、有內涵、有效益的健康發(fā)展,譜寫更加出彩的青海文明新篇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提供強大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