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華,楊玉波,董靈迪,焦永剛,石琳琪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河北 石家莊 050051)
芹菜(Apium graveolens)為傘形科2 a生草本植物,又名香芹、藥芹等,兼具食用和藥用價值[1]。芹菜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莖葉等營養(yǎng)組織中還含有揮發(fā)油、芹菜甙和佛手甙內脂等藥用成分,具有降血壓、調血脂、抗氧化、抗腫瘤、抗菌等藥理功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2]。芹菜屬耐鹽蔬菜,可有效解決土壤鹽漬化問題[3],因此,種植芹菜對解決設施栽培土壤連作障礙中土壤鹽漬化問題有一定的幫助。
不合理施肥會使設施蔬菜栽培出現連作障礙,從而導致蔬菜生長發(fā)育受阻、產量品質降低等[4]。測土配方施肥是一種低投入、高產出并能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施肥模式,能夠根據土壤自身肥力狀況和作物對養(yǎng)分的需求規(guī)律,經濟、合理地使用肥料[5],對于節(jié)約肥料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6]。配方肥在生產上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7]。施用適宜配方的肥料,不僅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還可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8]。前人研究表明,無土栽培條件下,合理的氮磷鉀比例和用量,可明顯提高黃瓜產量與品質[9];適合的氮鉀配比,可以提高有機基質栽培番茄的產量,并改善番茄品質[10]。目前,對基質栽培芹菜科學施肥的研究較少。研究不同施肥處理對基質栽培芹菜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篩選最佳的施肥處理,以提高芹菜產量、改善芹菜品質,可為高產優(yōu)質芹菜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芹菜品種為文圖拉,種子由北京市特種蔬菜種苗公司提供。
尿素為金石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產品。配方肥主要成分為水溶性N和K,由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資源環(huán)境研究所提供。
1.2.1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6年在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農業(yè)高新技術試驗園區(qū)溫室內進行。7月5日播種育苗,8月30日定植在寬70cm、長17m、深30~35cm的栽培槽中,栽培槽中填滿栽培基質(廢菇料與蛭石按體積比1∶1配制而成)。采用對比試驗設計,設常規(guī)肥(尿素,CK)和配方肥2個處理。每處理設9次重復,1個栽培槽為1次重復,每個重復雙行定植,每行60株。常規(guī)肥處理施N量為225 kg/hm2;配方肥處理施N量為150kg/hm2、施K量為30 kg/hm2。2個處理分別于9月30日和11月4日按照上述施肥量進行2次施肥處理。
1.2.2 測定項目與方法 分別于芹菜生長中期(11月10日)和生長后期(11月24日)取樣,測定生物學指標和產量;于生長后期取樣,測定芹菜的品質指標。每處理均隨機選取6株,3次重復。
1.2.2.1 生長量。用卷尺測量株高,用游標卡尺測量莖粗,統(tǒng)計葉片數,用天平稱量整株鮮重和地上鮮重,用排水法測定根體積。按照75 000株/hm2計,根據整株鮮重折算產量(整株鮮重×75 000)。
1.2.2.2 葉綠素含量。用SPAD-502型葉綠素儀,測定第2片葉的葉綠素含量。
1.2.2.3 品質。取芹菜整株,用粉碎機打碎混勻后,采用比色法[11]測定硝酸鹽含量,采用手持式折光儀[12]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測定Vc含量[11],采用蒽酮比色法[13]測定可溶性糖含量。
1.2.3 數據處理 利用DPS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采用鄧肯式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芹菜生長中期,配方肥處理除株高和地上鮮重>CK、葉片數與CK相當外,其他指標均<CK,但所有指標與CK差異均不顯著(表1)。常規(guī)肥處理的產量較配方肥處理高3.3%,說明常規(guī)肥在芹菜生長中期增產作用略高。
表1 不同施肥處理對芹菜生長和產量的影響Table 1 The effects of formula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celery
芹菜生長后期,配方肥處理除根體積較CK減少了8.0%但差異不顯著外,其他指標均>CK,其中,株高和葉綠素含量與CK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地上鮮重和整株鮮重分別較CK提高了10.5%和12.2%,產量較CK提高了12.2%。說明配方肥有利于芹菜生長后期可食用部分的生長和產量的提高。
將同一施肥處理下芹菜生長后期與生長中期的各項指標值進行比較,結果(表2)顯示,配方肥處理的芹菜莖粗、葉片數量、整株鮮重、地上鮮重和根體積的增幅均超過常規(guī)肥處理的相應指標增幅,最終,產量增幅較常規(guī)肥處理高17.9個百分點。說明配方肥在芹菜生長后期發(fā)揮的作用較常規(guī)肥大。
