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全芳 王捷虹
原發(fā)性肝癌是國際上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1]。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全球各地區(qū)原發(fā)性肝癌的發(fā)病率不同,但我國是原發(fā)性肝癌的高發(fā)地區(qū),發(fā)病率約為30/10萬,男性肝癌的發(fā)病率高于女性;并且我國每年有近14萬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病例的50%~65%,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2-3]。目前對原發(fā)性肝癌的治療有手術切除術和非手術治療如放療、化療、保守治療等。手術切除術主要針對早中期未發(fā)生轉(zhuǎn)移肝癌,而對于中后晚期肝癌患者主要采用肝癌經(jīng)動脈化療栓塞術,因其近期療效顯著被廣泛應用,但肝癌經(jīng)動脈化療栓塞術的副作用較大,患者常常在術后出現(xiàn)發(fā)熱、嘔吐、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4-5]。因此,本研究以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陜西省寧強縣中醫(yī)院行肝癌經(jīng)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的78例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中醫(yī)湯藥對肝癌患者術后肝功能的影響及AFP-L3表達的變化。
納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陜西省寧強縣中醫(yī)院行肝癌經(jīng)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的78例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術前均行CT掃描、造影技術影像學診斷,所有患者均符合原發(fā)性肝癌診斷標準[6]。將78例肝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9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術后不良反應等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獲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兩組均行肝癌經(jīng)動脈化療栓塞術:局部麻醉,下股動脈穿刺,置入導管,灌注5-氟尿嘧啶1 mg,表阿霉素40 mg,碘化油(Lipiodol)10 mg。栓塞肝動脈,封管固定后用生理鹽水沖洗,拔管。持續(xù)治療5 d,每月1次,3個月為一個周期。
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guī)治療:肝泰樂 (國藥準字:H11020656)0.2 g/次,3次/d;復方甘草酸苷片 (國藥準字:J20130077)75mg/次,3次/d。持續(xù)治療3個月。針對不同不良反應,鹽酸甲氧氯普胺靜脈注射20 mg止吐;散利痛250 mg/次,3次/d止痛。
中藥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中醫(yī)湯藥:垂盆草20 g,五味子 5 g,虎杖 10 g,土茯苓 15 g,地骨皮 15 g,白術15 g,茯苓 10 g,黃芪 20 g,丹參 18 g,赤芍 10 g,木香 5 g,砂仁10 g;水煎服,每天1劑,15 d為一個療程,1療程/月,持續(xù)3個月。
觀察治療療效,治愈:治療后嘔吐,發(fā)熱,肝區(qū)疼痛等不良反應消失,肝功能指標ALT<40 U/L;有效:治療后嘔吐,發(fā)熱,肝區(qū)疼痛等不良反應消失,肝功能指標ALT=40~60 U/L;無效:治療后嘔吐,發(fā)熱,肝區(qū)疼痛等不良反應未消失,肝功能指標ALT>60 U/L。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1個月肝功能指標 (ALT、AST、ALB、TB)及AFP-L3表達情況。
本研究使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中藥組總有效率為92.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36%(P<0.01),見表 2。
表2 兩組療效對比 [n(%)]
兩組治療前肝功能指標ALT、AST、ALB、TB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ALT、AST、TB均明顯下降,且中藥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治療后ALB明顯上升,且中藥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治療后AFP-L3的表達水平均明顯下降(P<0.01),且中藥組治療后AFP-L3表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 < 0.01),見表 4。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的變化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的變化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
表4 兩組治療前后AFP-L3表達變化
表4 兩組治療前后AFP-L3表達變化
?
