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國 周成鎖 程日東
摘 要:速度在競技體育當中一直占據(jù)著很重要的地位。有的項目需要穩(wěn)定,有的項目需要技巧,還有的項目需要力量,但在皮劃艇這項運動當中,速度尤為重要。一個優(yōu)秀的皮劃艇運動員如果具備快速的起航速度和強有力的沖刺速度,那么他奪冠的幾率就會非常高。本文著重介紹速度在皮劃艇運動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提高速度的訓練方法和所需要的條件。
關鍵詞:皮劃艇 速度儲備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4(a)-0229-03
在競技體育的多個項目比賽中,速度是永恒的核心條件,特別是在競速類的項目中,速度尤為重要。靜水皮劃艇是奧運會項目,距離有1000m、500m和200m,速度對于皮艇各項目在比賽中取勝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作為皮劃艇教練員永遠都會思考的問題是耐力性運動員需要多少速度儲備,如何訓練能提高運動員的速度。
1 速度儲備
速度對耐力素質發(fā)揮的好壞有很大的影響,但并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而皮劃艇項目的核心訓練內(nèi)容就包括穩(wěn)定有節(jié)奏的速度練習組合,某些優(yōu)秀的運動員具備長時間保持高速度的能力,所以他們能夠在皮劃艇中長距離比賽中獲得勝利。
一名皮艇運動員,如果100m勉強能劃到20s,他是不可能以以38s完成200m,1'40"的成績劃完500m,以3'30"完成1000m的。但是一名100m能劃到17s的運動員,并且有著扎實耐力基礎,就可以38s劃完200m,用1'40"完成500m、用3'30"劃完1000m,因為他有足夠的速度儲備[1]。皮艇運動員在比賽中需要一定速度這是毫無疑問的,其重要意義在于:
(1)在比賽起航出發(fā)的一瞬間,快速地啟航加速,使自己能夠處于領先的位置,對個人心理的正面、積極的影響和控制整個比賽節(jié)奏以及勝負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在比賽后程快速擺脫對手,戰(zhàn)勝對手的快沖能力非常重要。例如:500m或1000m的比賽中,后程通過強有力的快速沖刺能力,在眾多的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比賽勝利。
(3)在一個訓練周期或多個訓練周期中采用何種訓練手段,這要根據(jù)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個人耐力和加速情況都各不相同,所以提高速度的方法肯定也不一樣。專項能量系統(tǒng)理論認為,人不可能持續(xù)最大發(fā)力超過6~10s。事實上長時間保持90%的強度也是非常難的。大多數(shù)運動項目,運動員訓練強度要低于最大強度。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所有項目冠軍的100m和50m的絕對速度要比平均速度快2~3s左右。項目的距離不同,平均速度不同,絕對速度也不相同。在中長距離比賽中,最初的100~200m,運動員們肯定不會用全力去劃,而是要用相對的適當?shù)乃俣?,這樣,在最后沖刺的時候才不會因疲勞和乳酸堆積而使速度慢下來,這就要求他們必須要有良好的速度儲備。假如上面的四名不同距離的奧運冠軍,絕對速度比平均速度快2~3s,那么他們就有2~3s的速度儲備,這是能贏對手的秘密之一。
2 提高絕對速度的重要性及其訓練方法
(1)逐步培養(yǎng)和建立運動員的速度感知覺,對運動員的速度的提高有決定性的作用。
(2)發(fā)展耐力的同時要發(fā)展絕對速度,耐力項目是速度、耐力、技術、技巧和節(jié)奏等素質的綜合體現(xiàn),皮劃艇技術對艇速的提高是關鍵因素。
(3)發(fā)展速度的最佳狀態(tài)。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糖原的補充、合成能量物質、目的明確、有興趣,精力集中、不疲勞、低乳酸水平。這些狀態(tài)是發(fā)展速度的最佳生理、心理條件,而這種狀態(tài)常常是在訓練課前半部分出現(xiàn),這一直有強烈的爭論,德國訓練體系認為速度訓練應置于訓練課尾,以模擬比賽和結合比賽結束,訓練的順序是準備活動、牽拉活動、技巧、技術、有氧訓練10~12km(GA1)、速度練習(重點在技術和劃幅)、整理運動、拉伸活動。但這種訓練方法要提高絕對速度是不現(xiàn)實的。2004年和2008年奧運會,馬克教練帶領中國劃艇取得雙人劃艇500m金牌,可以說明這個問題。當運動員疲勞時,熟悉技術、控制劃幅和髖關節(jié)的速度是重點要做的,而不是在此時去追求速度。所以最佳的提高速度的組成應按照準備活動、牽拉活動、速度訓練、放松技術劃、牽拉練習、放松技術劃組合、整理活動這樣的順序進行。
(4)提高絕對速度的訓練方法。
①發(fā)展絕對速度對神經(jīng)肌肉要求較高,可以通過短距離訓練、一定量的重復訓練、激勵的環(huán)境三個方面的練習能有效提高神經(jīng)肌肉的高效配合。
②當運動員處于青少年時,當教練要求快劃的時候,身體就會越發(fā)緊張,所以發(fā)展速度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放松。
③運動員在保證技術動作的前提下,當入槳壓水和推艇加速時,能夠劃出超過他自身能力的速度,這就是超速訓練的新設想。
