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麗
摘 要:桔皮中含有的黃酮類物質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采用水提法對蜜桔皮中的黃酮類物質進行提取,以提取液的吸光值為考察指標,通過單因素及正交試驗優(yōu)化提取條件。試驗結果表明,以水為提取溶劑時,蜜桔皮中黃酮類物質的優(yōu)化提取條件為料液比1:20、浸提溫度80℃、浸提時間90min。
關鍵詞:蜜桔皮;黃酮類物質;水提法
柑桔在世界水果中排名第一,在國際貿易農(nóng)產(chǎn)品中排名第三。柑桔中的黃酮類物質是一類具有顯著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且具有明顯的藥理作用。果皮、果肉和果核是柑桔類產(chǎn)品中黃酮類物質含量比較高的部分,深度開發(fā)桔皮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并深入研究其生理作用和藥理功效,對于柑桔的深加工具有重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黃酮類物質的提取方法有水提法、有機溶劑提取法、超聲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等等[4-6]。水提法操作簡單,成本較低,本試驗通過比色測定蜜桔皮提取液中的黃酮類物質含量,確定其最佳提取條件。
一、 材料與方法
1.材料
市售蜜桔(外皮飽滿,無蟲害,無機械損傷,無人工蠟質)。將桔皮洗凈、烘干,粉碎后過40目篩備用。
蘆丁標準品(>98%):Fluka公司。
主要儀器:HK-08型搖擺式粉碎機,JC-HH-S型恒溫水浴鍋,765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HC-3018型高速離心機。
2.方法
(1)工藝流程
蜜桔皮粉末 → 熱水浸提 → 離心 → 黃酮類物質提取液 → 取樣測吸光值
(2) 標準曲線的制作
準確吸取濃度為0.1mg/mL的蘆丁標準液0.0 mL 、1.0 mL、2.0mL、3.0mL、4.0 mL、5.0mL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5%的NaNO2溶液0.3mL,搖勻靜置6min,再加入10%的Al(NO3)3溶液0.3mL,搖勻靜置6min,后加入4%的NaOH溶液4.0mL,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放置15min,于510nm波長處以空白為對照測定吸光值。由所測數(shù)據(jù)得出標準曲線的回歸方程為A=0.0136C-0.0016, 相關系數(shù)R2=0.9950。其中C為蘆丁含量(?g/mL),A為吸光值。
(3)黃酮類物質提取條件的選擇
選取浸提溫度、浸提時間、料液比三個變量進行單因素試驗,然后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果進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優(yōu)化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條件。
二、結果與分析
1.浸提溫度對黃酮類物質提取結果的影響
在料液比為1:30,浸提時間為90min的條件下,研究50℃、60℃、70℃、80℃、90℃不同浸提溫度對黃酮類物質提取結果的影響。由圖1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提取液的吸光值逐漸增大,當達到80℃時所測吸光值最高。這是因為隨著浸提溫度的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快, 滲透、擴散、溶解速度加快[7-8]。
2.浸提時間對黃酮類物質提取結果的影響
在料液比為1:30,浸提溫度為70℃的條件下,研究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不同浸提時間對黃酮類物質提取結果的影響。由圖2可知,在浸提時間低于90min時,黃酮類物質含量呈增加趨勢;大于90min后, 呈降低趨勢。
這可能是因為浸提時間低于90min時,蜜桔皮中黃酮類物質含量比提取溶劑里高, 兩體系中的濃度差大,傳質推動力就大,所以黃酮類物質浸出速率快。90min后, 兩體系傳質推動力下降,黃酮類物質緩慢浸出,并且浸提時間過長,部分黃酮結構遭到破壞,導致含量下降[9-10]。
3.料液比對黃酮類物質提取結果的影響
在浸提溫度為70℃,浸提時間為90min條件下,研究1:15、1:20、1:25、1:30、1:35不同料液比對黃酮類物質提取結果的影響。由圖3可以看出,當料液比達到1:20時所測吸光值最高。若料液比繼續(xù)增大,提取液的吸光值反而降低。
4.正交試驗
在黃酮類物質提取過程中,各因素會相互產(chǎn)生影響,依照單因素試驗結果,確定以料液比、浸提溫度和浸提時間進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試驗。
由表1中極差分析可知,三個因素對蜜桔皮中黃酮類物質提取結果的影響順序為:A(料液比)>B(浸提溫度)>C(浸提時間),三個因素的優(yōu)選組合為A1B3C3,即料液比1:20,浸提溫度80℃,浸提時間90min。在此條件下平行驗證三次,得平均吸光值為0.5773,提取液中黃酮類物質含量可達到42.57?g/mL。
三、結語
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對蜜桔皮中黃酮類物質的提取條件進行了研究,得出水提法的優(yōu)化提取條件為料液比1:20,提取溫度80℃,提取時間90min,在該條件下,蜜桔皮提取液中黃酮類物質含量可以達到42.57?g/mL。該工藝簡單、生產(chǎn)成本低,可供工業(yè)化生產(chǎn)參考。
參考文獻:
[1]陳源,余亞白等.柑橘黃酮類化合物提取純化方法的研究進展[J].福建農(nóng)業(yè)學報,2012,27(2):211-215.
[2]呂凜,陶寧萍.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橘皮中黃酮類化合物的工藝研究[J].食品科學,2008,29(9):150-154.
[3]李良導.皺皮柑果皮中總黃酮的提取、純化及初步鑒定[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8. [4]李鳳林,李青旺,馮彩寧,等.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8(5):60-64.
[5]劉璐,付明哲,王俠,等.植物黃酮類化合物提取及測定方法研究進展[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1,32(6):151-155.
[6]劉一杰,薛永常.植物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J].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6,36(9): 81-86.
[7]李 歌,王珊珊,丁文珺,等.柚皮中黃酮類化合物提取工藝研究[J].生物技術進展,2016,6(2):125-129.
[8]王瑩,王澤南,王婷.洋蔥皮黃酮類物質提取工藝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6,27(11):87-89.
[9]程燕,曲紹風,李福偉,等.黃芩中4種黃酮類化合物的亞臨界水提取研究[J].山東科學,2013,26(3):11-14.
[10]王嬙,李祝,任秀秀.箭葉淫羊藿總黃酮水提法提取工藝的研究[J].天津農(nóng)業(yè)科學,2012,18(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