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清照的詞在淺淺淡淡中含蓄蘊藉,余味無窮。本文從該詞的寫作背景入手,通過逐句分析一窺易安詞情真、意切、辭美的特點。
【關(guān)鍵詞】離別;憂傷;含蓄;婉約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據(jù)考證這首詞寫于清照南渡之前,丈夫趙明誠赴外地任職之際。李趙二人門當戶對、志趣相投,可謂才子才女珠聯(lián)璧合,加之此時兩人結(jié)合已久但尚無子嗣,家庭壓力使得婚姻岌岌可危。丈夫此去,詩人實不知兩人前路如何。
前五句好似一幅素描畫,一個慵懶、百無聊賴、惆悵的少婦形象躍然紙上?!跋憷洹敝赶懔弦讶急M卻未續(xù)添;“被翻紅浪”指被子凌亂堆放在床上卻未疊;“起來慵自梳頭”指發(fā)髻散亂卻未梳;“任寶奩塵滿”,妝臺上沾滿灰塵卻不掃;“日上簾鉤”,天色已是不早,居室卻依然未加拾掇。為何我們的主人公如此心不在焉,無精打采?
“生怕離別苦”,這里的“苦”不僅是一般的相思之苦,更有對感情的不確定之苦,這無疑是煎熬?!岸嗌偈?,欲說還休”,恰如“猶抱琵琶半遮面”,明明很多話積聚喉中不吐不快,卻強行咽下。“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著一“瘦”字,可謂妙矣,把抽象的離別愁緒化為具體。作者消瘦的原因卻沒有明說。排除了“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兩大緣由,中國古典詩詞的含蓄美、朦朧美,此兩句可謂淋漓盡致。
下片以疊字起句,加重了語氣,加強了情感?!靶菪荨保皇菬o話可說,不是不想說,是不能說?!斑@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則難留”,這次離別,即使唱萬遍《陽關(guān)曲》也無濟于事了。都說陽關(guān)三疊,這里是“千萬遍”,其中的傷悲有多少呵?!澳钗淞耆诉h,煙鎖秦樓”,劉義慶《幽明錄》:“漢明帝永平五年,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臺山采藥,迷不得返,見一杯流出,有胡麻糝。度出一大溪。溪邊有兩女子,姿容絕妙,遂留半年,懷土求歸。即已至家,親舊冷落。邑屋全無,無復相識。訊問,乃七世孫?!边@里的“天臺”指武陵,借用這個典故,指心愛之人?!版i”有“關(guān)住”“拴住”的意思,后主有“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之句?!扒貥恰敝赶扇耸捠放c秦穆公的女兒弄玉飛升的地方,這里當指李趙居住之處??梢韵胂螅髡\走后,清照必然是獨自黯然、玉階空佇立。
“惟有樓前流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我這滿懷的憂思和想念,大概只有這流水才懂得了?!敖K日凝眸”,望著丈夫的方向發(fā)呆,夫妻間的情誼由此可見。清照思念明誠,明誠未嘗不掛念清照……愛情,總是這樣讓人沉迷其中,雖然痛苦卻無法自拔?!澳?,從今又添,一段新愁?!背畋臼菬o法言說,但是作者卻為它找到了位置,就在那“凝眸處”。李清照寫愁可謂別出新意。愁在她的筆下是那么重———“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那么廣———“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那么久———“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那么多———“柔腸一寸愁千縷”……可是為什么說是“新愁”呢?得知趙明誠要離家還未離家時,詞人便產(chǎn)生了“新愁”,而趙明誠真的離家后,詞人思念他時肯定還是又添“愁”,別離后的愁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可以預見了。
這首詞構(gòu)思巧妙,上片寫現(xiàn)在,而下片寫未來。上片以“任”“慵”二字寫出詞人此刻的滿懷愁緒,連用五句,極寫“慵”態(tài):“香冷金猊”此一傭;“被翻紅浪”,此二慵;“起來慵自梳頭”此三慵;“任寶奩塵滿”,此四慵;“日上簾鉤”,此五慵。開篇即引人入勝,寫極了離別前的狀態(tài)。下片以“念”字為詞眼,更令人嘆服的是作者寫的是離別后的“念”,未來緲不可知,可是分別的愛人定是彼此牽掛的,真是別出心裁,令人嘆服。
風格上,清新淡雅、含蓄蘊藉。作者擅長運用日??谡Z表達獨具特色的情意,一個“怕”字,寫出了這次分別該是多么的不愿,一個“休”字,隱含了多少無奈和不甘。作者不直寫而是曲述,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情思,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shù)效果。
李清照是至情女子,愛便是深愛,“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愛情實在讓人憂傷。清照和明誠,如此璧人,還要承受離別的痛苦,正因為把對方放在了心里,才愈加覺得難以“離”“別”。離別也就罷了,就連這離別的話語也不忍多說,多說亦只是傷神,不愿讓對方走的不安心。也許,情到深處,已忘了自己,心中全是那個明誠。
情真,意切,辭美,易安的感情層層展開,漸漸深入。我們亦隨著走進了一代詞人的心里。
參考文獻
[1]王維.《陽關(guān)三疊》[D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8%B3%E5%85%B3%E4%B8%89%E5% 8F%A0/413156?fr=aladdin.
[2]劉義慶,鄭晚晴.幽明錄[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88.
[3]劉向.列仙傳卷上·蕭史[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許曉玲(1988—),女,本科,東營市文廣新局,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