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提勃爾的文化經濟學思想

        2018-05-14 17:43:15周正兵
        關鍵詞:文化

        周正兵

        [摘要](中)摘要繼凱恩斯之后,提勃爾是為數(shù)不多地思考經濟問題解決之后人們如何過上快樂生活的經濟學家。在解答這個問題時,提勃爾引入心理學清晰地辨析這個問題的癥結,并結合自身的經驗將文化作為解決之道,這不僅有利于糾正正統(tǒng)經濟學的理性主義偏執(zhí),而且為正在發(fā)展中的文化經濟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學術富礦。更為重要的是,當我們“不是作為經濟學家,而是消費者”時,凱恩斯的“天問”會讓我們所有人都反思我們自身的生活方式,并有可能開始改變現(xiàn)實,而提勃爾所提出的“文化是個好東西”無疑是我們著手改變可供選擇的重要方式之一。

        [關鍵詞](中)關鍵詞提勃爾;文化經濟學;文化;藝術資助

        [中圖分類號](中)中圖分類號F091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24917(2018)01009407

        正文凱恩斯曾經在《我們后代在經濟上的前景》中大膽預言,“‘經濟問題將可能在100年內獲得解決,或者至少是可望獲得解決。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展望未來,經濟問題并不是‘人類的永恒問題……因此,人類自從出現(xiàn)以來,第一次遇到了他真正的、永恒的問題——當從緊迫的經濟束縛中解放出來以后,應該怎樣來利用他的自由?科學和復利的力量將為他贏得閑暇,而他又該如何來消磨這段光陰,生活得更明智而愜意呢?”[1]如何在一個物質豐裕的社會讓人過上快樂的生活,這幾乎可以說是凱恩斯作為一個經濟學家與公共知識分子在那個時代發(fā)出的“天問”。對于這個“天問”,凱恩斯從個體層面為后代給出了解決之道,“但當這種豐裕實現(xiàn)以后,只有這些人才能在這種豐裕中獲得享受:他們不會為了生活的手段而出賣自己,能夠使生活的藝術永葆青春,并將之發(fā)揚光大,提升到更高境界”,[1]而其具體方式則包括,“富于激情的思索與交流,它的適宜的對象是被愛的個人、美和真,生活的首要目標就是愛,就是審美經歷的創(chuàng)造和體驗,就是對知識的追求”。[2]在凱恩斯之后,經濟學界對此應者寥寥,只有像加爾布雷斯那樣經濟學界的異類,才去討論豐裕社會的問題及其解決之道,不過加爾布雷斯將問題的討論鎖定在社會層面,如豐裕社會所導致的社會不均,與凱恩斯從個體層面思考問題的方式大異其趣。[3]

        只是到了差不多半個世紀之后,提勃爾·西托夫斯基推出《無快樂的經濟:人類獲得滿足的心理學》,凱恩斯的“天問”才算有了真正意義的繼承者。他是這樣回答這個“天問”的,“經濟對人類幸福的貢獻是眾所周知的,但缺乏的是理解經濟在人類滿足的整體框架中的位置,理解幸福的其他來源……解決之道就是文化?!盵4]也就是說,提勃爾·西托夫斯基從個體層面給予凱恩斯的“天問”——“怎么樣過上更好的生活”的答案是“文化”,將文化作為人類的紓困之道,這在哲學、倫理學中并不鮮見,而在經濟學界這無疑離經叛道。而恰恰是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給予我們今天所討論的文化經濟學以革命性影響:一方面,讓經濟學重回人性的基點,并得出了“文化是個好東西”這樣振聾發(fā)聵的結論,可以視其為文化經濟學大廈建設的堅實根基;另一方面,他從人性的視角,以經濟學家的身份給予文化問題獨特的觀照,并對文化經濟的諸多問題,如文化消費、文化資助等給予別出心裁的解釋。

        一級標題一、無快樂的經濟:經濟學的心理學轉向

        “我認為這樣的研究方略(即經濟學之‘理性行為假設——筆者注)是不科學的,在本書中,我試圖建立一個更謙遜和更好的理論基礎。科學的研究方略,我認為,是觀察人們的行為——人們在相似情境中的不同行為,以及同一個人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行為——以便在這些觀察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則、共同因素和疑似的矛盾,以及這些矛盾的解決方法?!盵4]在提勃爾看來,傳統(tǒng)經濟學有關“理性行為假設”過于武斷,以致遮蔽了人類行為的真實面貌,急需修正,而“科學的方略”就是心理學。因此,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解讀《無快樂的經濟:人類獲得滿足的心理學》,作者從所觀察到的“無快樂的經濟”現(xiàn)象入手,借用心理學這種更為科學的方法,在修正經濟學對人類行為誤讀的同時,探索問題的癥結及其解決之道,我們的分析也將循此思路展開。

