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容 楊傳龍
隨著我國水稻種植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種植技術被應用到了實際的農業(yè)生產中來,而水稻機械化穴播技術正是其中之一。這一技術不僅具有著作業(yè)效率高、工序簡單等優(yōu)勢,同時也對稻米的品質造成了影響,本文從稻米品質指標體系中的外觀品質、碾磨品質、蒸煮品質、營養(yǎng)品質四方面入手,對水稻機械化穴播技術對稻米品質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一、 水稻機械化穴播技術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一) 機械化穴播技術對稻米外觀品質的影響
稻米的外觀品質主要是指精米的在外觀方面的物理特性,如堊白性狀、米粒性狀、米粒透明度以及米粒的大小、長度等都是判斷稻米外觀品質的重要因素,但其中的米粒大小與長度需要共同考慮,通常都會使用長寬度來表示和評測。米粒的外觀品質雖然不會對稻米的食用價值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卻會影響到稻米的商品價值,因此為追求更好的經濟收益,一般都會在水稻種植中追求稻米更好的外觀品質,主要以堊白粒率低、米粒飽滿、長寬度適中等為優(yōu)。而從機械化播種技術來看,相比于其他水稻種植栽培技術,水稻機械化穴播技術并不會對米粒形狀、長寬比等特性造成明顯影響,但卻能夠有效的降低稻米的堊白度,使稻米的堊白粒率大大降低,外觀品質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二) 機械化穴播技術對稻米碾磨品質的影響
碾磨品質主要包括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幾種測定標準,其中出糙率主要是指干凈的谷粒在使用出糙機去除外表的谷殼后,其中糙米重量占樣品總重量的百分比,因此又被成為糙米率。有研究證明,使用機械化穴播技術種植后,大部分地區(qū)的稻米在出糙率上都會有較為顯著的提升。精米率是指稻米中的糙米在經過精米機碾壓加工后,將其中的種胚、果皮、糊粉層以及米糠去除,最終得到的精米展稻米總重量的百分比。而整精米率則同樣與精米有關,主要是指精米中完整的整粒精米占總精米的比例,一般精米率高,那么整精米率就會比較高。而使用機械化穴播技術進行水稻種植,稻米的精米率與整精米率都會變得更高,從而使稻米的碾磨品質大大提升。
(三) 機械化穴播技術對稻米蒸煮品質的影響
稻米的蒸煮品質包括的因素有很多,如糊化溫度、膠稠度、脹飯性、香味以及脹飯性、粘性、柔軟性、光澤和食味品質等等,這些因素看起來十分復雜,判斷起來也比較困難,但實際上主要是受稻米直鏈淀粉含量的影響,因此在判斷稻米的蒸煮品質時,而在判斷稻米蒸煮品質時主要考慮的也是稻米的直鏈淀粉含量,直鏈淀粉分子含量越低,稻米的蒸煮品質也會越好。通常情況下,直鏈淀粉含量在20%以下的稻米的蒸煮品質最好,而直鏈淀粉含量25%以上的蒸煮品質則比較差。水稻的機械化穴播技術對于稻米的蒸煮品質影響并不大,如上海、安徽、山東等大部分地區(qū)在使用機械化穴播技術后,稻米的直鏈淀粉含量變化均保持在1%以內,但在東北地區(qū)機械化穴播技術卻有效的降低了稻米的直鏈淀粉含量,稻米的蒸煮品質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 機械化穴播技術對稻米營養(yǎng)品質的影響
對于稻米的營養(yǎng)品質,在我國目前并未制定明確的評測標準,其涵蓋的內容也沒有明確的劃分,但大多數的專家學者普遍認為,稻米的營養(yǎng)品質主要是指稻米的蛋白質含量與賴氨酸含量,其中蛋白質含量越高,稻米的營養(yǎng)品質也就越高,不同品種的稻米在蛋白質含量上的標準不同,但總體上均在5%-16%之間。從我國具體種植情況上來看,機械化穴播技術的應用在部分地區(qū)中對稻米的蛋白質含量影響不大,蛋白質含量的變化基本保持在0.1%以內,但在大部分地區(qū)稻米的蛋白質含量卻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降低,因此機械化穴播技術雖然能夠提升稻米的外觀品質、碾磨品質以及蒸煮品質,但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稻米的營養(yǎng)品質。
二、 如何通過水稻機械化穴播技術提高稻米品質
(一) 水稻芽種的科學處理
機械化穴播技術對于水稻芽種的品質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除了選擇合適的品牌外,在播種前還需對芽種進行科學的處理。首先要將水稻種子中的雜志以及帶枝梗的種子去除,以免影響水稻的發(fā)芽率,具體可根據實際情況使用風選、篩選等不同的方法。其次還要將水稻種子用化學藥劑進行浸泡和催芽,并在芽長達到1-2毫米后進行曬干播種,這樣可以殺死病菌,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幾率。
(二) 做好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在播種之前,要做好整地、施肥等各項準備工作,為播種工作提供基礎保障。首先,要使用旋耕機去除耕地內的前茬作物根系,并保持土地的平整。其次,要在整地的同時施放基肥,增加土地的肥力,提高出芽率,可選擇有機肥與符合肥混合施放。最后要對播種時使用的直播機進行檢查,保證機器能夠正常運行,平時也要注意機器的維護保養(yǎng)。
(三) 水稻播種的規(guī)范操作
在播種時,需要選擇操作熟練的機手來操控直播機,并且不可隨意更換,以免在播種中出現失誤,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在播種前要確定好行穴距離以及播種密度,具體的播種量與距離應根據具體水稻品種而定。此外,播種規(guī)模較大的還要制定科學的播種計劃,對每天每一臺直播機的播種工作進行明確的規(guī)劃。
總而言之,機械化穴播技術雖然使稻米的營養(yǎng)品質有所降低,但在總體上仍有利于稻米品質的提升,再加上其在種植上具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因此在實際種植中還需加以利用與推廣,并結合實際種植經驗進行不斷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