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精日分子是中國人的敗類!”隨著外長王毅的一聲怒斥,一時間,“精日”再次成為網絡熱議話題。
在長達十四年的日本侵華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遭受慘無人道的劫難,傷亡人數高達3500萬。日本侵略者完全失去人性,成為野蠻粗暴、無惡不作的野獸,在中國大地上橫沖直撞、恣意妄為,燒、殺、搶、擄、奸、毒,累累罪行罄竹難書,殘暴手段無以復加,特別是南京大屠殺、“731”細菌武器試驗、“三光”政策、慰安婦,無不慘絕人寰、震驚中外。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陸曉文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表示,在這樣的歷史社會條件下,中國還能出現“精日”分子,確實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精日”的產生發(fā)人深省。
下圖:廣州市琶洲保利世貿展館,動漫游戲的角色扮演者Coser在巨幅漫畫前拍照。
由于“精日”們的過激行為,很多喜歡日本漫畫的網友也遭到了池魚之殃。有人會問,看日漫、吃日料、喜歡優(yōu)秀的日本文化等行為,為什么會被人說是“精日”?
幸好,日前共青團中央針對此事作出了回應:這是某些“精日”極力想混淆的概念,“看日漫、吃日料等行為是個人的合法權利,是完全正常的現象,我們否定的也從不是這些?!?/p>
“精日”,帶有明顯的狂熱的二戰(zhàn)日本軍國主義的特征,將自己對別國的興趣建立在對自身國家和民族的褻瀆和侮辱上,這已然遠遠超出“興趣”“愛好”的范疇。
目前來看,從事“精日”活動的群體主要包括三類:第一類是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否定、美化日本侵華歷史,缺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極端崇拜日本而仇恨自我民族,以自己是中國人為恥。第二類是一些“中二期”群體,受日本文化產業(yè)浸染嚴重,特別是在日本動漫的影響下,長期活在虛擬世界里,社會真實感不強,對歷史缺乏真實了解,或者不愿了解真實歷史,思維思想出現了問題,對日本文化產生極度崇拜和認同心理;第三類是一些社會邊緣群體,不被主流社會接納,通過參加“精日”活動標新立異、尋求慰藉。
分析“精日”分子產生的社會原因,陸曉文告訴記者,最近出現的“精日”分子大多都是年輕人,“哈日其實是‘精日產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哈日不是‘精日,但兩者不是沒有關系?!?/p>
改革開放之后,最先進入中國的資本、商品、動畫,包括很多的生活方式,都來自日本。陸曉文說,如今很多年輕人是在日本文化的浸潤下成長起來的。
舉例來說,中國改革開放之后一些人對于日本電器的推崇,對于日本動畫片的推崇,對于日本技術和工匠的推崇,對于日本社會管理和社會秩序的宣傳……很多是根據年輕人的心理對他們進行“傳銷”。
另一方面,拋開歷史事件,現在提起日本,中國一般民眾大多的印象是:嚴謹、紀律、合群、整潔、有秩序等這樣正向的印象,這不僅存在于哈日的年輕人中間,很多去過日本旅游的中老年人也這樣認為。
“這也就是中國人說不去韓國旅游,就不去韓國旅游,而去日本旅游仍然火爆的原因?!标憰晕倪M一步表示,客觀上日本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的東西,“但向日本學習,只是我們向整個世界開放學習的一部分?!?/p>
在陸曉文看來,從哈日到“精日”其實只有一步之遙。最近幾年來,對于抗日戰(zhàn)爭,對于日本現代化過程中起到的影響,包括日本侵華戰(zhàn)爭導致的結果問題,在這些方面出現過一系列歷史虛無主義的文章。有人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是日本人把西方的文化和管理帶到中國來,尤其在東北的工業(yè)發(fā)展上都存在日本人的痕跡。
此外,日本作為亞洲范圍內最早成為現代化的國家,西方很多科學著作的翻譯在亞洲范圍也是日本人最先完成的,所以日本被認為是中國和西方之間的橋梁,在中國的近代史上,很多著名人士都去過日本學習。
“在感情上,現在也有很多人是全面接受日本的,比方說今天的臺灣,臺灣的‘精日分子就很多。”陸曉文強調,一旦對于中國歷史和現狀把握得略有偏差,很容易就會墮落成“精日”分子。
除了日本文化的滲透之外,“精日”分子的產生還與歷史文化教育的缺失有關。學校教育中更加注重學習科技知識,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教育沒有入腦入心,極少部分青少年中華民族認同感沒有形成,缺乏民族血性,抵御文化侵略的能力不強,成為日本文化的俘虜。
陸曉文還分析道,歷史題材影視作品戲說成分在某種程度上也對年輕人產生了不良影響。一些“抗日神劇”將戰(zhàn)爭游戲化,視嚴肅的歷史為兒戲,甚至出現很多夸張、雷人的虛構場景,沒有真實反映革命先烈們艱苦卓絕的斗爭場面。
當然,互聯網虛擬空間為“精日”分子提供了隱蔽聚合平臺?!熬铡毙袨樵诂F實生活中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而互聯網空間虛擬、隱蔽、跨時空,為“精日”分子提供了極大便利。
在陸曉文看來,“精日”分子作為一個群體存在,雖然人數不多,但社會危害極大,不及時鏟除很可能發(fā)展成為社會毒瘤。
對于“精日”分子,首先要加強立法打擊。全國“兩會”上,已經有提案,建議對“精日”行為入刑。對“精日”活動露頭就打,不能讓其有絲毫喘息機會。其次,要加強歷史文化傳承,提高民眾對中華民族認同感、自豪感。還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牢記保家衛(wèi)國的人生使命。最后,對網絡管理也不能松懈,及時發(fā)現“精日”分子聚集場所,堅決防止“精日”群體在網上發(fā)展壯大。
“學習日本人,強過日本人,這才是我們應該要有的態(tài)度?!标憰晕谋硎?,中華民族有自己的文化風格和價值觀點,也有很多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特性,“做到自省、自律、自我糾正還是很重要的。而在文化、歷史、政治、人格,以及民族性教育上,采取更好的辦法更有效地樹立民族自尊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