        “在大約25年的時間里,人均實際收入提高了62%,但是那些認為自己‘很幸福、‘相當幸福和‘不太幸福的人的比率幾乎沒有任何變化。我們的經濟福利一直在升高,但作為結果,我們并沒有變得幸福?!盵4]117這就是提勃爾所謂的“無快樂的經濟”現(xiàn)象:經濟學意義上的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實際掌握的物質財富大幅提高,而人們由此所能夠享受的快樂卻沒有隨之同步提高。這種收入與快樂之間的不同步,甚至是背離,就是“無快樂的經濟”的本質,為了更清晰地概括這種收入與快樂之間的悖論,我們不妨直接稱之為“提勃爾悖論”。其實,對于這種悖論的認知并非始于提勃爾,經濟學學科的締造者之一,馬歇爾就在其名著《經濟學原理》的前半部用了不少的精力來討論這個問題。在該著作中,馬歇爾細致地分析了兩種勞動,即生產性勞動與以自身為目的的活動:其中“(生產性——筆者添加)勞動的負商品之發(fā)生也許由于身體或精神的疲勞,或是由于在有礙健康的環(huán)境中繼續(xù)勞動,或是由于與不受歡迎的同事一同工作,或是由于占用了娛樂、社會或智力活動所需的時間”,這種勞動的本質是通過現(xiàn)時的犧牲——如身體或精神的疲勞、有礙健康的環(huán)境等來獲取未來的滿足,并主要體現(xiàn)為貨幣化的物質;而后者則具有如下的特征,“當然,有很多努力是為了工作本身而進行的,例如登山、競賽以及從事文學、藝術和科學的活動就是如此;但是很多艱難的工作是在使別人獲益的欲望之影響下進行的”,這些活動不同于生產性勞動,其目的不是外在的物質財富,而是內在的滿足感。[5]159但是,正如提勃爾所言,“他似乎被兩者——‘以自身為目的的活動和生產性勞動(這種勞動是繁重的,其唯一目的就是金錢)——的差別難住了,卻沒有認識到它們兩者的相似性:兩種活動的產品都為被動的消費者提供滿足”。[4]257當然,經濟學草創(chuàng)時期的科學主義傾向,也讓馬歇爾遠離那些“以自身為目的的活動”,因為這些活動是無法“以這種努力和欲望能用財富或它的一般代表物——即貨幣——來衡量”。[5]69這恐怕就是為什么經濟學自馬歇爾開始,雖然一方面意識到“在這一切方面,經濟學家所研究的是一個實際存在的人:不是抽象的或‘經濟的人,而是一個血肉之軀的人”,[5]47卻在實際的研究中將人抽象化,只研究能夠用貨幣來衡量的動機與欲望。就此而言,“提勃爾悖論”無疑是經濟學發(fā)展歷程中一次十分重要的撥亂反正,它一針見血地指出經濟學的癥結,即將經濟學研究建立在片面而抽象的假設——理性人的基礎之上,而背離經濟學原創(chuàng)的人文傳統(tǒng),也無法對人類行為加以合理的解釋。如果我們能夠理解“提勃爾悖論”,就能解開經濟學癥結,自然也就能理解個人財富收入與快樂之間的背離現(xiàn)象,因為“國民收入充其量只是經濟福利的指標,而經濟福利僅僅是人類福利的一小部分。國民收入通常僅僅是經濟福利的一個拙劣指標?!盵4]126

