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題目】
1.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龍應臺《山路》)
2.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請你根據自己對上述兩則材料的理解與思考,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60分)
【審題立意】
一、審題
從作文題目的形式看,這道作文題與2017年全國卷Ⅱ的作文題非常相似,都是由一組名言名句或名段組成文字材料。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題,僅要求考生從對材料的理解與思考來選擇角度與確定立意。
材料一摘自龍應臺的《山路》,材料二摘自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兩則材料在內容方面,具有共同的主題指向性。
材料一由一組排比句構成,三句話共同闡述了一個主題,即人行于世,有些事、有些關、有些路,只能一個人面對。在這則材料里面,有兩個關鍵信息,一是“有些”,二是“只能”,即有些事、有些關或有些路(指人生的困厄遭遇)只能獨自面對,獨自處理。
如果說材料一是觀點鮮明的語句,那么材料二便是比喻性的說理語段。此則材料將人生比喻成“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人們可以相互嬉戲,結伴而行;可在荊棘叢生的森林里,人們則各走各路,各尋各的方向。作者將這兩段人生道路進行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后面的關鍵信息——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這正好吻合了材料一的觀點。
二、立意
1.“人生”角度
人生在世,難免要經過草叢荊棘般的人生道路,從這一角度切入,我們可以如此立意:荊棘路,人生悟;人生,注定充滿荊棘;人生,注定是孤獨的旅程;無限風光在“險峰”等。
2.“態(tài)度”角度
既然人生充滿荊棘,那么有些事、有些路、有些關,我們只能獨自面對。從這一角度切入,我們可以如此立意:何妨長嘯且獨行;人生,因自立而精彩;鑄就學會獨自面對的品質;孤獨是一種境界;靈魂只能獨行;漫漫長途,須獨立前行;非獨立不以成事;獨行其是,以自強不息;唯自立者成才等。
3.“反面”角度
另外,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從反面角度切入。因為我們難免要經過充滿荊棘的人生道路,所以有時也需要結伴而行,這樣才能讓旅途更為精彩。從這一角度切入,我們可以如此立意:披荊斬棘,攜手同路;共同面對精彩人生等。
在選取論據素材時,不是所有獨自面對人生道路的素材都可以采用,而要緊扣作文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即“有些”事物“只能”自己獨自面對——這里可以引申為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和遭遇,若只是普通意義上的事物,就背離了材料的旨意。
【病文展示】
一個人的風景
①為何百花爭艷總有一枝獨秀?為何偉大人物皆獨視群雄?為何身有依靠的人卻往往難以功成?這正如龍應臺在《山路》中所說:“有些事,只能一個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焙芏嗫?,我們只有獨自面對才能渡過難關。
②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美國著名企業(yè)家戴維·洛克菲勒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他原來一直活在別人的世界里,沒有自我,總是隨大流。直到有一天他來到一家石油公司,他才突然發(fā)現,自己之前的人生總是跟著別人走。于是他開始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對公司設備進行了改革和創(chuàng)新,最終走上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開創(chuàng)了美孚石油的時代。有時候,自己的想法是至關重要的,能堅持自己的想法并為之付諸實踐更為可貴。
③還記得《老人與?!分械纳5貋喐鐔??幾十天來陪伴他的只有那條大魚和那條緊追不舍的鯊魚。他除了孤獨,還是孤獨。但他最終戰(zhàn)勝了孤獨,帶著勝利者的驕傲回家。盡管他還是一無所獲,但他那份鍥而不舍的精神感染了每一個人,因為“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他獨行于海面上,獨自面對來自海洋與鯊魚的恐懼,最終戰(zhàn)勝了這種孤獨與恐懼,得到了更大的勝利。
④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柳永信步于江邊,雖滿腹才華,卻被一句“且去填詞”斷送了前途。他游玩于青樓,滿腔柔情,心系歌妓,因為他內心孤獨無可寄托,只得淺盞低唱,慢唱內心的苦悶,卻也逍遙!“寒蟬凄切,對長亭晚”,他不甘于孤獨,卻又不得不忍受孤獨。他看遍人間繁華,在煙柳深處獨行于世,留下綿綿慢詞向世人訴說哀愁。
⑤君不見,屈原在汨羅江邊煢煢孑立,“哀民生之多艱”又如何?他的人生道路只能自己一個人走;而在人人都走向仕途的年代,陶淵明卻傲然如梅,悠然地“種豆南山下”。
⑥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面對艱難險阻,偉人選擇獨自一人完成,而庸人卻時刻想著他人。東野圭吾雖有眾多好友,但他卻常稱自己是個孤獨之人。他做事總是先獨自嘗試,遇到困難也總是獨自面對。正是擁有這種自立精神,東野圭吾才能不斷進步,最終創(chuàng)造了一座座不可逾越的文學高峰,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⑦靜立于世,傲然一身!隨波逐流非吾愿,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選擇自立,如那蒲公英,探索遠方的天地。
【得分】47分
