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宋國珍
在大名縣東南30公里三省交界處,坐落著一所地地道道的偏遠農(nóng)村中學——埝頭中學。每到周日的下午,在通往埝頭中學的路上,你總會看到一個匆匆趕往學校的身影,春來秋往一晃就是18年。他就是埝頭中學教師梁曉盛。1998年梁曉盛中專畢業(yè)便來到埝頭中學任教,他嚴肅的工作態(tài)度,優(yōu)良的工作作風,從教以來一直深受廣大師生的好評,并在教學工作上取得了累累碩果。
參加工作以來,梁曉盛基本上一直吃住在校,周日下午返校,周五傍晚回家。2012年學校綜合教學樓完工,他就在教學樓辦公室里搭了一張床,備課、吃住都在這里。2013年學校兩棟教師周轉宿舍樓投入使用,宿舍里有爐灶,冬天有暖氣,雖然離教學樓稍遠一些,但很安靜也很方便??闪簳允⑸岵坏煤⒆觽?,他覺得離他們近些才能更好地照顧他們,所以他就一直沒有搬到條件更好的周轉房,而是堅持住在教學樓上。農(nóng)村的冬天很冷,教室都是空調取暖,而他住的宿舍沒有空調,只有一個簡易“小太陽”取暖器,晚上只能用電褥子。但是,梁曉盛已經(jīng)很滿意了,因為“宿舍”就在教室旁邊,出門就能看到學生,有什么動靜在宿舍里就能聽到,這讓他感到很安全。時間長了,學生也習慣了梁老師的陪伴,除了學習上遇到問題外,一有緊急情況需要幫助,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找梁老師求助。有一次,九年級的一位女同學晚飯后在教室內突然暈倒,同學趕緊跑來求助。梁老師等人第一時間趕到,采取了簡單的急救措施,緊急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又通知到學生家長。由于救護及時,沒有出現(xiàn)大的問題。有老師在身邊,學生更加遵守紀律,違紀、打架等情況越來越少。而老師對學生隨時隨處關照卻越來越多了。
作為農(nóng)村學校,留守兒童是個繞不開的問題。每接一個新班,為了掌握班里每一位學生的情況,梁曉盛通過查閱學生檔案、跟學生交流,以及家訪等形式,對班里每個孩子都要進行全面的了解。他覺得家訪是溝通家長、了解學生、了解家庭、幫助解決困難的最好途徑。十幾年來,梁曉盛一直堅持家訪。鄉(xiāng)間小路,路遠且偏,夏天要么塵土飛揚,要么泥濘難行;冬天要么冰雪滿路,要么風沙滿天。學校覆蓋面積比較廣,跨好幾個鄉(xiāng),村與村不通公交車。梁曉盛去家訪開始是騎著一輛自行車,后來騎電動車,迷路的事時有發(fā)生。
一個冬天的早晨,班上一個女孩子發(fā)高燒。梁曉盛趕緊和學生家長聯(lián)系,可是孩子的爸爸外出打工,媽媽說沒時間來接。梁曉盛只好自己騎幾十里路把學生送回了家。進了學生家門才知道孩子的母親是繼母,對她很是冷淡。放下孩子,走出家門,梁曉盛心里卻一直不好受,不免對這個生病的孩子多了幾分牽掛。從那以后,他更加關注這名女生的生活和學習,希望能帶給她更多溫暖。等孩子的父親打工回家,梁曉盛又專門跑了一趟她家,和她父親進行了溝通,希望他能更加關心孩子,給孩子更多關愛。
梁曉盛說:“家訪對于班主任老師來說,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了解一下學生的家庭情況,也能夠讓家長意識到,老師很關注他們的子女,讓孩子感覺到,老師很關心他,希望他能夠健康成長。從而給他們信心,讓孩子們不因為特殊的家庭情況而感到自卑,而是看到希望,充滿勇氣?!?/p>
農(nóng)村的孩子家長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跟孩子一起讀書的機會幾乎為零。梁曉盛就利用每周二下午的班會時間,將一些好書分享給學生?!吨v給男孩子的故事》和《講給女孩子的故事》里面有關于誠信、勵志、責任等各個方面的故事。每當梁曉盛給孩子們讀完一個故事,他都會和學生共同分析討論故事里的人和事兒,共同感悟書中的人生道理。每個學期梁曉盛還會利用班里的多媒體向學生推薦他精選的電影,《靈犬萊西》《瘋狂原始人》《小鬼當家》《地球上的星星》《風雨哈佛路》《阿甘正傳》《放牛班的春天》等等。讓梁曉盛印象深刻的《風雨哈佛路》這部影片,當時在學生中間激起了強烈的共鳴,時過多日,在孩子們私下的交流中還常常會聽到影片中一些經(jīng)典的臺詞。梁曉盛認為,一個故事、一部電影可能暫時只會給少數(shù)幾個同學起到一點作用,但故事多了,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從某一個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力量的源泉,有了上進的動力。中考后,一名叫劉晶晶的學生順利升入大名一中,她在給梁老師的QQ留言中說:“謝謝老師的故事和電影,它們指引了我前進的道路,引領了我努力的方向。”