        當然,這些分析都還只是在經濟學內部打轉,真正能夠解此癥結的科學方法來自心理學,這也是提勃爾的這部名著副標題的要義所在。提勃爾借用心理學分析認為,收入與快樂之間的背離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人們對于‘舒適的需求過度,即那些主要通過消費商品來滿足的需求,而沒有充分發(fā)展‘休閑技巧,這是閑暇時間消費‘創(chuàng)造性活動之必須”。[6]這里我們首先要分析提勃爾借用心理學的兩個重要概念:舒適與快樂。前者取決于最佳的喚起水平,與人類的情感變化速度有關;后者取決于喚起水平的變化,與人類的情感變化的加速度有關。[4]51羅伯特·弗蘭克在本書英文版序言中,就十分敏銳地指出,“舒適/快樂的區(qū)分對規(guī)范性分析和實證性分析都很重要”,以下我們就看看這種區(qū)分對規(guī)范性與實證性分析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首先,從規(guī)范性角度而言,經濟學規(guī)范分析中的效用與舒適大致相當,即所有個體追求效用(或舒適)的最大化。但是,經濟學這種規(guī)范分析是有前提條件的,即人類在資源稀缺條件下,通過優(yōu)化資源配置,以獲得效用的最大化。但是,這些前提條件壓根就不存在,一方面,如果說以往的經濟學家所面臨的是一個“稀缺性的世界”,那么,今天經濟學家所面臨的則是一個“豐裕社會”,凱恩斯所說的“經濟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另一方面,如果在稀缺性的世界,舒適是人類追求最為重要的心理目標,那么到了“豐裕社會”,“快樂”則取而代之,而經濟學的規(guī)范分析卻對“快樂”這種心理要素置之不理。由于經濟學忽略了“快樂”概念,因而其規(guī)范分析的前提存在明顯缺陷,所以,其分析結論也喪失了對人類行為的解釋力。

        其次,從實證研究的角度,“經濟學家所描述的理性行為,和人們觀察到的實際行為以及使用心理學的動機理論所解釋的行為,完全不是一回事”。[4]55以進食為例,經濟學家一般會認為,由于受到預算約束,消費者會在完全滿足食欲之前就中止消費,即所謂“需求和欲望的邊際性滿足”。但是,現(xiàn)實的情形并非如此,常常存在非理性的行為,如人們通過擴大進食的時間間隔,或者特定節(jié)日舉辦饕餮盛宴,這些行為顯然都超出了“需求和欲望的邊際性滿足”。在提勃爾看來,正統(tǒng)的經濟學是無法解釋這些現(xiàn)象,而只能按照理性行為標準來指責這些行為,這是“武斷和固執(zhí)的”。而提勃爾借助“快樂”概念對這些現(xiàn)象給予了令人信服的解釋,“消費者在進食過程中得到了快樂,而且僅僅是快樂本身就肯定會促使他繼續(xù)進食”。

        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提勃爾總結道,“經濟學對人類福利的貢獻是眾所周知的……我們缺少的,是對經濟對人類滿足的圖景中地位的理解。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更好地理解其他所有的貢獻是什么?!盵4]68也就是說,人類無快樂的原因并非源于經濟要素,而是來源于其他諸多要素,如自我滿足、相互刺激、工作中的樂趣等等,其中文化“對健全的社會和人群是一個好東西”,或者說,文化是提勃爾替人類所尋求到的解決之道。正如后來的評論者所注意到的,提勃爾替人類找到這個答案多少有些個人主義傾向,[7]但是,其所得出的“文化是個好東西”的斷語,無疑是經濟學在20世紀后半葉最振聾發(fā)聵的結論之一,文化經濟學發(fā)展由此受益匪淺。

        一級標題二、文化是個好東西

        “文化是我們在享受進一步的信息處理過程之前必須首先擁有的知識。所以,消費技巧是文化的一部分,而生產技巧卻不是?!盵4]200這個界定多少有點離經叛道,因為我們對于文化的理解通常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辭?!罚簿褪钦f,文化所表述的是人類生產能力及其活動的成果,與消費的關聯(lián)度向來都不高。而到了提勃爾這里,文化是消費技巧,卻不是生產技巧,且看作者是如何解釋的。首先,作者從歷史分析的角度認為,“直到18世紀末,教育都是有閑階級的特權,合乎情理地由對消費技巧的訓練構成。在那個時代,接受教育和變得有文化意味著同一件事情”,也就是說,將消費技巧而不是生產技巧視為文化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淵源。只是,到了工業(yè)社會,教育演變?yōu)椤吧a技能的培訓”,人們開始貶低消費技巧以及文化,并逐漸形成對于文化的理性主義偏見。其次,作者在前文所辨析的舒適與快樂的區(qū)別的基礎上認為,對于舒適的享受是不需要技巧的,需要技巧的是那些能夠產生快樂的、對于刺激的享受,如“文學、音樂、繪畫或其他純粹藝術”。于是乎,人類不得不面臨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尷尬境地:一方面,經濟的發(fā)展與財富的增加給人們帶來更多類型的消費,以及更多快樂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消費技巧的缺失,人類卻無法讓這種可能性變?yōu)楝F(xiàn)實,只能一味地追求舒適,而與快樂漸行漸遠。