表2 不同施肥處理下芹菜生長后期較生長中期的生長及產量增長幅度 (%)Table 2 The increasing rate of growth and yield of celery between the middle growth stage and the later growth stage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
與CK相比,配方肥處理的芹菜硝酸鹽含量降低了9.8%,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別提高了8.3%和2.7%,Vc含量變化不大(表3)。說明配方肥對改善芹菜品質有一定的作用。
表3 不同施肥處理對芹菜品質的影響Table 3 The effect of formula fertilizer on the quality of celery
在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施肥方法中,農民為滿足高產要求,投入了較多化肥,其中氮、磷過量問題較為普遍[14],既增加了生產成本,又影響了生產效益。同時,還使較多的養(yǎng)分流失或堆積在土壤里,造成土壤鹽漬化等問題,加劇了環(huán)境壓力[15,16]。近年來,通過測土配方施肥試驗,在多種糧食和經濟作物上開展了配方肥的研發(fā)和應用研究[17,18]。以常規(guī)肥為對照,研究了配方肥對芹菜不同生長期的形態(tài)指標,以及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在芹菜生長中期,常規(guī)肥對提高產量作用略大,芹菜產量較配方肥處理高3.3%;而在芹菜生長后期,配方肥的增產效果較好,根體積雖然較常規(guī)肥處理減少8.0%,但地上鮮重和整株鮮重分別提高了10.5%和12.2%,最終,產量提高了12.2%。從芹菜生長后期較生長中期各指標的增幅看,配方肥在芹菜后期生長中發(fā)揮的作用較常規(guī)肥大,該處理的莖粗、葉片數、地上鮮重、整株鮮重和根體積的增長幅度均高于常規(guī)肥處理,最終,總產量為69 000.0 kg/hm2,較生長中期增長了30.0%;而常規(guī)肥處理的最終產量為61 500.0 kg/hm2,較生長中期增長了12.1%。配方肥較常規(guī)肥處理的芹菜品質也有所改善,硝酸鹽含量降低了9.8%,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別提高了8.3%和2.7%。綜上所述,配方肥對提高芹菜產量、改善芹菜品質具有明顯作用。
參考文獻:
[1]程麗英,楊聯芝,劉夏峰.脫水芹菜葉加工工藝研究[J].農產品加工,2011,(12):47-49.
[2]賈曉玲.芹菜葉發(fā)育的分子機制及其結構的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2015.
[3]孫光聞,陳日遠,劉厚誠.設施蔬菜連作障礙原因及防治措施 [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5,21(2):184-188.
[4]郭文忠,劉聲鋒,李丁仁,趙順山.設施蔬菜土壤次生鹽漬化發(fā)生機理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土壤,2004,36(1):25-29.
[5]劉茂國.不同配方肥對水稻生育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北方水稻,2009,(3):49-50.
[6]成少華,潘士春,遲金和.不同配方肥對水稻津稻001產量的影響[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5,56(7):971-972.
[7]董國靖,鄭 義,黃雅領.不同配方的配方肥對夏玉米產量的影響[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4,(7):62-64.
[8]秦 龍,邱金美,呂宏飛.不同肥料配方對水稻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J].耕作與栽培,2010,(1):25-40.
[9]李冬梅,魏 珉,張海森,孔祥波,王秀峰.氮磷鉀不同用量及配比對日光溫室黃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5,21(7):262-265.
[10]高新昊,張志斌,郭世榮.氮鉀化肥配合追施對日光溫室番茄越冬長季節(jié)栽培產量與品質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5,11(3):375-378.
[11]李合生,孫 群,趙世杰.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與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GB 12295—90,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折射儀法[S].
[13]任健敏.分析化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4.
[14]王殿剛.大棚瓜菜生產如何做到科學施肥[J].中國瓜菜,2008,(1):52-53.
[15]陳建生,唐拴虎,徐培智.冬瓜施用不同緩釋(控釋)肥料的產量和質量效應[J].中國農學通報,2007,23(7):358-361.
[16]黃國勤,王興祥,錢海燕.施用化肥對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及對策[J].生態(tài)環(huán)境,2004,13(4):656-660.
[17]王少先,彭克勤,蕭浪濤.水稻專用配方肥增效劑的應用及其作用機理研究[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3,9(3):294-298.
[18]姚艷萍,楊海鷹,李 華.黑皮冬瓜氮、磷、鉀配合效應研究初報[J].上海農業(yè)科技,2004,(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