【優(yōu)點分析】
1.審題立意到位。文章以“一個人的風景”為題,比較準確地切入作文材料,審題立意基本到位。
2.結構緊湊。全文能用材料一中的三句話作為中心句來統帥全文,并分別領起每個論證部分,使得文章結構更為嚴密有序。
3.點題到位。作者能在論證主體的各個部分,以一句話鮮明地點題;在結尾處,也能以比喻論證的方法緊扣主題。
4.論據新穎。文中采用的桑地亞哥、柳永、屈原等論據素材,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使文章的論證頗具效度。
【病因分析】
1.內容表述不準確
如文章首段中,“為何百花爭艷總有一枝獨秀?為何偉大人物皆獨視群雄?”此句表述不妥,與材料旨意相距甚遠。再如第四段中的句子“柳永信步于江邊,雖滿腹才華,卻被一句‘且去填詞斷送了前途。他游玩于青樓,滿腔柔情,心系歌妓”,在論證“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這一觀點上,這里的內容表述并不準確,不具有論證力。相似的還有第六段相關的語句。
2.論據表現力不強
如第二段中關于戴維·洛克菲勒的論據素材,相對于“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這一分論點而言,是有出入的,戴維·洛克菲勒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fā)現自我,進而實現了創(chuàng)新,并不吻合“有些關”這一話題。相類似的還有第六段中東野圭吾的素材,其表現力同樣不強。
3.達不到發(fā)展等級
文章所選用的論據素材以及文章的語言表達都有所欠缺,很難達到發(fā)展等級的層次,所以此文得分檔次不高。
【升格技巧】
一、準確且凝練地表述內容
將原文首段“為何百花爭艷總有一枝獨秀?為何偉大人物皆獨視群雄?為何身有依靠的人卻往往難以功成?”進行修改,使內容表達更為明了。
更換第四段中的句子“柳永信步于江邊,雖滿腹才華,卻被一句‘且去填詞斷送了前途。他游玩于青樓,滿腔柔情,心系歌妓”,提升論證語言的表現力。
二、拓展論據維度,提升作文等級
由于論據與分論點不相配合,論據論證力不佳,故將原文中的第二段和第六段刪除。
雖然原文中有些論證表現力較弱,但是文章所選的文學形象還是比較有亮點的,我們可以從這一條線出發(fā),去尋找一些相關的論據素材,增加文章的厚度,拓展文章的維度,以達到提高作文等級的目的。方法如下。
1.修改并完善由原文保留下來的論據素材,以強化其論證力度。
2.增加論據素材。在保留部分論據素材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蘇軾、魯迅等文學形象。
3.濃縮語句,提煉觀點,串聯文章,使論據素材緊密相連而富有氣勢。
【升格作文】
獨賞煙雨別有味
(修改后的標題不僅更為準確地切入了材料,而且更具詩情畫意。)
①為何凋敝的寒冬,只有一枝獨梅?為何人生的關隘,只能獨自面對?(較之原文首段,此段采用反問句開篇,更為簡潔,更有力度。)
②龍應臺在《山路》中寫道:“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這是獨自面對人生的勇氣,更是蕩滌內心塵埃的泰然和堅決。遠離紛繁之地,獨賞煙雨,我心悠然。(既呼應了材料,又緊扣了標題,統領了下文。)
③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闖。蘇軾,他手持木杖,獨立于東坡之上,月清之夜,他發(fā)出“自愛鏗然曳杖聲”的豪語。他馳騁于自己的思想之上,一步步踩出自己的足跡,雖然孤獨,卻也自在,留下萬古流芳的詩詞,留下傲然于世的豪情。那些烏臺詩案、黃州難關,他獨自闖過;那些坎坷道路,他獨自邁過。他領略了世人無法體會的曼妙風景,最終留下了他獨行于世的行行珠璣。(新增的論據素材與下文的文學形象論據素材串聯,豐富了文章的內涵,增強了論證的效度,也使得文章通篇散發(fā)著濃厚的文學氣息,讀來親切而新穎。下同第六段。)
④有些坎,只能一個人邁。柳永滿腹才華,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屢試不中。于是,他辭別蟲娘,一路南下,專注于填詞,把盞低吟,慢唱內心的苦悶,卻也逍遙!“寒蟬凄切,對長亭晚”,他不甘于孤獨,卻又不得不忍受孤獨。他看遍人間繁華,在煙柳深處獨行于世,留下綿綿慢詞訴說哀愁。(刪除并完善了原文的部分句子,使論證更加有力。)
⑤有些孤獨,只能一個人挑戰(zhàn)。桑地亞哥,他始終孑然一身,幾十天來陪伴他的只有那條大魚和那條緊追不舍的鯊魚。他除了孤獨,還是孤獨。但他最終戰(zhàn)勝了孤獨,帶著勝利者的驕傲回家。盡管他還是一無所獲,但他那份獨自面對困厄的精神感染了每一個人。他獨行于茫茫海面之上,用挑戰(zhàn)者的信念戰(zhàn)勝了獨自面對困厄的恐懼。(對部分語句進行刪改完善,強化了論據表現力。)
⑥有些艱難,只能一個人直面。魯迅,他獨自一人,行走在白色恐怖的世界中,手持尖銳的文學匕首,深深刺進敵人的心臟?!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乃?,“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他的文章犀利,與當時文人的風格大相徑庭;他不畏強權,不畏黑暗,只管走出自己一個人的路。那條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愛國之路,他走得義無反顧。(同第三段,充實了論據素材。)
⑦君不見,汨羅江邊煢煢孑立的屈原,即便路上只有他一個人,他依然“哀民生之多艱”;“種豆南山下”的陶淵明,在人人都擠向仕途的年代,他仍傲然如梅?。▽⒃牡谖宥芜M行修改和完善,并放至此處,使文章言有盡而意無窮,表現力更強。)
⑧靜立于世,傲然一身!隨波逐流非吾愿,方知,獨賞煙雨亦別有風味!(緊扣標題,響應開篇。)
【得分】54分
【點評】
此文較于原文有以下三個亮點。
1.最大的亮點在于論據素材得到了豐富。前后文的文學氣息一脈相承,不再像原文那樣零亂,文章內涵深刻,論證效度強化,這些亮點使文章提升了一個層次。
2.文章標題更具文學性。用“獨賞煙雨別有味”為標題,使文章不僅有一股清新詩骨之氣,也調動了讀者的閱讀的興趣。
3.強化了語言表述的準確性。對部分語句進行了修改和完善,文章語言更具有論證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