        在界定文化概念之后,作者對比歐美等國在文化領域的數(shù)據(jù),直陳美國社會在文化領域的問題,具體見表1本表在引用時略去了具體數(shù)據(jù)的相關說明。。

        這個圖表所反映出來的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美國雖然在物質財富上冠絕全球,但是,其文化消費卻少得可憐,面對這種巨大的反差作者不禁發(fā)問:“當今的大眾生產型社會對于這種小眾的需求與品味存有偏見,對藝術的嗜好常常是一小部分精英的特權。但是,這里我們要問詢的不是這一小部分人該如何得其所好,或者如何滿足其愛好,而是要問,為什么這一小部分,即便是在我們今天所處的豐裕社會,還始終保持如此小的規(guī)模,其根本之處在于要問為什么這個規(guī)模始終如此有限”。[8]雖然,對于提勃爾的這種提問方式,學術界有不少質疑的聲音,如詹姆斯·弗里德曼(James Friedman)在書評中就指出,“盡管作者所認可的品味也符合個人之己見,但是,我擔心的是,如果所有人都按照提勃爾的要求改變其消費習慣的話,他們都會因此受益”,[9]也就是說,這個問題恐怕不僅存在于美國,而作者似乎有意夸大這個問題在美國的嚴重程度。而另外一位文化經濟學家艾倫·皮考克(Alan Peacock)則批評道,像提勃爾這樣大膽的提問必然導致種種質疑,如就美國的數(shù)據(jù)而言,考慮到美國幅員遼闊、文化多元,將所有這些差異都抽象掉的話就有失偏頗。[10]當然,提勃爾這種大膽的提問遭到質疑也在情理之中,甚至這種提問本身就值得贊許,況且作者對于這個問題的分析與解答均振聾發(fā)聵。對此,我們只要參照凱恩斯當年的感慨就會豁然開朗,“沒有任何國家、任何民族,能夠在期待這種多暇而豐裕時代的同時,不懷有絲毫的憂懼。在國內,長久以來,我們都是被訓練著去奮斗而不是去享受。對那些沒有特殊才能來寄托身心的普通人來說,這是件可怕的事,特別是當他再也不能在傳統(tǒng)社會的溫床和他所珍視的那些風俗習慣中找到自己的根基時,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嚴重。從今天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富裕階層的所作所為和取得的成就來看,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景是非常黯淡的”[1]。 可以說,提勃爾在這個問題上的惶恐程度不亞于凱恩斯,他覺得作為學者有必要警醒社會,找到癥結,給出答案,讓這個社會在解決經濟問題的同時,演變?yōu)橐粋€善良的社會。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對于美國社會文化消費疲軟現(xiàn)象熟視無睹,他們甚至從理性行為假設的角度論證這種現(xiàn)象的合法性,所以,要想將此作為問題,并找到癥結并非易事。如前所述,經濟學有關理性行為的假設將人類的需求抽象與固化,而心理學研究則表明與需求相關的喚起水平是動態(tài)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提勃爾尋找問題癥結的第一個切入點是教育,在他看來,文化領域的教育是影響喚起水平與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作者看來,工業(yè)革命以來的職業(yè)、專業(yè)教育將文化擠出課程大綱,我們所獲得的文化教育愈來愈少,而隨著生活水平的增加,我們所需要的消費技巧則愈來愈多,于是,這種供需之間的失衡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這種現(xiàn)象。除此之外的另外一種解釋就是,“我們仍然沒有完全摒棄早期清教對快樂和休閑的偏見”,“ 如我們的國父們就認為,人們應該從工作中獲得其世俗的滿足,而幸福只是提供生活的舒適與必需”,這種觀點在手工業(yè)社會也許說得通,因為那個時代的手工藝的確能給人帶來快樂,但是,隨著工業(yè)化的不斷發(fā)展,如今我們很難從工作中獲得快樂,除了極少數(shù)的例如手工業(yè)與藝術等,但是,我們的清教傳統(tǒng)卻拒絕我們從消費中獲得快樂。[8]也就是說,除了教育,我們的傳統(tǒng)與習俗也對文化采取了蔑視的態(tài)度,而現(xiàn)實的情形是,我們愈蔑視文化,就愈遠離快樂。正如凱恩斯所言,這種問題變得愈來愈可怕,因為“他再也不能在傳統(tǒng)社會的溫床和他所珍視的那些風俗習慣中找到自己的根基”,而凱恩斯所提出的解決之道就是“但當這種豐裕實現(xiàn)以后,只有這些人才能在這種豐裕中獲得享受:他們不會為了生活的手段而出賣自己,能夠使生活的藝術永葆青春,并將之發(fā)揚光大,提升到更高境界”[1]。凱恩斯以其藝術鑒賞家的實踐替自己,也是替人類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藝術,而半個世紀后的提勃爾幾乎是亦步亦趨,給出了幾乎相同的答案——“文化”。對此,提勃爾這樣表述道:“(上述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文化。我們必須獲得消費的技巧,這些技巧將會讓我們有機會享受前人積累起來的新奇性寶庫,使我們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并且沒有任何限度地補充并完善作為刺激之源的現(xiàn)有的新奇性之流?!盵4]208至于其原因,作者這樣表述道:“文化活動就屬于這一類高尚的活動。它產出‘愛,不是為了針對受益者的愛,而是對活動本身的愛。這就是我稱文化為好東西的一個原因?!盵4]259也就是說,文化活動就是馬歇爾所說的“以自身為目的”的活動,或者布魯諾·費雷(Bruno Frey)所謂的“心流體驗”,它所關注的是過程效用,而不是結果效用,人們往往在文化活動中獲得自由與自我實現(xiàn)的感覺,而這是快樂的重要源泉。文化作為解決收入與快樂悖論的關鍵之處在于,它不是籍由外在的物質財富,而是依賴人類自身來實現(xiàn)自我,獲得快樂,所以作者在題為《文化領域有什么問題,社會就有什么問題》的文章最后這樣懇請道:“如果藝術領域出了什么問題,我們應該從自身而不是我們的經濟中尋找癥結。我懇請你們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不是作為經濟學家,而是消費者?!盵8]

