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鳳珠
[摘 要] 中職語文課程資源存在著這樣的現(xiàn)狀:教材成為中職語文課程教材的主要教學資源,教師教學內容逐漸演變成了“教教材”,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難以進行自主探索與過程體驗,以致教學達不到理想效果。那么如何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才能有效促進師生的共同發(fā)展?對此問題予以深層思考。
[關 鍵 詞] 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6-0141-01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不但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而且有利于促進教師在開發(fā)課程資源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發(fā)現(xiàn)新問題并尋找解決的途徑,基于此,我想進行以中職語文課程資源開發(fā)為載體,促進師生發(fā)展的研究,探究與總結出一些具體的開發(fā)資源方法,并在實踐中加以利用和完善。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充分開發(fā)利用中職語文課程資源呢?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思考與實踐,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緊扣教材,拓展延伸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語文課程資源也需要與時俱進,需要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的有效結合。如: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資源。比如:在講授魯迅的《祝?!愤@篇課文時,在講解造成“祥林嫂”的悲劇命運的根源,以便更好的理解小說的主題,領悟“祥林嫂”這一形象的典型意義。我進行了深入思考:這就要從這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詳細講解辛亥革命以后農村的風俗習慣、封建思想。按照封建宗法觀念,婦女“出嫁從夫,夫死從子”,而一旦喪夫失子,則連在夫家的生存權利都被剝奪了。走投無路的祥林嫂只好第二次來到魯家,但遭受的是更大的打擊。當時,“祝?!笔橇餍杏谡憬B興一帶的習俗,每當舊歷年底,有錢人家都要舉行年終大典,殺雞、宰鵝、買肉,并煮熟作為“福禮”敬神祭祖,感謝他們保佑當年“平安”,祈求來年“幸?!?。所以小說以“祝?!睘轭},既揭示了故事發(fā)生的特殊環(huán)境,又將有錢人的“?!焙透F人的“苦”相對照,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劇放在了封建制度下的封建禮教、封建宗法勢力背景中,讓學生對中國社會的封建勢力有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從而對魯迅筆下塑造的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有了更深的認識。讓學生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感性到理性逐步進入小說《祝?!分黝}的藝術世界,這樣,學生對魯迅小說的理解達到了更高的境界。
當然,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時,還可以通過視頻、影視等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這篇課文所處的時代離今天已經很遠了,學生課文的主題很難立刻被接受,因此,我先讓學生觀看了影片《祝?!罚缓笥钟懻摿擞^影感受,結果,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很快就理解了小說的主題。
二、科學利用信息化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開發(fā)學生課程資源,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課程建設的興趣。在當前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今天,更多先進的信息技術引進教學中,輔助教學活動開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成效。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技術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上《清塘荷韻》這篇課文時,所選的材料非常貼近學生,在學法上通過學生的自主討論發(fā)言來認識課文,因此,教師沒有強調理解的角度或切入點,更重視學生自己理解的結果。中職學生電腦、手機上網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為了引導他們正確地使用,教師允許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搜集資料,希望給他們更多信任及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學條件下的文學活動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組織教學內容,以課件貫穿始終,穿插“超星平臺”的習題練習,積累關于“荷”的名言名句,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和文本內容產生共鳴,逐步把學生帶入對自然情懷的理解、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中。從而有效地開發(fā)中職語文課堂生成性資源,促進師生發(fā)展。
三、注重語文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結合,充分利用其他資源
根據(jù)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筆者在中職語文教學的實踐中深有體會,中職學生的語文教學不必拘泥于教材,可以根據(jù)專業(yè)向外延伸。如,機電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到企業(yè)參觀實踐,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作為語文學科,口語能力和寫作方面的鍛煉,使學生們仿佛進入了另外一種課堂,他們說見聞、談感受、寫心得,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筆者還針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學生探討了有關“職教學生的社會作用”,讓學生從社會層面認識到學會一技之長,才能在競爭日益激勵的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這樣不僅讓學生提高了語文綜合實踐的能力,還正確認識了人生觀、價值觀。
在課余時間,充分利用其他資源。如,學校的閱覽室、圖書館等,鼓勵學生多閱讀。要根據(jù)課程實施的需要及學生的學習實際,合理及時的推薦學生進圖書館閱讀相關的書籍。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豐富內涵。
學校每學期還會組織一些活動,如演講、征文、朗誦、古詩詞大會等文化活動。語文教師應及時利用好這些活動資源,鼓勵并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擴大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提升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總之,中職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對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是很有效的。課程資源是廣泛存在的,教師心中的教材應包括教材之外的一切資源。教師要善于開發(fā)和利用這些資源,不斷發(fā)掘、創(chuàng)新、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友來.略談中職語文閱讀課程資源和校本教材的開發(fā)[J].中學課程資源,2013(6).
[2]張志蘭.關于中職語文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思考[J].河南教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