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穩(wěn) 楊磊 柯興盛 肖水平 楊紹群 張新龍 威海霞 曾小林
摘要:為了提高土地復種指數,調動棉農植棉積極性、減輕勞動強度和增加經濟收入。通過棉花后期套種荷蘭豆以棉稈作支撐物的立體輕簡栽培模式的實踐。簡介了利用棉稈作荷蘭豆攀援支架的自然資源優(yōu)勢,從選用良種、除草播種、間苗補苗、施肥清溝、補架引蔓、適時采摘這些方面闡述荷蘭豆生產要點,并討論了荷蘭豆種子退化、病害隱患、棉田用藥對荷蘭豆的農藥殘留等問題。旨在促進棉田間(套)荷蘭豆的推廣應用。
關鍵詞:鄱陽湖植棉區(qū);荷蘭豆;棉花;套種;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62.0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5-3143(2018)01-0053-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8.01.012
0 ?引言
荷蘭豆(Pisumsativum var. saccharactum)俗名軟莢豌豆,原產地中海沿岸和亞洲中部,是一種糧、菜、飼兼用的特色經濟作物,耐寒而不耐熱,喜濕潤[1~4]。種子發(fā)芽的最低溫度為3℃~5℃,開花結莢期最適溫度為14℃~22℃,日平均溫度超過25℃時豆莢品質變差,產量降低。結莢期要求長日照和低溫,忌高溫。荷蘭豆屬長日照作物,延長光照可提早開花,整個生育期都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水份,但不耐澇,對土壤pH值要求在5.5~6.7,pH值低于5.5,根瘤菌的發(fā)育受抑制[5]。苗期需要一定的氮肥,生長中期應注意施用磷肥促進根瘤菌生長。荷蘭豆按其莖的生長習性可分為矮生、半蔓生和蔓生三種類型。荷蘭豆在鄱陽湖區(qū)域可進行春秋冬三季種植,春季雨水邊播種,秋季處暑前后播種,冬季霜降左右播種。
荷蘭豆是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蔬菜之一,其嫩莢、嫩梢和籽粒均質地脆甜,顏色翠綠,風味清香,又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質,深受人們喜愛[6]。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荷蘭豆逐漸引種到國內,并成為飯店乃至普通家庭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且在國內種植面積不斷擴大[7]。隨著土地流轉的加快,規(guī)?;N植對減少人工和農資投入,對輕簡化、機械化和節(jié)本高效栽培技術的需要就越來越迫切[8~10]。因此,作者介紹其棉田套種輕簡栽培技術,旨在提高棉田產出效益,穩(wěn)定棉花生產。
1 ?資源利用
鄱陽湖棉區(qū)一般棉花種植密度低,為30000株/hm2,這為棉田的連作間套種提供了充足空間。雜交棉株型較大,其莖桿粗硬又為荷蘭豆提供了很好的天然攀援支架,節(jié)省購搭架成本,節(jié)約搭架工時。荷蘭豆在棉稈上攀援莖蔓分布比其他支架上繞的蔬散均勻,且綑縛牢固,不易松弛下滑。這樣的方式其光能利用率高,通風透光性強,所以荷蘭豆在棉田種植花蕾脫落少,結莢多,產量高。
2 ?生產要點
2.1 ?選用良種
荷蘭豆在棉田套種的品種,宜選用莖蔓長為2 m左右、抗寒力強、較耐低溫、抗病、高產、莢嫩品優(yōu)、外型美觀的早熟品種。
2.2 ?除草播種
10月中旬或播種前1周進行化學除草,用500 g/L乙草胺1200~1500 mL/hm2+草胺磷3750 mL/hm2(或克無蹤3750 mL/hm2)兌水450 kg/hm2噴在棉花畦面雜草上[11]。播種前精選粒大,完整無瑕,健壯飽滿,無病蟲害種子;去掉小粒、破殼蟲口及殘缺奇形的種子。10月下旬至11月初趁雨后或抗旱后搶墑播種,播在棉花行的兩株中間,穴深2~3 cm,一穴2~3粒,密度為30000株/hm2。
2.3 ?間苗補苗