④在皮劃艇運動員提高速度的訓練中,多采用組合訓練,遵循的原則是距離短、休息時間長,環(huán)境因素影響大,盡量模擬比賽環(huán)境。訓練時一定要強調(diào)集中注意力、聽從教練員安排。因為有些運動員在大型比賽中,往往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比賽成績失常的情況。
⑤皮劃艇運動員在訓練的快劃間隙,進行有控制的慢劃,這是一種積極性的恢復方法。例如:10×100m重復劃,前30m快劃,接著70m放松劃,2min包干劃。這是提高速度訓練組合的實例。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排出體內(nèi)過多的二氧化碳,使運動員乳酸水平降低,為運動員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恢復提供保障。同時,積極性恢復也是重復短距離沖刺快劃間歇所必不可少的,它能保證運動員每次快劃發(fā)揮最大速度。
⑥在訓練水面區(qū)域,可以在0~30m的距離內(nèi)每隔5m設置一個浮標,教練員根據(jù)這些標志物準確地記錄和跟蹤運動員每段的成績提高情況,這對提高運動員的速度很有幫助。
⑦發(fā)展速度訓練可以從兒童少年開始,我們從生理學上得知,少年選手有發(fā)展快劃的能力,大多數(shù)10歲以上的孩子,都可以有下述的能力[2]。第一,幾乎有充分發(fā)展有氧運動潛力的可能;第二,有學習新技巧和學習復雜協(xié)調(diào)性運動的能力;第三,有通過神經(jīng)肌肉協(xié)調(diào)配合產(chǎn)生快速運動的能力;第四,少兒能進行提高劃船技術、技巧的訓練;第五,少兒能進行短沖訓練和進行輕松的有氧訓練。無論如何,我們知道少兒在進行產(chǎn)乳酸運動的同時,將乳酸清除是困難的。少兒不宜進行長距離、持續(xù)短沖訓練[3],如:4×250m或300m全力劃,長間歇;6×100m全力劃,長間歇等訓練組合在少兒訓練中應避免。
⑧對于速度的提高是一種綜合的訓練過程,優(yōu)秀的運動員一定具備以下幾個方面:技術過硬、出色的技巧、很好的槳下效果、較強的想劃快的主觀意愿、有良好的柔韌性和協(xié)調(diào)性訓練的基礎、合理的運動營養(yǎng)膳食。
(5)運動員提高速度的幾種訓練組合方法。
速度訓練最理想的環(huán)境是風平浪靜,視野開闊的場地,一方面減少平衡對全神貫注用力的影響;另一方面能更好的發(fā)揮技術、技巧等有利速度提高的因素。
①10×10×30m(在10min內(nèi)劃10個30m)發(fā)揮最大速度,要求運動員每次都要模仿比賽終點沖刺蹬艇的動作,精力集中、認認真真,不能草率結束。
②15×15×30m(在15min內(nèi)完成15個30m加速劃)。
③10×100m(前30m快劃+70m技術放松劃)以最好的技術動作效率、節(jié)奏完成[4]。
④10×100m(前70m以最好的技術動作效率節(jié)奏劃,后30米全力沖刺結束)。
⑤將3~4訓練方法組合起來,分奇數(shù)、偶數(shù)進行練習(1、3、5、7、9前30m快劃+70m技術放松劃)(2、4、6、8、10前70米以最好的技術動作效率節(jié)奏劃,后30米全力沖刺結束)。
⑥重復劃:30~50m快劃,休息1min,再沖30~50m,重復12次。
⑦原地靜止起航加速劃30~50m,放松技術慢劃回到起點準備下次開始,重復10~12次。
⑧流動起航加速劃訓練法;在距離起點10~20m開始劃行,讓艇運動起來,到起點全力加速30~50m,放松技術劃到起點,重復10~12次。
⑨變速劃訓練法:最好在有標準航道漂的訓練場地內(nèi),(每個漂間距10m或12.5m)選擇一個漂開始起動加速快劃,然后技術放松劃30~60槳,每次同樣的槳數(shù)快劃,看哪次劃得遠,練習在快劃中的每槳劃距,重復10~12次。
⑩借浪加速劃訓練法:技術和借浪水平比較好的運動員,可以選擇雙人艇帶單人艇進行加速劃,一般采用流動加速劃,重復10~12次。
牽引訓練法:采用摩托艇或四人艇牽引單人艇,場地選擇要水面寬闊,沒有障礙物的進行訓練。
3 結語
速度對于皮劃艇運動員來說非常重要,擁有良好的速度儲備,才能創(chuàng)造出好的運動成績,這就要求運動員的平時訓練更加科學合理化,在特定階段進行特定的訓練。但同時只有良好的生理機能而沒有良好的訓練思想和態(tài)度,以及良好的技術、技巧等支持,也是不會產(chǎn)生最佳訓練效果的。所以,我們在注重速度訓練的同時,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協(xié)同發(fā)展,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運動員。
參考文獻
[1] 劉曉軍,柴桂枝.我國皮劃艇運動員體能特征與訓練特點的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3):71-74.
[2] 王孝強.優(yōu)秀皮劃艇運動員不同訓練階段機能特征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2012(5):38-40.
[3] 彭春,杜秋.皮劃艇靜水項目運動員沖刺階段的技術類型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4(6):79-81.
[4] 應春意,劉功聚.皮劃艇(靜水)短距離200m速度控制模型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5(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