        一級標題三、藝術資助的經濟論證

        既然文化是個好東西,它不僅給個體帶來快樂,而且能夠將“反社會活動”排擠掉,對于這種具有外部性的優(yōu)效品,政府似乎應該做點什么,這也是文化經濟學發(fā)展初期所遇到的最為重要的理論兼實踐問題,并吸引了一大批著名經濟學家的關注,如威廉·鮑莫爾(Willian Baumol)、艾倫·皮考克、迪克·納策(Dick Netzer)等,而提勃爾無疑也是與這些人的貢獻可以等量齊觀的學者。作者首先注意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即無論是采取直接還是間接投入,歐美國家的政府對藝術領域都有不少的投入,“總而言之,如果我們就公共行為所反映的公眾偏好來判斷的話,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幾乎所有人都能就藝術必須獲得資助這個問題達成一致”[11]。但是,頗為詭異的是,對于這種民心所向之事,原本是份內之責的福利經濟學則將其棄置不顧:福利經濟學所支持的以低于成本價或免費提供的產品目錄頗為豐富,如農業(yè)、住房、醫(yī)療、教育等等,卻偏偏沒有文化的份。對于這種現(xiàn)象,凱恩斯在半個世紀之前也有著類似的抱怨,“人們追求的是面包,只有面包……人們已經讓自己相信,國家在非經濟目的上花費半個便士也是邪惡之舉,甚至教育和公共衛(wèi)生也只能以假借經濟之名,悄悄混進來,理由是它們‘是有回報的。[12]因此,經濟學是時候應該作出調整,以便能夠為藝術資助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支持。在作者看來,傳統(tǒng)經濟學之所以無法為藝術資助提供學術支持的關鍵原因在于,傳統(tǒng)經濟學模型都是建立在生理性需求滿足的基礎之上,但是“消費者的文化需求與其生理需求有著很大的區(qū)別”。作者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三種,即個體舒適、社會舒適與刺激,文化需求屬于刺激類別,它區(qū)別于前兩種需求,不是追求簡單的舒適,而是那些夾雜危險與新奇的刺激。這也就意味著,傳統(tǒng)經濟學有關消費理性偏好的假設,并不能完全適用于文化這類產品的消費,其表現(xiàn)要么是只計算其成本的有形部分,而很少考慮全部的社會成本,要么是消費者往往誤判文化消費的收益。因此,只有借助心理學的發(fā)現(xiàn),構建文化消費全部的成本與收益結構圖景,我們才能對文化消費有著合理的經濟解釋。

