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華
摘 要:以體育文化的視角審視當代安康龍舟競渡的體育價值。認為:安康龍舟競渡文化是一種楚國外來的流民文化的傳入,經過世代的發(fā)展與演變,成為今天陜西安康一種特殊的民間文化形態(tài)。安康龍舟競渡文化經過數(shù)千年而不消逝,因它傳承的是勞動人民給予的以人為本、英雄主義、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內涵。此外,新時期的安康龍舟競渡體育文化體現(xiàn)著增強民眾體育鍛煉意識、促進當?shù)氐慕洕l(fā)展、弘揚傳統(tǒng)民俗體育文化,以增強其民眾文化自信的體育文化價值。
關鍵詞:安康 龍舟競渡 體育文化 體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a)-0209-02
1 龍舟競渡與安康龍舟競渡概述
1.1 龍舟競渡
龍舟競渡是中國傳統(tǒng)的民俗體育活動,每年陰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前后全國各地都會舉行龍舟賽。這樣一種在當今如此盛行的民間體育活動,起源于何處?關于龍舟競渡的起源,各地的民間流傳說法不一,在吳越之地,有紀念伍子胥之說;在荊襄之地,有紀念詩人屈原之說;在江浙一帶,有紀念曹娥說;在嶺南一帶,有忌神、巫之說等等。據(jù)有關史料記載,同樣也是各地有各地的說法,沒有統(tǒng)一的定論。當代學者也對此有過研究,說法較多的認為,龍舟競渡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以前,那時候的龍舟較多的用于軍事,或者農業(yè)生產[1]。
1.2 安康龍舟競渡
對于安康競渡而言;民間主流的說法是,紀念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筆者也傾向于紀念屈原說,因安康的地理位置,東緊靠湖北荊襄之地,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荊襄是屬于楚國的國土。自然而然,安康必然受到荊襄文化的影響。再者,自西晉太康元年(280)開始在這里安置巴山一帶流民,至以后的歷朝各代,尤其是明代成化年以來“四方流逋蜂屯蟻聚”,形成“秦山大半楚人耕”的人文歷史環(huán)境。自然使當?shù)亓暽幸猿L楚韻為重[2]??梢钥闯?,安康自古人口稀少,大部分是外地流民,而龍舟競渡正是“楚國之俗流傳到其他各國”的端午習俗。因此,今天的安康龍舟競渡體育就是一種流民文化的傳入?yún)s踵事增華。
2 安康龍舟體育精神的文化內涵
2.1 以人為本的精神
以人為本的精神指的是充分重視人的自身價值[3]。安康龍舟競渡的體育本質就是在競渡實踐中,讓所有愛好體育的民眾參與其中,并使全體每一個民眾感受到龍舟體育所帶來的快樂。龍舟競渡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智慧的產物,它的宗旨就是為人類服務的,使其體現(xiàn)人的價值。安康民眾在龍舟競渡實踐過程中,不僅能塑造自己強健的體魄與獨立的人格;而且還能追求運動過程中的樂趣,以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同時在此過程中,能追求榮譽與尊嚴,從而實現(xiàn)體育價值;也能消除偏見,實現(xiàn)文化交流等[4]。
2.2 自強不息的英雄主義精神
安康龍舟競渡經過數(shù)千年而不消逝,而傳承至今,是因安康勞動人民把龍舟競渡給予了一種精神內涵,這種精神內涵就是英雄主義精神,一直激勵著人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5]。英雄主義在任何時代都有,在古代,人們的英雄是屈原,屈原是忠誠的化身,為了國家而甘愿犧牲的精神。
偉大的安康勞動人民在傳承龍舟競渡,需要這樣的一種精神指引。歷史的選擇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說明的這種龍舟精神是安康人民的精華,同時也是中華名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期,安康人民不僅崇尚屈原精神的同時,也賦予新的英雄內涵,這英雄內涵就是不怕挫折與困難,勇闖第一的體育健兒精神。
2.3 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團結協(xié)作是安康龍舟競渡最本質的體育精神,龍舟競渡是在比賽過程中多人共同協(xié)作完成的的競技項目,這就需要所有競渡隊員共為一體,目標高度一致,榮辱與共,并且,相互幫助,互相協(xié)作,彼此相互信任,才能取得勝利[5]。團結協(xié)作就是為了團隊的共同目標,甘愿犧牲個人的利益,體現(xiàn)了一種舍小我為大我的精神。
3 安康龍舟競渡的當代體育文化價值
3.1 增強民眾鍛煉身體的意識
龍舟競渡就是體育競賽當中的一種運動項目,不僅能增強民眾的體質,也能起到愉悅身心的作用。安康龍舟競渡文化就是宣揚人人參與,與民共享的鍛煉身體的理念,讓本地區(qū)每個民眾都能感受到龍舟體育所帶來的文化魅力,并在其中受益。因龍舟體育文化是本地區(qū)的體育品牌文化,造就了民眾參與龍舟體育及與其相關的體育活動之中,從而增加了民眾對體育鍛煉熱情。再者,龍舟體育本身所帶來的趣味性、競技性、觀賞性等,更使得人們樂于參與其中的活動,使得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了健康,愉悅了身心,同時也增強了鍛煉身體的意識。在未來的全民健身活動中,安康龍舟體育將會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2 促進安康地區(qū)的經濟繁榮
