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薈 趙利順
摘 要:高職院校信息化教育建設中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阻礙院校信息化教育的健康發(fā)展。本文針對目前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思路和措施。關鍵詞:高職;信息化;建設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學校要進行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建設,引進國際優(yōu)質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開發(fā)網絡學習課程﹑數(shù)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1]?!痹谶@個綱領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高職院校教育的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高職院校亟需進行教育方式的轉型,轉變教育教學模式,在教育教學中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改革,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出較高專業(yè)技能和綜合技能的高職專業(yè)人才。近幾年,眾多高職院校積極相應國家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要求,投入大量資金,搭建配套設施齊全的信息化教育平臺,對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但是,在高職院校信息化教育建設期間,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正視這些問題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促進高職院校信息化教育建設朝著理想的方向持續(xù)快速健康的發(fā)展。一、存在的問題1.高職院校教師自身思想觀念未能與時俱進,信息化能力有待提升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高等院校。這就對高職院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教師需具有雙師素質,具備較高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水平,尤其要具有較高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實施能力和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實踐能力[2]。但仍有部分高職教師未能正確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未能很好的利用到高職院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各類信息化資源和設施,對參加院級﹑省級及國家級各類信息化教學設計大賽﹑信息化課堂教學大賽﹑微課比賽和培訓等均積極主動性不高,未能將信息化教育教學觀念在課堂上及時的普及給學生,也未能很好的將信息化教育建設和信息化教育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2.信息化資源投入,軟硬件投入比例不協(xié)調各高職院校積極響應國家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要求,投入大量資金創(chuàng)建校園網﹑搭建配套齊全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資源庫﹑大力建設仿真機房等信息化教育教學設施。但相反的是,在軟件投入方面則比硬件投入要遜色的多,在教育教學管理軟件﹑教學應用軟件﹑教育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及教師信息化素質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未能得到重視,軟硬件投入比例不協(xié)調,很多軟件開發(fā)公司制作的軟件均未能與相應院校實現(xiàn)有機的改進和結合,軟件開發(fā)后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后續(xù)維護和管理,未能真正的應用于高職院校。使的部分高職院校雖然信息化建設的投資費用高,但所回饋的效果要遠低于預期[3]。3.信息化資源豐富,教學效果不明顯各高職院校在信息化教育建設過程中建設了大量網絡資源,包括教學資源庫﹑網絡課程資源庫﹑網絡多媒體課件﹑教案﹑媒體素材庫﹑試題庫和數(shù)字圖書館等,信息化資源豐富。為了積極響應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新要求和新挑戰(zhàn),高職院校教師們積極進行教育方式的轉型,轉變教育教學模式,在教育教學中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改革,使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但高職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多媒體課件質量參差不齊﹑教學手段使用隨意性﹑片面依賴信息化教學資源等相關問題,使得教學質量不甚理想。二、解決的措施1.加強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水平在當今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要加強培養(yǎng)高職教師的信息化意識和素養(yǎng),高職教師要能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信息化教學模式中取長補短,轉變以往的傳統(tǒng)觀念,更多的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部分高職教師計算機和網絡知識相對匱乏的情況下,可以針對該部分教師進行網絡技術培訓,提高高職教師的信息化素養(yǎng)。另外,針對高職教師信息化的需求,要鼓勵教師們多走出去參加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系統(tǒng)性培訓,多參加信息化教學大賽,給教師提供學習和深化的平臺,實現(xiàn)教師的自我提高和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高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使教師們能迅速的適應信息化時代的高職課堂教學。2.營照硬軟件并重的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高職院校應加強對本院教學信息化的軟硬件建設,在一定資金創(chuàng)建相應硬件教育教學設施基礎上,應加強重視對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的軟件建設工作。在教育教學管理軟件﹑教學應用軟件﹑教育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等方面,高職院校應積極和軟件開發(fā)公司共同協(xié)作,針對院校實際情況,不斷對信息化軟件設施進行改進整合,并加強軟件設施的后續(xù)保障維護和管理服務,為教師信息化教學提供教學保障,以確保信息化教學能得以順利實施。3.建立合理的信息化獎懲政策 高職院校針對教師信息化教學活動的開展應適當建立合理的信息化獎懲政策,積極推薦優(yōu)秀教師參加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和信息化教學大賽,并給予適當獎勵;在全院范圍內實行信息化教學改革工作,并給予參與教師適當課時獎勵;在教師職稱評定時也給予積極參加信息化教學改革優(yōu)秀教師相應政策傾向性支持。激發(fā)高職教師參與信息化教學的熱情,在全院范圍內營照信息化教學的良好氛圍。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能提高教學質量,更有利于培養(yǎng)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參考文獻:[1]何瑞梅.高職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學生職業(yè)能力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6):44-45.[2]許紅葉.地方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3,3:107-109.[3]周丙洋.高職教育信息化的現(xiàn)狀及提升策略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2:17-19.作者簡介:于薈(1985-),女,江蘇鹽城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無機鹽及催化劑的研究.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品牌專業(yè)(PPZY2015B179)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