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剛
路人甲:“你是學什么的?”
AI工程師:“學計算機類”
路人甲:“哦哦,那你ps肯定很厲害!”
AI工程師:“我不會,我是做人工智能的。”
路人甲:“哦哦,做機器人的啊,好厲害!”
AI工程師:“...”
對話很和諧,但是,人工智能可不是計算機和機器人能涵蓋的,它是一個很大的體系。
專家系統(tǒng)是依靠人類專家已有的知識建立起來的知識系統(tǒng),目前專家系統(tǒng)是人工智能研究中開展較早、最活躍、成效最多的領域,廣泛應用于醫(yī)療診斷、地質(zhì)勘探、石油化工、軍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它是在特定的領域內(nèi)具有相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程序系統(tǒng),它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模擬人類專家解決問題時的思維過程,來求解領域內(nèi)的各種問題,達到或接近專家的水平。
要使計算機具有知識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由知識工程師將有關的知識歸納、整理,并且表示為計算機可以接受、處理的方式輸入計算機;另一種是使計算機本身有獲得知識的能力,它可以學習人類已有的知識,并且在實踐過程中不總結、完善,這種方式稱為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一是研究人類學習的機理、人腦思維的過程;二是機器學習的方法;三是建立針對具體任務的學習系統(tǒng)。
機器學習的研究是在信息科學、腦科學、神經(jīng)心理學、邏輯學、模糊數(shù)學等多種學科基礎上的。依賴于這些學科而共同發(fā)展。目前已經(jīng)取得很大的進展,但還沒有能完全解決問題。
模式識別是研究如何使機器具有感知能力,主要研究視覺模式和聽覺模式的識別。如識別物體、地形、圖象、字體(如簽字)等。在日常生活各方面以及軍事上都有廣大的用途。近年來迅速發(fā)展起來應用模糊數(shù)學模式、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式的方法逐漸取代傳統(tǒng)的用統(tǒng)計模式和結構模式的識別方法。特別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法在模式識別中取得較大進展。
計算機如能“聽懂”人的語言(如漢語、英語等),便可以直接用口語操作計算機,這將給人們帶極大的便利。計算機理解自然語言的研究有以下三個目標:一是計算機能正確理解人類的自然語言輸入的信息,并能正確答復(或響應)輸入的信息。二是計算機對輸入的信息能產(chǎn)生相應的摘要,而且復述輸入的內(nèi)容。三是計算機能把輸入的自然語言翻譯成要求的另一種語言,如將漢語譯成英語或?qū)⒂⒄Z譯成漢語等。目前,研究計算機進行文字或語言的自動翻譯,人們作了大量的嘗試,還沒有找到最佳的方法,有待于更進一步深入探索。
決策支持系統(tǒng)是屬于管理科學的范疇,它與“知識—智能”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在80年代以來專家系統(tǒng)在許多方面取得成功,將人工智能中特別是智能和知識處理技術應用于決策支持系統(tǒng),擴大了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應用范圍,提高了系統(tǒng)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成為智能決策支持系統(tǒng)。(編輯/高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