近十幾年間,安康地區(qū)經濟飛速發(fā)展,當?shù)厝嗣竦奈镔|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追求健康體魄的人群越來越多。因此,龍舟競渡體育及體育本身所蘊含的巨大經濟功能與社會價值越來越受到社會普遍的認同。龍舟競渡體育及體育文化相關的衍生品也隨之遍地開花,這些與龍舟競渡體育及體育有關的產業(yè)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在安康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政府意識到體育及體育文化產業(yè)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對龍舟競渡體育進行了大力支持。于是在2000年開始舉辦漢江龍舟文化節(jié)。每一次的龍舟文化節(jié)為安康的經濟繁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6]。
在社會效益方面,漢江龍舟體育在長期發(fā)展與傳承過程中形成的體育價值觀,有助于改善安康民眾傾向體育消費的思想觀念。這樣不僅刺激體育市場的經濟增長,也對安康民眾自身的身體健康帶來積極的作用。同時,漢江龍舟體育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也對本地區(qū)民眾起著協(xié)調作用。漢江龍舟體育作為一種追求社會精神需求的媒介,這種媒介是其他任何物質都沒法替代,卻能促進安康民眾全面而自由發(fā)展。
在經濟效益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直接的經濟效益與間接的經濟效益。直接的經濟效益指的是從事龍舟體育活動而直接獲得的經濟收益,如龍舟體育文化節(jié)的門票收入,龍舟體育場地與器材費用收入、龍舟體育紀念品、龍舟體育廣告收入及相關衍生品收入等。間接體育經濟效益指的是由于龍舟體育活動及其相關的社會影響力,為其他部門和行業(yè)所得到的經濟利益。如與龍舟體育有關的廣告效益、體育旅游業(yè)等。由此可見,安康龍舟競渡體育及體育文化為促進安康的經濟繁榮發(fā)揮著重要的推助作用。
3.3 弘揚傳統(tǒng)民俗體育文化,增強民眾的文化自信
安康龍舟競渡和龍舟體育文化長期以來的背離,造就了安康龍舟體育文化的缺失,這種缺失,反過來又影響著本地區(qū)民眾的龍舟體育觀念和龍舟體育實踐。安康龍舟體育得不到應有的位置,就發(fā)揮不了它本該發(fā)揮的作用。問題的根源,在于認識不到龍舟體育文化對民眾所發(fā)揮的積極影響,窄化了安康龍舟體育文化對當?shù)厣鐣亩嘣瘍r值。
安康龍舟競渡是安康民間傳統(tǒng)的一項體育活動,在新時期,它能否發(fā)展壯大與人們的重視程度息息相關。因此,從事龍舟競渡體育活動,不僅能鍛煉身體,同時也能把龍舟活動發(fā)揚光大。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全國各地都興起的體育的大發(fā)展,安康龍舟競渡能否趕上體育發(fā)展的大潮流,需要安康人民的共同努力。從2000年開始,安康政府會在端午節(jié)定時舉辦漢江龍舟文化節(jié),這是一次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動,不僅能更好的宣傳安康傳統(tǒng)龍舟體育文化,同時也能給最美安康的文化生態(tài)帶來許多積極因子。到目前為止,已經舉辦了17屆龍舟文化節(jié),每一次文化節(jié)都能給安康的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產生助力。這種文化交流活動不僅能增進各地區(qū)之間與安康的合作,也能讓本地區(qū)民眾感受到漢江龍舟體育所帶來的文化魅力,從而增強安康民眾自身的文化優(yōu)越感與自信感。
4 結語
安康龍舟競渡是民族歷史傳承過程中的瑰寶。龍舟競渡文化在當代安康體育文化發(fā)展發(fā)揮著引領作用,并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認同。新時期,應努力弘揚安康龍舟精神,把龍舟體育文化宣傳出去,讓全國各個地區(qū)感受到安康體育文化所帶來的魅力,讓更多的人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豐富龍舟體育文化寶庫的意識,從而使他們成為安康龍舟體育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同時,也應努力挖掘安康龍舟體育所蘊含的體育文化價值,以便為安康的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饒學剛.龍舟競渡:民族精神的史詩──兼論“紀念屈原說”歷史的和心理的成因[J].殷都學刊,1996(4):45-50.
[2] 晏波,余糧才.文獻記載所見漢水上游龍舟競渡的歷史狀況[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7(2):7-11.
[3] 黃莉.中華體育精神的文化內涵與思想來源[J].中國體育科技,2007(5):3-17.
[4] 呂韶鈞.試論龍舟競渡文化的精神內涵[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5):19-24.
[5] 霍麗明.初探龍舟競渡的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2(4):20-24.
[6] 楊建設.近代端午龍舟競渡文化分析—以陜西安康地區(qū)為例[J].體育文化導刊,2012(10):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