對于學生的管理,梁曉盛有自己的獨特方法,他給予學生更多的是關注,更多的是投入,用“愛”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
中等生往往是一個班中容易忽略的群體,他們有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他們既不像優(yōu)等生那樣產(chǎn)生優(yōu)越感,也不像后進生那樣自暴自棄。他們希望得到重視,但又害怕拋頭露面。對這類學生,梁曉盛抓住他們不同的心理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調動他們的內在積極因子,尊重、理解、信任他們。張佳榮同學,學習十分刻苦努力,但由于基礎稍差,成績不是太理想。梁曉盛跟班委會的成員商量,把張佳榮同學評為他們班的勤奮星,照片做成展板掛在教室外面,激勵著全班同學共同努力。今年中考,張佳榮考了469分,雖說不是太高,但相對于七年級入學時的成績,已經(jīng)進步很大了。對于優(yōu)等生,梁曉盛更是嚴格要求。梁曉盛說優(yōu)等生的缺點往往容易被忽視、掩蓋,被原諒、袒護。但小的缺點也會造成大的隱患,對這類學生,梁曉盛從不遷就他們,時時提醒他們“做學問得先做人”。要求他們心胸要寬廣,努力克服自身的弱點,揚起風帆乘勝前進。對于有特長的同學,梁曉盛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他們自由、大膽地發(fā)揮特長。學校演講賽,梁曉盛班參加的三名同學全部獲獎,范運亮同學更是代表埝頭中學參加了兩屆大名縣中學生演講賽,均獲得二等獎。而對于后進生,梁曉盛的辦法是讓他們體驗到溫暖和同學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2017年5月,正值學生奮力迎戰(zhàn)中考的時候,梁曉盛的父親突然病重,在邯鄲市中心醫(yī)院住院20多天,在重癥監(jiān)護室住了8天。一面是病重住院的父親,另一面是面臨人生重大考驗的學生,梁曉盛只能在醫(yī)院和學校之間兩頭跑,請一天假就利用早晚自習的時間給學生們補過來。提前給他們安排好學習任務。孩子們看到梁老師日慚憔悴的面容,就說:“老師你就安心照顧老人吧,我們先自學,我們能行的?!钡橇簳允⒃跄苌岬脕G下正處在緊要關頭的孩子們,只有自己加倍辛苦。照顧父親期間并沒有使學生的學習受到一絲的影響。
梁曉盛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帶兩個畢業(yè)班的語文課,剛開始經(jīng)驗不足,而且學生的基礎差,教學很吃力,但梁曉盛虛心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學習請教,刻苦鉆研,提高能力。他堅持參加每一輪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并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學習新的教育理論,不斷更新觀念,拓寬視野,做到學習中成長,實踐中提高能力。2001年梁曉盛開始擔任班主任工作,2007年5月份,梁曉盛所帶的第二屆學生82班,正值畢業(yè)班迎戰(zhàn)中考的緊要關頭,梁曉盛一直咳嗽不止,在縣醫(yī)院查出患有風濕性心臟病。5月底梁曉盛在北京市安貞醫(yī)院做了心臟微創(chuàng)手術。6月初返回學校的時候,正值中考前,學生卻遲遲不照畢業(yè)照片,他們說要一直等到梁老師回來一起照,哪怕等到中考以后再照也可以。當梁曉盛看到孩子們關心的眼神,他的眼睛濕潤了。那一年,梁曉盛超額完成了學校的升學任務。2007年以后,由于身體原因梁曉盛暫時不再擔任班主任,2013年學校師資緊張,他又重新?lián)瘟税嘀魅喂ぷ?,教兩個班的語文課。無論在任何崗位,梁曉盛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
18年彈指一揮間,梁曉盛在教育教學中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但他用自己的堅守與執(zhí)著,書寫著鄉(xiāng)村教師平凡中的偉大,吐露著教育的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