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楊
帶娃去看病,并不是一件簡單事。心急如焚地帶著哭哭啼啼的娃趕到了醫(yī)院,卻不得不面對掛號大廳里嘈雜的人群和一個個掛號窗口排起的長龍。煎熬地排隊等待還要面臨“號已掛完”的風險。掛號是看病的敲門磚,卻因“一號難求”而被阻隔在診室之外,這是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好在,現(xiàn)在情況已大有改善。我們就來看一看,醫(yī)院的掛號窗口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吧,以及這些變化會給家長們帶來怎樣的便利吧。
Q 家長們都說看病難,您在掛號室工作了將近25年,作為一線的工作人員,您可以分析一下看病難的原因嗎?
A 大醫(yī)院的號源是稀缺資源,所以在那個全靠人工掛號的年代,經(jīng)常會遇到在醫(yī)院等候一整晚、第二天一早再排隊掛號的情況。
大的環(huán)境我們沒有辦法左右,比如醫(yī)生和病人的比例這種問題。但是在工作調(diào)整、掛號效率提高、掛號流程改善等這些方面我們已經(jīng)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并且對于看病難是有很大改善了。比如,最早掛號的時候,病人需要先從護士那里拿張條,再憑條來窗口掛那個科室的號,這就需要至少跑兩回才能掛上號。后來為了方便患者,我們對負責掛號的工作人員們進行了培訓,讓掛號的工作人員可以簡單判斷出患者需要掛的科室,比如孩子家長來掛號,會簡單敘述有何癥狀,掛號員就需要判斷應該掛哪個科,通過培訓,希望做到盡可能準確掛號,這樣就減少了掛號的家長走冤枉路,提高看病效率。再有,多種掛號途徑的開通,也大大緩解了掛號難的問題。總的來說,家長們都應該有所體會,現(xiàn)在看病難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得到改善了。
Q 您剛才提到的多種掛號途徑的開通,能跟家長們具體介紹一下都有哪掛號途徑嗎?
A 2011年的時候,原衛(wèi)生局推出了114預約掛號,患者除了可以選擇人工窗口掛號,還可以通過114電話或者網(wǎng)站預約掛號。同期,我們醫(yī)院還開始了“復診預約”,即醫(yī)生會在這次看病的時候就可根據(jù)病人的情況現(xiàn)場約好下次復診的時間,比如一周后,這樣就給病人下一次就診帶來了極大便利;之后,從2016年6月到現(xiàn)在,兒研所開始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家長可選擇的預約掛號途徑更廣泛了,可以通過多平臺進行預約掛號,包括保留之前的114預約、醫(yī)生復診預約,還開通了京醫(yī)通微信平臺預約。家長們不再需要來醫(yī)院進行掛號,而直接可以在家通過手機查看號源并進行預約了。除此之外,即使到醫(yī)院來掛號,也不需要在人工窗口排隊,可以選擇在自助機器上進行掛號。
Q 現(xiàn)在的選擇多了,家長帶給孩子看病是不是簡單多了?
A 以前,掛號大廳人滿為患、個個窗口排長龍的情況,相信很多家長們也都見到過。甚至有些家長需要徹夜等候。但是現(xiàn)在這種情況基本不存在了,因為多元化的選擇,避免了奔波的麻煩,時間上也更加靈活、自主。預約機制基本是可以提前預約一周的號源,如果孩子不是特別急的病情,完全可以在家里先預約好時間,避免了帶著孩子折騰的麻煩。即使是孩子突然發(fā)病,沒有辦法預約的話,到了醫(yī)院也可以通過自助機來掛號,或是在窗口咨詢剩余號源。因為有了多平臺掛號,號源分散,也大大消減了排隊的痛苦。
Q 那如果孩子得的是比較急的病,沒有來得及提前預約,到醫(yī)院發(fā)現(xiàn)沒有號源怎么辦?
A 我們剛剛介紹的這些掛號方式,主要是針對的非急診掛號。如果孩子得的是急癥,或是孩子的病情變化特別快,可以選擇急診就診,對于急診有急診的相應制度,不會出現(xiàn)到醫(yī)院看病掛不了號的情況的。
Q 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即不同途徑的號源是否一致,比如一熱門號源,家長們在手機上總是掛不上,就會心存僥幸地想會不會窗口還會有一保留號源?
A 不存在這樣的情況,醫(yī)院的所有號源在不同的掛號平臺上都是共享的。不存在手機上、自助機上沒有號源的,在窗口還可掛的情況。我們是每天下午3點開放一周后的號源,家長可以在這個時間進行預約。
傾聽他們的心聲
掛號是看病的第一關,總的來說,我們經(jīng)歷這種種變革,都是為了讓家長們給孩子看病更加便利。也呼吁家長們嘗試不同的渠道來掛號,希望家長們從正確的途徑來掛號,不要盲目相信“號販子”,以免耽誤給孩子看病。希望將來大家的就醫(yī)更加便捷、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