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珍
摘 要:美育是培養(yǎng)人們正確審美觀、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通過培養(yǎng)人們認識美、欣賞美、感受美、體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而使人們具有美的理想、情操、素養(yǎng)。將美學理論用于教育實踐,使人們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塑造心靈,從而造就完美人格之科學。伴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進,人類對美育的探索尤為細致及深刻。
關鍵詞:英語;審美;欣賞
美育不可或缺,它是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地教書育人便是夢想與職責所在,在教學中廣泛地開展美育尤為重要,不但能提升學生審美素養(yǎng),更能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氣質(zhì)、情感、胸襟,從而激勵學生的精神,使其心靈得到溫潤與凈化。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開展美育教育,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和大家探討。
一、課前多方感知美
在每節(jié)課課前,我以一首Lemon tree或充滿正能量的英文歌曲為開端,讓學生跟唱,進入英語的殿堂。然后安排同學以小組的形式用英語為大家就本模塊相關話題做展示,內(nèi)容可以是情景劇,對話,名言警句,用伴奏來讀英文詩歌,演講,英文歌曲等多種形式,鍛煉學生的膽識及語用技能,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展現(xiàn),營造美的環(huán)境,讓學生充分感知。讓學生展示名言警句,家鄉(xiāng)與國家話題中,讓學生做自己家鄉(xiāng)和其他城市的對比,并闡述理由。利用圖片和視頻讓學生體悟了家鄉(xiāng)的美及英語的美。在學習童話故事愛麗絲夢游仙境時,學生展示了童話劇,營造了愉悅的氛圍,學生在這些美的盛宴中回味無窮。
二、導入營造氛圍美,激發(fā)學生對美的向往
學生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敞開內(nèi)心之門。教師的開場語要有豐富的蘊意,新鮮與獨特,如雨露春風,叩擊學生探究新知的心靈的大門,喚起學生蘊藏心底已久的對美的向往和追求。在愛麗絲夢游仙境中,我們欣賞了不同英文電影集錦,并以此部電影預告片開頭,充分體現(xiàn)了視覺美,讓學生體會文化美,并模仿語音語調(diào),極大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在介紹劍橋、倫敦和英格蘭一課中,抓住初中生年齡的特點與認知水平,采用情景導入法,我開課問候?qū)W生之后,告訴學生今天他們將是游客,老師即是他們的導游,而學生的課本就是他們的導游手冊。今天將帶領游客們參觀英格蘭的幾個城市。引出書中第一部分英格蘭地圖,繼而練習描述其地理位置。播放圖片和視頻,一同參觀劍橋、倫敦和英格蘭。情景的假設將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活躍課堂氣氛。圖片和視頻的鮮明對比,學生對英格蘭有了粗略的認識。
三、導讀體現(xiàn)美育的直覺性,在交流中體現(xiàn)語言美
英語課文的語言各種美,只有通過朗讀才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教師要指導學生有表情、更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豐富知識,熏陶思想,拓寬視野,陶冶情操。教師要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生從而形成立體思維,產(chǎn)生愉快的體驗的滿足。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可以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概念,把握中心大意。在本課中,我運用“點讀筆”來讓學生充分模仿語音語調(diào),體悟課文的詞匯美、邏輯美和發(fā)音的美。期間文章中有重要的句子理解,讓學生體悟引申的含義,從而進行美育的教育。根據(jù)句子提示學生,運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動形象,學生根據(jù)觀察體會出數(shù)字的美。讓學生體會到要學習中國文化,將其發(fā)揚光大,體悟到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及其韻味美。
四、入境突出美育的美
教學要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通過親身的對情感的體驗,努力做到由大意到細節(jié)的過渡理解,由表及里,由概括到拓展,讓學生產(chǎn)生審美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情景的假設將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活躍課堂氣氛。本課中開課問候?qū)W生之后,告訴學生今天他們將是游客,老師即是他們的導游,而學生的課本就是他們的導游手冊。今天將帶領游客們參觀英格蘭的幾個城市。引出書中第一部分英格蘭地圖,繼而練習描述其地理位置。播放圖片和視頻,一同參觀劍橋、倫敦和英格蘭。
圖片和視頻的鮮明對比,學生對英格蘭有了粗略的認識。第二遍朗讀課文,獲取文章段落大意,完成語義結(jié)構圖。通過分析段意,了解本文邏輯順序。整篇文章關于介紹英格蘭的三個步驟就完全體現(xiàn)出來,從小到大、從局部到整體(先介紹劍橋,再介紹倫敦,最后在介紹整個英格蘭)。讓學生在視頻及圖片中感受美,欣賞美,甚至追求美。讓學生在課堂中體悟每一刻的文化和德育滲透,利用多媒體先進技術,播放視頻音頻圖片等來感受不同文化的美,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五、在語言輸出的創(chuàng)作和評價中突出共性美及個性美
介紹劍橋、倫敦及英格蘭一課中學生自己為導游,向他們自己的游客介紹劍橋倫敦和英格蘭時,學生運用已知的他們的文化的美及景色的美來展現(xiàn)他們語言的美,學生介紹自己家鄉(xiāng)大連時從新發(fā)出自然美、和諧美。在評價階段我采用學生自評,生生互評與師評相結(jié)合的方法,讓學生在評價中亦能感受體驗美。
六、首尾呼應結(jié)尾,喚起學生對美的回味
有啟發(fā)性及引導性,要讓學生有余地去思考。在欣賞藝術的過程中,自覺追求節(jié)奏效果,使學生感受到明顯的節(jié)奏。讓學生去體悟、去品味,用心靈的自由構建一個美的天地。對學生進行情感升華,由旅行這一話題,引導學生對文化的熱愛,對和平的熱愛,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最后詢問學生和我一起旅行怎么樣?期待下次旅行。讓學生對下次抱有期待。
七、利用網(wǎng)絡經(jīng)典軟件與素材,強調(diào)行為美,體悟語言美
課后,鼓勵學生看英文電影,聽英文歌曲等,陶冶學生的情操,引導學生對美的感悟與欣賞。本人自己使用的“英語趣配音”軟件,是以電影片段、歌曲、動畫、電視劇等各種形式的英語素材,自己配音,并鼓勵學生利用英語學習軟件,更有利于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能力。還可以和學生一起學習使用 “翼課網(wǎng)”,學生的熱情進一步高漲,學生真正做到了快樂地學習英語,讓學生體驗到了正能量的網(wǎng)絡及英語的無限魅力。
羅丹說:“我們的眼睛從來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應積極學習美學知識,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在教學中去滲透培養(yǎng)學生審美的信息,并使之與教學相融合,有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使學生在美的藝術殿堂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