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PS2主動防護系統(tǒng)是一種柔性輕型防護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主要構成分為鋼絲繩錨桿、縱橫向支撐、鋼絲繩網、鋼絲格柵、縫合繩。鋼絲繩錨桿和縱橫向支撐繩構成固定系統(tǒng),通過每張鋼絲繩網與四周支撐繩間用縫合繩縫合聯(lián)結并進行預張拉,通過張拉使防護系統(tǒng)對坡面有一定的預緊壓力,使防護系統(tǒng)緊貼坡面,從而提高表危巖體的穩(wěn)定性,抑制局部危巖移動或塌落危石,從而實現(xiàn)加強主動防護目的。
【關鍵詞】GPS2主動防護系統(tǒng)
GPS2型主動防護系統(tǒng)以柔和性鋼絲繩網對潛在危巖落石的坡面其縱橫交錯的Φ12/16縱向支撐繩和Φ16橫向支撐繩與4.5m*4.5m(實際施工中可根據(jù)地形條件做適當調整選用)正方形模式布置的錨桿相聯(lián)結,支撐繩構成的每個4.5m*4.5m網格內鋪設一張4m*4m的D0/08/300型鋼絲網,每張鋼絲網與四周支撐繩間用縫合繩縫聯(lián)結并進行預張拉,通過預張拉工藝能使系統(tǒng)對坡面施一定的法向預緊壓力,從而提高表危巖體的穩(wěn)定性,阻止崩塌落石的發(fā)生,同時在鋼絲網下鋪設小網孔的S0/2.2/50型格柵網,以阻止小尺寸巖塊的塌落。
GPS2型主動防護系統(tǒng)屬柔性輕型防護系統(tǒng),在施工中不會增大坡面荷載,有利于坡體穩(wěn)定,能適應各種地型條件,不破壞坡面現(xiàn)有形態(tài),施工不干擾線路的正常行車。
1、GPS2主動防護系統(tǒng)施工的工藝流程
測量定位及工作面放線—邊坡危巖防護處理—測量精確放線確定錨孔—鉆鑿錨孔并清孔—報檢是否合格—安裝錨桿并注漿—安裝縱、橫支撐鋼繩并張拉、錨固—從上而下鋪搭格柵網并縫合—固定聯(lián)接縫合繩與網繩—將鋼繩網與格柵網進行相互扎結—質量檢測—竣工驗收
2、GPS2主動防護系統(tǒng)施工安裝方法
2.1測量放線
為滿足施工需要和規(guī)范要求,對導線點進行核實和加密,所有導線資料必須經測量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復核認可后方可用于施工,確保施工段落測量放樣的精確度。
2.2人工清理坡面浮土及浮石
為保證施工安全,為后續(xù)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應先用人工清理坡面上的浮土及浮石,然后搭設施工腳手架,腳手架的結構必須穩(wěn)固。(實際施工中,施工人員將錨桿打進山頂,通過安全繩綁扎在錨桿上,人員通過安全繩與自身的安全帶綁扎,由上而下進行清理坡面浮土及危石)
2.3測量放線確定錨桿孔
測量放線確定錨桿孔位時,可根據(jù)現(xiàn)場地形條件,孔間距可有0.3m的調整量。(實際放線定孔施工中施工人員將50米長繩索按網間距分段標記,由上而下根據(jù)繩索標記的間距進行確定孔位)
2.4鉆孔及安裝錨桿、注漿
考慮到坡面作業(yè)安全及鉆孔的深度、孔徑等特點,GPS2主動防護系統(tǒng)工程,采用手持風動鑿機,對巖土區(qū)采用手持風鉆。為滿足設計要求,鉆頭一般選用35mm、42mm型,對2米深度的錨孔選用3米鉆桿,對3米深度的錨孔選用3.5米鉆桿,以保證鉆桿深度進入巖體不小于設計要求。
鉆孔前,首先備好風管在安全的前提下,開始鉆孔。鉆孔時,若錨桿孔位在天然低洼處或低洼凹坑深度小于鋼繩錨桿外露環(huán)套的長度時,需要在錨桿孔位處鑿一深度不小于錨桿外露環(huán)套尺寸的凹坑(一般口徑20cm,深15cm)。當巖體受設備限制時,構成每根錨桿的兩股鋼繩可分別錨入兩個孔徑不小φ35的錨孔內,形成人字形錨桿,當兩錨桿之間坡面凹凸不平起伏點大時,可適當增設加強錨桿,增強整個網面的受力點,兩股鋼絲繩間夾角為15-30度以達到同樣的錨固效果,于邊坡巖層破碎、松散時,鋼繩錨桿可適當加長。
壓漿前應清孔,確??變葻o雜物,并檢驗孔深滿足設計要求方可壓漿,其漿液應嚴格按照試驗室給定的配合比配制,其水灰比、結石率、失水體積收縮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壓漿前插入錨桿,錨桿外露環(huán)套頂端不能高出地表,自上而下式,在封閉口實施,每孔一次性注漿,為確保注漿壓力,必須采用與鉆孔孔徑一致的止?jié){塞,且環(huán)套段不能注漿,以確保支撐繩張拉后盡可能緊貼地表。漿液標號不低于M20,孔內應確保漿液飽滿,在進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漿漿液體養(yǎng)護不少于三天,錨固后的錨繩抗拔力不得小于50KN。
2.5安裝并張拉、錨固縱橫向支撐繩
該系統(tǒng)縱橫向支撐均采用Φ16高強鍍鋅鋼絲繩,安裝前確保鋼絲繩錨桿灌漿漿液完全凝固并達到應有的錨固力方可安裝。安裝縱橫向支撐繩,張拉緊后兩端后各用3-4個(支撐繩長度小于30m時為3個,大于30m時為4個,其間為3個)繩卡與錨桿外露環(huán)套固定連接。
2.6鋪掛縫合格柵網
從上而下鋪掛格柵網,格柵網間重疊寬度不小于5cm,兩張格柵網間的縫合以及格柵網與支撐繩間用φ1.5扎絲按1m間距進行扎結(有條件時本工序可在前一工序前完成,即將格柵網置于支撐繩下)。
2.7鋪設高強度鋼繩網并縫合
格柵網鋪設的同時,從上向下鋪設繩網并縫合,縫合繩為φ8鋼繩,每張鋼繩網均用一根縫合繩與四周支撐繩進行縫合并預張拉,縫合繩兩端各有兩個繩卡與網繩進行固定連接,最后用φ1.5鐵絲對繩網與格柵網進行相互扎結,扎點縱橫(間距1米)
3、安全、質量生產措施
(1) 建立專門的“安全生產小組”,并配置現(xiàn)場專職安全員。施工過程中封閉道路并安排專職安全員現(xiàn)場指揮,配置通信設備保證坡面施工人員與地面安全人員信息溝通。按照規(guī)范設置施工標志牌、道路封閉標牌、限速標志、交通安全錐等。
(2)在施工前進行崗前安全培訓、技術交底培訓,做到人人施工知安全,人人施工知標準。
(3)嚴格按照施工設計、規(guī)范和施工措施要求進行施工。
(4)實行操作者自檢、互檢和專職檢驗人員專檢的“三檢制”,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每道工序的施工質量管理,凡施工質量達不到要求的工序,必須進行整改,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抓好原材料及工程試驗關,無合格證及試驗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堅決不予使用,并立即隔離,清除出場。
參考文獻:
[1]李秀清.SNS柔性主動防護網在太谷公路病害治理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7,
作者簡介:
劉崗崗(1992—),男,漢族,陜西寶雞人,中鐵十局西北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