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云流水般的語言風(fēng)格。
比如在1956年2月29日的信中,傅雷先生提到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先以演奏莫扎特的曲子為例,然后層層深入,表達了自己對藝術(shù)與愛的理解,探討了藝術(shù)與做人的關(guān)系。在家書中,傅雷先生秉承了他一貫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用詞極為講究,即使鑲嵌在文中的極個別的外文單詞,也是他用心推敲選用的。
2.侃侃而談中的哲理韻味。
傅雷先生作為一個父親,在兒子的生活中既擔(dān)當著親人、朋友的角色,又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這更多地體現(xiàn)在他的家書里的侃侃而談與諄諄告誡上。為了強化哲理性,他運用了一些比喻修辭,如“我的園丁工作已經(jīng)做了一大半,還有一大半要你自己來做的了。爸爸已經(jīng)進入人生的秋季,許多地方都要逐漸落在你們年輕人的后面”。另外,他還適當?shù)匾玫涔?。這些不僅在傅聰?shù)某砷L過程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也讓千千萬萬的讀者受益匪淺。
片段欣賞
思子心切
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墒菦]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讀后漣漪
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傅雷先生的思子心切。對于遠行的兒子,傅雷先生希望他到更廣闊的天地去發(fā)展,但又不忍他遠離身邊。作為孩子,我們應(yīng)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到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地生活,就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yǎng)育之恩。
中肯評價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tonecolour(音色)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夸獎你幾句才好?;叵?951年4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yǎng),將來一定能攀登峰頂。
◆讀后漣漪
這是傅雷先生聽過兒子傅聰?shù)难葑噤浺艉?,對兒子所做的講評,包括了傅雷先生對兒子演奏錄音的精細分析,以及客觀的贊賞,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對兒子的希望。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傅雷先生對孩子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shù)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這出自他對孩子更為深沉的愛。
諄諄囑咐
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wù)而妨礙正常學(xué)習(xí)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lǐng)導(dǎo)婉轉(zhuǎn)而有力地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后,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
◆讀后漣漪
兒子要面對千變?nèi)f化的社會,作為父母,怎能放心得下?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經(jīng)驗,提醒兒子少走冤枉路,多取捷徑,希望他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想法。青春期的我們,應(yīng)該克制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誨,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以后的生活更加輕松,快樂。
讀書有感
兒行千里父母憂
◎楊麗紅
兒行千里父母憂,憂到何時是盡頭?天下眾多父母給出的答案應(yīng)該是:這份擔(dān)憂無盡頭。
子女遠行,猶如一個風(fēng)箏,隨風(fēng)飄搖,漸行漸遠,終于消失在父母的視線外。盡管父母手中捏著一根思念的線,可是線那頭的風(fēng)箏已經(jīng)飄搖在九霄云外了。這一別,可能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一生都難得再見一面。父母望眼欲穿,卻又能如何呢?
每每讀《傅雷家書》,每每品析這份愛子情深,我不由得感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不管他是普通百姓,還是著名翻譯家;不論他的孩子馳名中外,還是露宿街頭。這份濃濃的愛,真的如同一杯醇酒,時間越久,味道越香醇。
傅雷夫婦也會哭泣,為著兒子的遠行,為著兒子的身影消失在他們的視線外而淚如雨下。他們像極了普通的父母,臨別前依依不舍,一轉(zhuǎn)身已是淚滿衣襟。他們會為兒子難得的短期歸國開心很久,并加倍珍惜這難得的親人團聚之幸福。
傅雷夫婦也會索要,索要孩子定期的回信,索要孩子定期回復(fù)的信件再詳細一點,篇幅再長一點,好讓父母通過這唯一的聯(lián)系方式感知兒子的成長再多一點。當然,最讓他們不好意思的是索要金錢上的資助。因為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傅雷先生的翻譯稿酬被大打折扣,他又被重病纏身,工作又不能夠順利進行。實在窘迫的傅雷夫婦開口希望兒子傅聰能夠給予一定的幫助,好讓他們度過這段最艱難的歲月。可是,他們又反反復(fù)復(fù)地強調(diào):如果你也困難,那就算了。天下的父母啊,對孩子的付出,拿出性命都無怨無悔;請求孩子一點點的幫助,就覺得是天大的罪過了。
傅雷夫婦很關(guān)心兒子的事業(yè)。兒子向老師的請教,他與身邊人的人情往來,他的專業(yè)成長的土壤,他身邊的事業(yè)伙伴怎么樣,他舉辦音樂會的場次不要太多,要給自己足夠的休息時間和充電時間,掙的錢要有計劃地花銷,不要隨意揮霍,甚至包括他彈奏鋼琴時身體的細微擺動,等等,事無巨細,都在信件中一一叮囑,唯恐有所遺漏,影響了孩子成為更優(yōu)秀的藝術(shù)家。
傅雷夫婦很關(guān)心兒子的終身大事——婚姻問題。他們希望兒子能有一個相濡以沫的妻子,希望兒子能夠幫助他的妻子不斷學(xué)習(xí),兩個人共同向前發(fā)展,才有更長久的情感。他們希望兒子珍惜難得的優(yōu)秀的女子,包括她的家庭,都要尊重和珍惜,讓生活成為他事業(yè)的有力支撐,他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高一些。他們還親自寫信給這位外籍的兒媳婦,從兒子的飲食到他的事業(yè),到家庭理財,到幫助兒子克服一些困難,改正一些缺點,他們都一一向兒媳婦談起。并且,祝愿他們的愛情長久、幸福、美滿。
傅雷夫婦作為爺爺奶奶,他們對那個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小孫子愛得很深沉!奶奶給小孫子織毛衣,做衣服,一針一線里都融進了濃濃的關(guān)愛,這份關(guān)愛隨著國際郵遞,傳達到千萬里之外的大洋彼岸??粗O子的照片,他們會愛不釋手;看信件中說小孫子的成長,他們會喜上眉梢;思念一天天長大的小孫子,卻不能夠抱在懷里表達一下親昵之情,他們也會黯然神傷。
想想看,在這本家書里,傅雷夫婦真的就像人世間千千萬萬普通的父母一樣,關(guān)心子女的飲食、起居、交往、學(xué)習(xí)、愛情、事業(yè)……他們會嘮嘮叨叨,也會反復(fù)叮囑,甚至?xí)磕c掛肚。在他們的心里,兒子是永遠的牽掛,即使他的事業(yè)已經(jīng)非常成功,他已經(jīng)在國際上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演奏使很多人如癡如醉……
兒行千里,夢想在更遠處;父母擔(dān)憂,永遠在原地守候。
一遍遍地讀《傅雷家書》,一遍遍地引發(fā)內(nèi)心的共鳴。
將來,我也會像傅雷夫婦一樣,不論孩子走得多遠,牽掛的線永遠纏繞我心,只希望孩子能夠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