        作者根據(jù)貨幣化/非貨幣化、內在/外在兩類標準,將成本分為四類,并以賽車為例予以說明:可貨幣化的內在成本,也就是車手購買賽車所付出的費用;可貨幣化的外在成本,也就是社會維護高速路所支付的成本;非貨幣化的內在成本,即個體賽車過程中所承受的風險成本;非貨幣化的外在成本,即賽車給社會所帶來的危險成本。[11]如果考慮到所有這些成本,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文化具有十分強的外部性,即“消費者所支付的內在成本并不能代表全部、真實的社會成本的總量”。一方面,文化活動具有交互性特征,每個文化活動的參與者在交往過程中就會對其他參與者,例如藝術界的藝術家、藝術批評家、愛好者等諸多角色產生外部性的影響;另一方面,文化活動的外部性還體現(xiàn)在對子孫后代的影響,例如一幅畫作的首次購買者,其所支付的費用當中不僅僅有為其帶來滿足的成本,也應該包括子孫后代可能從中獲得滿足的成本,而后者常常被忽略。按照福利經濟學理論,解決外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其內部化,例如“通過征稅或給予與其外部性價值相當?shù)馁Y助”。行文至此,我們似乎可以期待作者會在此與傳統(tǒng)的福利經濟學匯合,討論外部性如何內部化與具體方式,而提勃爾并沒有盲從,而是結合心理學的刺激理論,通過與也屬于刺激類別之暴力的比較,給人更多的理論驚喜。

        作為刺激的重要類別,暴力往往給人帶來巨大滿足,同時,也帶來巨大的負外部性,所以,人類社會通過法律方式來制裁這種行為,但是,這種制裁方式與效果卻不盡人意,美國不斷攀升的犯罪率就是明證。作者進一步解釋道,暴力本質上是其產生的危險在可控范圍內所帶來的刺激,所以,如果我們懲罰力度不夠,暴力行為就會因為觸犯法律而平添更多的刺激。例如我國媒體經常報道的富二代飆車現(xiàn)象,按照提勃爾的分析思路,這些年輕人不僅從飆車行為中獲得超速的刺激,而且能夠從觸犯法律卻能逃脫制裁的僥幸中獲得更多的快感。既然法律對于類似行為的管理效果十分有限,那么,“另外一種制止犯罪的最好方式是,鼓勵無害的、非犯罪的刺激方式,而且這種方式所帶來的享受極有可能將犯罪擠出”[11]。這種以“文化去犯罪”的提法給予文化領域的資助另外一種理由,更為重要的是,文化與犯罪作為刺激的心理學基礎,讓作者找到了外部性內部化的隱秘通道,這也是藝術資助問題的關鍵性基礎。作者清醒地認識到,“文化去犯罪”乃是長遠之事,就短期而言,“其替代彈性很小,這是因為普通人常常低估,甚至是全然無視其享受藝術的能力”,因此,“關鍵的問題是,怎樣激勵人們選擇良性活動、排斥惡性活動,并且把這種選擇建立在他們自己的意愿之上”[4]260。質言之,文化外部性之內部化的隱秘通道在于消費意愿,只有通過各種方式提升消費意愿,外部性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內部化,藝術資助才有了其合法性的根基:這一方面是通過教育,提升消費者的文化消費技巧;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教育,讓人們嘗試那些沒有負外部性的消費形式,從而擁有自我選擇的能力?;诖?,作者總結道:“上述支持資助的論證,不是針對藝術或者接觸藝術,而是學習欣賞藝術的過程?!盵11]眾所周知,古往今來政府對藝術的資助大多集中在藝術生產領域,或者部分具有公共性文化產品的消費,如圖書館、博物館等等,因此,提勃爾的這個結論多少有些異類,也頗耐人尋味。不過,這種提法在作為精英知識分子的藝術家中卻有著不少的呼應:文化經濟學的創(chuàng)立者威廉·鮑莫爾,在其名著《表演藝術:經濟學的困境》中就從公平的角度分析認為,在藝術領域由于接受教育的不均等,并非所有社會階層都能自主決策,因此,政府資助有助于改變這種不平等局面。[13]而他的另外一位倫敦經濟學院的校友艾倫·皮考克,更是堅定地認為,文化領域的供需失衡,是由于人們對于這種具有外部性的產品的消費意愿不足,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的長久之計在于通過教育提升消費意愿,從而使供需雙方能夠在更高層次實現(xiàn)均衡,因此,公共資助合法性的主要理由在于補助藝術教育,提升藝術消費意愿,除此之外的任何選擇,特別是對生產的補助都是有問題的。[14]不過,即便人類在這個問題上能夠達成共識,教育改變文化意愿恐怕也需要較長的時間,這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而非短期之功,更為重要的是,教育本身也要為之作出改變,再也不能繼續(xù)工業(yè)化以來教育偏重生產技能的片面性,必須強調對我們消費技能的培養(yǎng),“只有這種教育才能讓我們能夠享受藝術,也只有這種教育才能被寄予讓人們對刺激的需求偏離反社會軌跡的希望”。[11]