荷蘭豆出苗后7~10天搶雨后間苗補苗,間苗時左手按住壯苗,右手撥取弱苗小苗,一穴留2株。如有缺株處,選撥取的好苗栽上2棵。
2.4 ?施肥清溝
荷蘭豆的施肥以N︰P︰K有效養(yǎng)分為2.6︰2.0︰1.0的配比較好,鄱陽湖植棉區(qū)棉套荷蘭豆在冬至后于畦上撒施硫基復合肥450 kg/hm2+硼砂7.5 kg/hm2(或磷酸一銨+硫酸鉀+硼砂,或自制尿素+硫酸鉀+普鈣+硼砂的復混肥)。由于食粒青豆要在豆粒漲板充實時采摘,因而比食莢青豆更耗營養(yǎng),所以食粒青豆在開花期再追施硫基復合肥60~80 kg/hm2。
鄱陽湖流域春季雨水較多,應及時清溝排水,做到溝溝暢通無漬水。
2.5 ?補架引蔓
當豆苗的長度有25 cm左右時,就要檢查荷蘭豆藤是否攀附到棉稈上,如藤沒上桿,則用手輕輕引蔓上桿;如發(fā)現缺架時,則補上支架,插入竹條或用細繩子(毛線)系在棉稈上編成網狀供其攀援。
2.6 ?病害防治
2.6.1 ?枯萎病
荷蘭豆枯萎病又稱根腐病,由真菌引起,發(fā)生在苗期,尤其冬種荷蘭豆的發(fā)生嚴重,主要危害根及莖基部。發(fā)病時,葉片自下而上逐漸變黃枯萎,但不脫落;病株莖基部及主根變褐,皮層腐爛。
防治方法:①與非豆科作物合理輪作;②施用的農家肥需充分發(fā)醇腐熟;③及時清溝排漬;④用10%世高1200倍液或80%多菌靈450倍液噴淋根莖。
2.6.2 ?芽基病
荷蘭豆芽基病又稱爛頭病、濕腐病,發(fā)生在荷蘭豆生育中期,且高溫高濕天氣發(fā)病較快。主要危害嫩梢,初呈水漬狀,后呈濕腐狀,嚴重時嫩芽枯黃腐爛。
防治方法:①補施鈣肥;②用30%氧氯化銅600倍液或58%雷多米爾600倍液噴霧。
2.6.3 ?白粉病
該病發(fā)生在荷蘭豆的生育中后期,在濕度較高、晝夜溫差大條件下易發(fā)病。最初葉面出現白色粉斑,后逐漸擴大,嚴重時葉正背兩面均布滿白粉,葉片干枯,莖、莢染病也出現白色粉斑。
防治方法:①加強肥水管理,增施磷鉀肥,合理密植,保持田間通風透光;②用10%世高800~1500倍液或用15%粉銹寧800~1000倍液噴霧。
2.6.4 ?褐斑病
該病也是發(fā)生在荷蘭豆的生育中后期,其癥狀與根腐病類似,葉片染病后呈淡褐色圓斑,邊緣明顯,莖上病斑褐色橢圓形,后期病部可見黒色小點。
防治方法:可選用適爾時攪拌后播撒,也可用12%世高1400倍溶液或60%甲基托布津700倍溶液進行噴灑[12]。
2.7 ?害蟲防治
荷蘭豆的蟲害有蚜蟲、潛葉蠅、豆莢螟、菜青蟲和蝸牛等,以蚜蟲為害為主。
防治方法:蚜蟲可用艾美樂70%水分散粒劑4600倍液噴霧;潛葉蠅可用潛克75%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噴施;豆莢螟和菜青蟲可用蘇云金桿菌、阿維蟲菌素防治;蝸??扇鍪┼走_顆粒劑。
2.8 ?適時采收
食莢荷蘭豆一般多在開花后7~10天采摘嫩莢,具體掌握在嫩莢中子粒是否開始形成來定采摘時期,即順光看去見有子粒痕跡時可采摘;食青粒荷蘭豆一般在開花后15~20天采摘,過早采摘豆粒小,既不經濟又不好吃,過遲采摘豆粒老化,品質變差。
3 ?存在問題與討論
3.1 ?勤調種、防退化
一個新推廣品種一般可自種2年,留種年數多不改良或優(yōu)化,其種子退化,無論是對產量還是品質都有影響。
3.2 ?常換地、減病害
荷蘭豆忌原地種植,如果原地種植兩年不輪換,荷蘭豆易患褐斑病等病害。
3.3 ?忌氯肥、提品質
種植荷蘭豆忌用含氯離子化肥,為了提高荷蘭豆莢、豆粒口感,增加鮮嫩、甜香和可口度,可施硫基復合肥或生物有機肥和農家肥。
3.4 ?少噴藥、保健康
“不噴采前藥,不采藥后莢”這是農民采摘蔬菜原則,當荷蘭豆進入盛采季節(jié),提倡少施藥,最好不施藥,如果急需防治病蟲害可用低毒高效類型或生物類農藥,并掌握在施藥前摘盡成熟莢,施藥后7天才能采摘,確保食品安全健康。
3.5 ?視人員、定面積
棉套荷蘭豆食用鮮豆莢的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采摘,且每隔兩三天需要摘一次,若不及時采摘,其莢變老,食用品質下降,同時會影響荷蘭豆的生殖生長,導致減產。荷蘭豆采摘時間正縫春夏交替期,是農民搶收搶種最忙季節(jié),希望種殖戶根據勞動力情況來確定種植面積,不要盲目擴大種植,以防因勞動力緊張影響采摘,造成經濟損失。
