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226-01
都說幼兒時期幼兒的發(fā)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特別是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幼兒的個性:善良、樂觀積極、樂于之人等等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可以收這個時期是人一生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
在幾年的幼教工作中,我對幼兒有了更深的了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在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中形成了不同的個性。有些孩子很"膽小",他們不敢跟老師說出自己的要求;有些孩子很"霸道",他們不懂得謙讓小朋友也不懂得關(guān)系自己的親人;有些孩子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很怪異的行為,但是他們的家長卻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孩子的確是"有問題的"。其實,孩子的這種種的行文都是跟家庭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及環(huán)境是幼兒最根本也最重要的教育。家長的行為及態(tài)度對孩子的個性養(yǎng)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現(xiàn)在幼兒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幼兒園的關(guān)注,確實現(xiàn)在的孩子有些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有一個案例:心心是我們班的一個小女孩,小班剛?cè)雸@時她就是特別愛哭,從來不坐到椅子上,但是由于體質(zhì)不好她也沒怎么來園。升入中班后,她的行為越來越奇怪,表現(xiàn)的和其他小朋友都不一樣。具體表現(xiàn)有以下幾個方面:一、老師帶著大家做游戲時她從來不參加,老師組織的教育活動,其他小朋友都很感興趣,可是她卻覺得沒意思。二、心心從來不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她喜歡跪在地上給大家"唱歌",所謂的唱歌就是哇哇大叫。每次午睡時是她最喜歡唱歌的時候,唱到其他小朋友都沒辦法睡覺她就會特別開心。三、她覺得自己特別厲害,老師都害怕她,所以她經(jīng)常直呼老師的名字。四、每次吃飯的時候她都需要老師把她送到小椅子上,她總是不知道自己坐在哪。別的小朋友喝水的時候她從來不合,即使老師幫她打好放到她手里他也不喝。
對于心心的這些情況我們試過很多方法,引導教育、樹立榜樣、轉(zhuǎn)移注意力等等,可是都不管用。我們跟心心的媽媽也溝通過好多次,開始的時候心心媽媽每次都說:我們在家挺好的啊?,F(xiàn)在心心媽媽已經(jīng)意識到了孩子的問題,可是她心理卻不認為孩子需要一位心理醫(yī)生來疏導孩子。其實心心這樣大部分原因是爸爸、媽媽寵出來的。心心之所以覺得自己是最厲害的,連老師都怕她,是因為在家里的時候和比賽拔河爸爸總是故意輸給她。每次老師找家長溝通后,他們總是回家安慰心心并給她買禮物,使心心不知道自己做錯了,反而覺得自己受了委屈。
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習慣的家人的寵愛,卻不會關(guān)系他人。另一個案例:小小是班里的一名很乖巧很安靜的小女孩,前不久媽媽又給她生了一個小弟弟。全家人都被這個新生命吸引了,自然會冷落了姐姐小小。有次小小的姥姥找到我們說想請我們幫忙教導一下小小,小小在家里跟媽媽大喊說我不喜歡弟弟,我討厭他,快讓他走。
其實小小會這樣做,是因為感覺弟弟搶了自己在家里的位置。原本抱著自己的媽媽現(xiàn)在不抱自己抱弟弟了,原本愛自己的姥姥現(xiàn)在總是偏袒著弟弟。
其實孩子的種種行為和個性都離不開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
1.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不恰當
有些家長認為讓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就是合格的家長,家他們重物質(zhì)卻卻忽視了孩子心理健康。不重視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及情感需要的滿足。
獨生子女現(xiàn)象,造成對孩子受到過多的溺愛。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不懂關(guān)心家人。
2.父母應(yīng)做好孩子的榜樣
有些家長特別"護短",在老師跟她溝通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時會反感老師,覺得老師不喜歡他的孩子。其實老師對孩子都是一樣的喜歡,跟家長溝通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好。如果家長不僅不接受老師的建議甚至反感老師,那么這種情緒勢必會影響到幼兒,這樣更不利于教師管理幼兒。有些家長又會"過激",他們希望孩子改掉壞毛病,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就會一通數(shù)落甚至責打。然而,家長的這種做法給孩子做了一個壞榜樣,在孩子身上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3.以成人的視角看問題
有些事情對孩子來講是好事或無所謂的事,而有些家長看待這些事的角度卻有問題,如:看到老師讓幼兒在幼兒園撿樹葉,家長認為這樣的話老師自己不參與,幼兒也就不用再做了。家長從成人的角度認為這樣是對孩子不公平,而幼兒則認為這是集體活動,很有趣,是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間的游戲活動。這樣,家長的觀點和孩子的感受就完全相反。反而讓孩子無所適從,或者是長大后就學會在人際交往中斤斤計較,偷懶?;?。
4.祖輩與保姆代養(yǎng)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很多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而無法全身心照顧孩子,這時必然就會請家里的老人,又或者是保姆幫助照看孩子,像這類情況就會出現(xiàn)以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祖輩和保姆的知識水平通常都比父母較低,他們的主要任務(wù)就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們給孩子心理成長上的幫助就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看祖輩和保姆為避免孩子受傷,總是限制孩子的活動,或嚇唬哈子有危險,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發(fā)展受到影響,比如:運動能力差、不敢嘗試新事物、膽小懦弱、夸大危險、依賴等。
那么如何來緩解各種家庭因素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影響呢?有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助部分正因家庭因素在影響我們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
(1)要不斷給孩子以積極的評價,并且要及時地表揚,為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給予孩子肯定的表揚,這樣堅持做下去才能使孩子恢復自信心,逐漸做的更好。
(2)要注意改變家長自己的形象,如果你不滿意孩子的某些特點,檢查一下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表現(xiàn),如有,要鼓勵孩子和自己一起來改正。
(3)要給孩子的進步留有余地,給孩子提出的要求應(yīng)該是孩子經(jīng)過努力能夠做到的,否則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4)作為家長要積極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盡可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與同事交往,對社會的態(tài)度盡可能從善意的角度來理解評價,這樣才能在內(nèi)心產(chǎn)生寬容的心態(tài),對自己孩子的評價才能是積極向上的。
(5)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參與家務(wù),充分發(fā)揮合作的功能,讓孩子在家中享有民主平等的地位,加強與孩子的交流。
(6)加強與幼稚園教師的聯(lián)系,及時與孩子同伴家長的交往,及時了解孩子的狀況。
以上幾點家長可以作為參考,希望孩子們在您的科學的引導下更加活潑、健康、快樂的渡過他們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