        提勃爾在很多場合都提起其童年的一段經歷,“在我的記憶之中,我不曾記得有人看書,那里也沒有網球場,沒有騎馬,沒有射擊,沒有打獵,沒有出游,沒有散步……如今每次看到契訶夫的戲劇,都讓我想起那些夏天,因為它們描述了那種慵懶之極的無聊,人們過于無聊以致無法消受他們的悠閑,過于慵懶以致無意于去做些有趣的事情。”[15]這種對于人類缺乏享受快樂的能力及其所導致的無趣生活的反思,讓提勃爾同經濟學前輩凱恩斯一樣深感恐懼,這種恐懼讓提勃爾猶如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滿懷理想主義的情愫,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去挑戰(zhàn)這種近乎不可能回答的問題,其所得出的“文化是個好東西”的結論,顯然是基于個人經驗的個體性答案,但是,他愿意遵循“己欲達而達人”的原則,滿懷自信地認為這也應當是文明社會所有人類持有的生活方式。也許,我們可以指責作者“將個人的判斷作為正確的答案”[7],而有主觀臆斷之嫌,但是,當“傳統(tǒng)社會的溫床和他所珍視的那些風俗習慣”無法提供解決之道,甚至嚴重制約人類尋找新的方案,這種時候堂吉訶德式的努力無疑是一種勇敢的嘗試,它最起碼促使世人反思自身的生活方式,而反思是一切可能改變的起點。時至今日,讓提勃爾倍感恐懼的問題并沒有減弱,提勃爾所提出的文化解救之道也應者寥寥,今天的文化經濟學必須正視這個問題,也許這正是文化經濟學能夠有所作為的重要領域,果真如此的話,提勃爾無疑是那個永遠繞不過去的文化經濟學思想巨匠。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內容

        [1][英]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我們后輩的經濟前景》,[英]約翰·梅納德·凱恩斯:《預言與勸說》,趙波、包曉聞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1-366頁。

        [2][英]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我的早期信仰》,[英]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精英的聚會》,劉玉波、董波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9-496頁。

        [3][美]加爾布雷斯:《豐裕社會》,徐世平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4][美]提勃爾·西托夫斯基:《無快樂的經濟: 人類獲得滿足的心理學》,高永平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英]馬歇爾:《經濟學原理》,朱志泰、陳良璧譯,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第159頁。

        [6]Maurizio Pugno:“Scitovsky and the incomehappiness paradox”,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13,43,pp.1-10.

        [7]Marina Bianchi:“A questioning economist: Tibor Scitovskys attempt to bring joy into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3,24,pp.391-407.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xiàn)代文化
        構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男女猛烈拍拍拍无挡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www.尤物视频.com| 高清国产国产精品三级国产av|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a级黑人大硬长爽猛出猛进 | 亚洲精品成人无百码中文毛片|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无遮高潮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 伊人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蜜桃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蜜桃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密臀av| 日本高清不卡二区三区| 成人男性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少妇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伊人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 在线观看免费不卡网站|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欧美黑人乱大交| 少妇爽到爆视频网站免费| 日本人妖熟女另类二区| 成人三级a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九九视频| 日本女优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州中文热码在线视频|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破处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女人天堂av| 亚洲男人免费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