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新社10日報道,德國造船和海洋技術(shù)協(xié)會周三公布的年度報告稱,德國造船廠2017年獲得的訂單顯著下降。中國競爭者已經(jīng)在核心市場奪走了德國及歐洲造船廠的份額。
報告稱, 2017年,歐洲造船廠獲得全球造船訂單的35%,但總價值比前一年少50%。德國去年獲得的新訂單價值從前一年的78億歐元下降至23億歐元,創(chuàng)歷史新低。交付的船舶數(shù)量也急劇下降,去年只有22艘郵輪等大型船只,而10年前還是100多艘。
報告認為,德國和歐洲造船廠訂單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競爭對手獲得更多訂單。與歐洲相比,中國造船廠具有價格及速度等方面的優(yōu)勢。甚至許多歐洲客戶也選擇中國造船廠。在集裝箱貨輪等傳統(tǒng)強項以外,中國人還大踏步涉足歐洲人擅長的豪華私人游艇和度假郵輪。▲
(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