3.6 ?棉地豆、無公害
2017年5月對棉地套種荷蘭豆的甜脆豌豆、604菜豌豆、白花菜豌豆、麻豌豆、長青豆5個品種的鮮豆莢隨機取樣,委托江西省無公害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進行檢測甲拌磷、氯氰菊酯、鉛、鎘四項(檢測結果見表1),檢驗結果表明四項指標勻合格,均屬無公害食品[16]。
參考文獻
[1] 田婧. 魯南地區(qū)荷蘭豆無公害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2):159-162.
[2] 袁星星,崔曉艷,顧和平,等. 菜用荷蘭豆新品種蘇豌1號及高產栽培技術[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1,27(1):48-50.
[3] 陳濱妍. 福建沙西鎮(zhèn)秋播荷蘭豆無公害高產技術[J]. 長江蔬菜,2012(13):39-40.
[4] 吳開通. 臺中11 號荷蘭豆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 福建農業(yè)科技,2011(4):41-42.
[5] 劉芳. 荷蘭豆高產種植技術[J]. 云南農業(yè),2017(8):33-34.
[6] 孟慶華,宮慧慧,李珍艷,等.越冬荷蘭豆輕簡生產技術[J]. 安徽農業(yè)通報,2015,21(01):45-46.
[7] 李美榮. 淺析荷蘭豆的特征性和無公害栽培技術[J].南方農業(yè),2017(09):29.
[8] 宮慧慧,孟慶華. 山東省食用豆類產業(yè)現狀及發(fā)展對策[J]. 山東農業(yè)科學,2014,46(9):134-137.
[9] 劉海河,張彥萍. 豆類蔬菜安全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2.
[10] 王迪軒. 豆類蔬菜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問答[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4.
[11] 劉新穩(wěn),楊紹群,呂曉亭,等. 棉油雙熟制下油菜板地直播高產生產技術[J]. 棉花科學,2017,39(1):41-44.
[12] 張艷紅,呂冬立. 大棚蔬菜常見問題及種植技術[J]. 北京農業(yè),2016(5):75-76.
[13] ?XXX. GB 5009.12-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鉛的測定[S].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2010-03-26(發(fā)布),2010-06-01(實施).
[14] XXX. 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鎘的測定[S].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5-01-28(發(fā)布),2015-07-28(實施).
[15] 劉瀟威,買光熙,李凌云,等. 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機磷、有機氯、擬除蟲菊酯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殘留的測定[S].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2008-04-30(發(fā)布),2008-04-30(實施).
[16] 劉新穩(wěn),楊磊,張麗娟,等. 鄱陽湖植棉區(qū)棉田板地冬種馬鈴薯的秸稈覆蓋研究[J]. 棉花科學,2017,39(3):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