我國原發(fā)性肝癌具有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等特點,導致大多數(shù)肝癌患者在肝癌中晚期才被診斷出,手術切除率低,治愈率低[7-8]。因此對于肝癌中晚期患者治療的首選方案為肝動脈化療栓塞術,通過導管將化療藥物及栓塞輸送到病灶,阻止腫瘤生長。研究表明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能夠有效阻止腫瘤生長,縮小病灶,延長患者壽命[9-11]。但是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引起的術后不良反應,是影響患者恢復的主要因素。所以本研究從中醫(yī)治療的角度出發(fā),緩解消除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術后不良反應。中醫(yī)認為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引起的術后不良反應,主要是藥物攻伐,致脾胃失調(diào),熱毒內(nèi)蘊的緣故[12-13]。垂盆草利溫退黃,清熱解毒;五味子,健脾益氣,寧心安神,虎杖清熱解毒;木香,行氣止痛,健脾清肺。以上諸藥共用可清熱解毒,益氣健脾,清肺降火,和胃降逆,有利于減緩化療后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中藥組總有效率為92.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36%(P<0.01)。兩組治療前肝功能指標ALT、AST、ALB、TB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兩組 ALT、AST、TB 明顯下降,且中藥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兩組ALB明顯上升,且中藥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醫(yī)湯藥治療的療效顯著,同時也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錢朱萍等[14]采用健脾解毒湯中含有黃芪、白術、茯苓、苦參、黨參、陳皮等中藥材治療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引起的術后不良反應療效顯著,還發(fā)現(xiàn)中醫(yī)治療可緩解化療對患者肝功能的損傷。
AFP是肝癌的特異標志物,在肝癌患者中AFP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研究表明AFP-L3是AFP中對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較為敏感的一種。在本研究中,與治療前相比,中藥組和對照組治療后AFP-L3的表達水平明顯下降 (P<0.01),且中藥組治療后AFP-L3表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1)。提示中醫(yī)湯藥可加強化療效果改善患者病情。
總之,中醫(yī)湯藥可有效改善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引起的不良反應,緩解化療對患者肝功能的損傷,加強化療效果。
[1]江勇,錢葉本.CCN1與肝癌的研究進展[J].肝膽外科雜志,2017,25(3):239-240.
[2]Lepage C,Capocaccia R,Hackl M,et al.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gallbladder and extrahepatic biliary tract cancer and pancreatic cancer in Europe 1999-2007:Results of EUROCARE-5[J].Eur J Cancer,2015,51(15):2169-2178.
[3]倪雅瓊.3602例原發(fā)性肝癌資料臨床流行病學特征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2.
[4]夏冬東,王恩鑫,王文軍,等.早期AFP應答對經(jīng)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中期肝細胞癌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7,33(6):1120-1125.
[5]胡遼遼,陳葳.血清HIF-1α和TGF-β_1水平檢測在原發(fā)性肝癌經(jīng)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術后的臨床應用 [J].醫(yī)療裝備,2016,29(17):67-67.
[6]顧瞻,劉龍,翟笑楓,等.原發(fā)性肝癌血瘀證的量化診斷標準研究[A].第二十四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 [C],2015.
[7]THE LIVER CANCER STUDY GROUP of JAPAN.Primary liver cancer in Japan.Sixth report[J].Cancer,2015,60(6):1400-1411.
[8]Cong W M,Bu H,Chen J,et al.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2015 updat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6,22(42):9279-9287.
[9]陳秋英,馬榮芬,時秀菊,等.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對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異質(zhì)體和肝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7,39(13):1948-1951.
[10]楊婉婷,侯恩存.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經(jīng)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原發(fā)性肝癌效果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19):110-113.
[11]Yuan G,Zeng CL,Zhu DD,et al.Influences of RFA combined with TACE on the HIF-1 and EGR level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7,21(8):1738-1745.
[12]許軍,施長杲,秦漢林,等.益氣養(yǎng)陰解毒方對晚期肝癌介入治療減毒增效作用的臨床研究[J].安徽醫(yī)藥,2017,21(3):541-545.
[13]唐婷婷,陳小會,周暉,等.小柴胡湯聯(lián)合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觀察[A].中國中藥雜志2015/專集:基層醫(yī)療機構從業(yè)人員科技論文寫作培訓會議論文集[C],2016.
[14]錢朱萍.健脾解毒方對肝癌術后肝功能損害的防治作用研究[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6,37(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