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國 王玉鳳 皮秀杰 李洋
[摘要] 目的 探討CBS聯(lián)合SP在呼吸內科見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6月—2017年6月該院112名見習同學隨機分為研究組(n=56)及對照組(n=56),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見習教學,研究組采用CBS聯(lián)合SP進行見習教學,比較兩組同學見習成績。結果 研究組基礎理論成績?yōu)椋?3.6±5.9)分,對照組基礎理論成績?yōu)椋?6.4±7.4)分,研究組基礎理論成績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臨床技能成績?yōu)椋?7.2±8.3)分,對照組臨床技能成績?yōu)椋?1.2±9.7)分,研究組臨床技能成績高于對照組。結論 CBS聯(lián)合SP能夠提高呼吸內科基礎理論學習及臨床技能操作實習效果。
[關鍵詞] 以病例為引導教學;標準化患者;見習;基礎理論;臨床操作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c)-0103-02
Application of CBS Combined with SP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Medicine
LIN Zhi-guo, WANG Yu-feng, PI Xiu-jie, LI Ya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Medicin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School, 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BS combined with SP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medicine. Methods 112 cases of practice students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6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method for practical teaching,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CBS combined with SP for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practical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basic theoretical scor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3.6±5.9)points vs (86.4±7.4)points], and the clinical skill score in the resear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7.2±8.3)points vs (81.2±9.7)points]. Conclusion CBS combined with SP can improve the basic theoretical learning and clinical skill operation practice effect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medicine.
[Key words] Case-oriented teaching; Standardized patient; Practice; Basic theory; Clinical operation
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case based study,CBS)與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以臨床病例為引導、以學生為中心、以自我指導學習和小組討論為主要形式[1-2],積極探索新的知識內容,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并通過標準化患者的演繹,啟發(fā)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問診、查體、閱片等基本臨床技能,建立臨床思維,使學生能夠加快從醫(yī)學生到臨床醫(yī)生的轉變,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教學目標。近年來該科采用CBS聯(lián)合SP進行臨床見習帶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2016級112名本科實習同學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每組56名,均為全日制本科,其中研究組男25名,女31名,年齡(22.4±0.9)歲,對照組男24名,女32名,年齡(22.6±0.8)歲,兩組學生均按教學大綱進行見習,兩組學生性別及年齡分布、見習課時及帶教教師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同學采用常規(guī)見習方法,由帶教老師進行理論講解和臨床見習操作,研究組采用CBS聯(lián)合SP見習方法,在見習前依據(jù)特定疾病指導學生進行預習和理論學習,并在預習前對學生提出問題。在見習過程中,采用SP模擬患者的特定的體征及癥狀[3],引導學生對患者的癥狀和體征進行討論,有特定體征的疾病,采用電子模擬人替代SP供學生進行聽診等特殊查體,同時進行見習小組內的討論,可有見習同學進行SP模擬,加深同學對基礎理論的理解,見習結束后由見習組長進行總結,帶教老師進行總結和補充,見習結束后進行考核和評價。
1.3 評分指標
考核評價采用理論考核和臨床技能考核相結合的方式,理論考核采用試卷考核,試卷總分100分,其中概念題10分,填空題20分,選擇題30分,問答題40分,總分累積100分。臨床技能考核包括5個部分,每個部分20分,累積100分。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礎理論成績比較
研究組基礎理論總成績?yōu)椋?3.6±5.9)分,對照組基礎理論總成績?yōu)椋?7.2±7.4)分,兩組基礎理論總成績比較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技能成績比較
研究組臨床技能考核成績?yōu)椋?7.2±8.3)分,對照組臨床考核成績?yōu)椋?1.2±9.7)分,兩組臨床技能考核成績比較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見習是醫(yī)學生在校學習的重要階段,是醫(yī)學生把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開始階段,同時也是開始建立臨床思維的起始階段,醫(yī)學生見習階段的學習感受對其職業(yè)方向的選擇和職業(yè)信心的建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醫(yī)學生見習的臨床帶教過程中,要努力提高見習的效果,提高醫(yī)學生把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結合的能力。
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方法能夠通過對具體疾病的深化學習,見習同學在預習過程中通過對典型病例相關內容的學習和討論,加深對疾病的認知,對見習內容具有針對性的學習[4-5],在帶教過程中,帶教教師通過對病例相關內容的引導,指導學生對相關的癥狀、體征及理論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對某種癥狀與體征的原因、相關的病理、生理改變等知識的綜合分析,有利于學生臨床思維的建立,提高學生自我學習和臨床分析的興趣和主動性。標準化患者是在臨床教學過程中通過培訓模擬者進行對相關疾病的典型癥狀和體征等進行模仿[6],并對相關疾病的發(fā)病過程、誘因等具有充分的了解,使見習同學在查體和詢問過程中,能夠加深對疾病的直觀認知[7-8],同時能夠提高學習等興趣,對于不能夠模仿的典型的病理改變,如心音異常、呼吸音改變等,可以通過電子模擬人進行替代,提高見習的效果。
通過對兩組見習學生見習效果的評估,研究組的見習基礎理論成績和臨床技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說明采用CBS聯(lián)合SP能夠改善呼吸內科的臨床見習效果,提高見習成績,適宜于在臨床教學過程中采用。
[參考文獻]
[1] 陳世財,夏彬彬.“引導式教學”在臨床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16):1674-1676.
[2] 陳慎,李蓉,陳杰,等.標準化病人在社區(qū)醫(yī)患溝通能力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1):123-125.
[3] 畢國清.培養(yǎng)“標準化病人”模擬臨床實踐教學的幾點體會[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0,6(2):121.
[4] 劉繼榮,李艷,李冬梅.以病例引導教學法和內鏡引導教學法為主的多措并舉教學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中的應用[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5,13(13):37-38.
[5] 林寒,徐茂錦,胡曉霞,等.探討病例引導教學法在八年制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32(24):38-39.
[6] 施月仙,田金徽,楊克虎,等.標準化病人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1,11(1):91-95.
[7] 常娜,張祎捷,賀維亞.標準化病人在醫(yī)學生模擬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4,22(5):1003-1005.
[8] 姚忠玲,涂饒萍.標準化病人在臨床教學中的價值探討[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2):41-45.
(收稿日期: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