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小欠 趙萍
前一陣子,我和我的小伙伴葉子用自己的窮游方式,一路沿著地圖,用我們的車輪在東南亞這塊不大的地方畫了好多圈圈,然后才知道這里并不像曾經那些人所告訴我的東南亞。讓我們印象最深的是越南,在那里,我們經歷了一段非常原始的生活,如今想來,簡直酸爽無比。
去越南,管你豪華游還是窮游,管你住在星級賓館還是在路邊扎個破帳篷,洗澡和如廁永遠都是旅行途中每天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我沒有奢望過越南的山里人家會給我準備一個五星級的馬桶,更沒有奢求過有泡泡浴、撒著花瓣的浴缸。但是,人生總是曲曲折折,不盡如人愿。
在越南,我對洗澡的最高要求僅限于被雨水淋個透心涼后,有一桶熱水可以溫暖溫暖我略感凄慘的心。
出了河內開始,我便忘記了什么是熱水澡,廣東話里的“沖涼”一詞估計是從越南這里傳過去的。熱水器之于越南人,估計類似于烤箱之于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怎么用得著。我從未用冷水洗過澡,剛開始還會皺下眉頭,對用冷水洗頭有點糾結,可糾結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于是我只好光著身子,站在噴頭下,冷水一出,幻想自己是在代言雪碧廣告,“噢”一聲,打個冷戰(zhàn),就這樣“晶晶亮,透心涼”。
但即使再怎么“家徒四壁”,那好歹還得有個四壁遮遮羞??稍侥先擞袝r候真省事,山里的家庭大多簡陋,有些直接四周圍起木板就成為一個浴室,旁邊再圍一個就是廁所,或者干脆板也省了,隨地解決。習慣不是單一的某一樣東西,而是多元相連的各個層面,簡單地說,在山里你得習慣洗冷水澡,你要習慣簡陋的木板房,沒電燈,沒噴頭,習慣那些進進出出的蟑螂、螞蟻、蛤蟆、蟋蟀等。如果說這些都可以輕描淡寫,那后來碰到的兩個家庭是沒廁所、沒浴室,好像思考的東西要多一點了。
洗澡,他們就指著那水龍頭,就這片區(qū)域,四周皆空,毫無遮擋,唯有前面幾米遠一行香蕉樹相伴。我以為他們沒明白我的意思,便拿著我的無敵小本指著“洗澡”再問,得到的回答還是那塊空地。我很驚訝,他們全家老少是怎么解決洗澡這個問題的呢?那種困惑不亞于當年我看著一屋祖孫四代睡一個大通鋪。本想暗中觀察這一家子是怎么解決的,然后直接效仿,可這些人好像不需要洗澡,只好自己闖出一片天地了。
我看著那片視野開闊的空地,糾結地問葉子:“這怎么洗???”結果他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說“等時機”,像個算命先生似的掐指一算:“嗯,今晚10點后月光會被云層遮擋,我們利用夜晚的漆黑完成工作?!钡谝淮稳~子得逞了,看他一臉舒爽的樣子我就來氣。我只有驚恐地摸黑來到后院,找到水管用毛巾把自己大概擦洗一遍,然后就著黑趕緊將如廁的問題解決了。睡吧,許個愿,明天找個有廁所、有浴室的好人家。
但第二次葉子失算了,我看著他正猴急猴急地在黑暗中洗澡,突然男主人騎著一輛摩托車歸來,明亮的車頭燈由遠及近地直接給照了個高清毫無遮擋。馬上穿衣服已是來不及,只見葉子強裝淡定,背著車燈默默用毛巾圍著自己的身體,神情渙散。而男主人比葉子更淡定,熄火、停車、關燈,若無其事地在旁邊小廚房進進出出,剩下心情復雜的葉子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我記得當時空氣好清新,周圍好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