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寶寶2歲半,沒有感冒癥狀,但鼻子總是有點堵,這是什么原因?
A 如果寶寶沒有感冒癥狀,且持續(xù)性鼻塞超過2周,無減輕趨勢,建議到耳鼻喉科就診,診斷是否為鼻炎導致的鼻塞。
關于鼻塞的治療,首先要明確引起鼻塞的原因,針對原因對癥治療。例如因過敏性鼻炎導致的鼻塞,就需要日常生活中嚴格規(guī)避過敏原,發(fā)生過敏時,及時應用抗過敏藥物阻斷過敏反應;因腺樣體肥大導致的鼻塞,需要檢查評估腺樣體肥大的程度,從而決定是需要手術切除治療還是藥物保守治療等。幾乎所有的鼻炎都是雙側鼻塞,如果寶寶是持續(xù)性單側鼻塞,建議立即到耳鼻喉科就診,需要排除鼻腔異物、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腫瘤等導致的鼻腔通氣不良。
Q 寶寶患有過敏性鼻炎,都說洗鼻子有好處,用什么藥物洗?有副作用嗎?
A 洗鼻雖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但目前對洗鼻溶液使用量、次數(shù)、周期等尚未有明確統(tǒng)一的決策,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方可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不僅過敏性鼻炎需要洗鼻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竇炎、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同樣需要洗鼻子。目前市面上洗鼻溶液分為等滲生理鹽水(0.9%)、高滲鹽水(1與%~3%)和等滲或者高滲海鹽水。等滲鹽水接近鼻黏膜滲透壓,刺激性小,尤其適合兒童,但效果稍弱于高滲鹽水。因此,若長期使用通常選擇等滲鹽水或海鹽水;如有大量分泌物,且伴有明顯鼻塞,可在醫(y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高滲鹽水。正確洗鼻需要使用合適的洗鼻裝置,從效果來看:洗鼻壺>負壓洗鼻>噴霧瓶>鼻腔霧化;從配合度來看:鼻腔霧化>噴霧瓶>洗鼻壺>負壓洗鼻。
給寶寶洗鼻的原則以舒適、配合為前提,鼻腔不通暢或者寶寶不配合的時候,請勿過度加大沖洗力度。如果寶寶反復出現(xiàn)耳痛、嗆咳等不適,需立即停止并咨詢醫(yī)生。如果洗鼻裝置被細菌污染,也有誘發(fā)急性感染的風險。洗鼻壺使用完畢后,可選擇用煮開的熱水、無菌鹽水清洗或者用微波消毒;如懷疑洗鼻壺有污染時,請及時更換洗鼻壺。
Q 寶寶咳嗽如何緩解?可以用鎮(zhèn)咳藥嗎?
A 盡管很多止咳藥都是非處方藥物,家長在藥房可以輕易買到,但不代表這些藥物就足夠有效或安全。
以中樞性鎮(zhèn)咳藥物右美沙芬為例,它可引起幻覺,過量時甚至可導致呼吸抑制。因為藥物的風險超過了被證實的效果,不推薦6歲以下兒童使用。其實咳嗽是氣道受到刺激后引發(fā)的保護性生理反射,通過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異物。而止咳藥會抑制咳嗽,從而導致分泌物潴留在氣道中,有導致氣道阻塞的潛在風險。
止咳建議給寶寶補充水分,多喝溫熱的液體,可使用加濕器保持室內濕度在40%—60%。使用這些方法減輕喉嚨的刺激、保持呼吸道濕潤,從而減輕咳嗽。夜間咳嗽劇烈時,可以用枕頭墊在寶寶肩膀下面,拾高上半身,也能減輕因為鼻涕倒流刺激咽部引發(fā)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