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翠玲
隨著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管理已經成為基層群眾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農村集體三資屬于集體所有,每一個群眾都是集體資產的利益相關者,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越來越強,對集體三資管理的參與積極性也越來越高,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本文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相關問題和對策進行分析,旨在促進農村集體三資規(guī)范化管理。
1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問題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城鎮(zhèn)化建設進一步加速,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是農村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重點,當前農村也十分重視集體資產、資源和資金管理,但是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改革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1 認識上的誤區(qū)
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農村集體資產是屬于集體所有人員的,但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過程中有的群眾依舊有認識上的誤區(qū),有的人認為集體資產是在長期積累過程中形成的,把集體資產量化給了個人,對農村經濟建設帶來較大影響,而且在農戶的利益保護上也沒有實效性,農戶的利益依舊很難得到保護。
1.2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程序不規(guī)范
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過程中,由于存在較多問題,所以導致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流程不規(guī)范,從表面上看,有的村在走程序的時候不規(guī)范,比如對于三資管理制度要不要改革、改革方案的制定等,都沒有征求農戶的意見,農戶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過程中的參與度不夠,有的農民想要參與但是沒有機會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改革過程不夠全面、不徹底,導致農民與政府部門之間的矛盾被激化。
1.3 集體資產管理不嚴密
農村集體資產是全體村民的共同財產,對農村經濟發(fā)展以及農民生活水平有很大影響,有的地區(qū)對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不嚴密,甚至沒有資產臺賬,無法真實的反映集體資產的賬目的收支和資產價值的變動情況,加上對農村集體資產監(jiān)督管理力度不夠,導致農村集體資產很可能被一些村干部非法利用,擅自挪用財產用作其他用途,為自己謀利,嚴重損害了村民的合法權益。
2 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為了有效解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要注重源頭治理,從根本上提高干部群眾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認識,明確產權,加強規(guī)范化運作,加強監(jiān)督管理,落實相關制度。
2.1 加強鎮(zhèn)村干部的思想認識
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過程中出現資產資金被挪用的現象,這與一些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有關,為了提高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水平,確保三資得到充分利用,就必須要加強對村鎮(zhèn)干部的教育,提高其思想認識,使得村鎮(zhèn)干部 意識到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對農村經濟建設以及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作用,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農村工作的重點內容,提到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上,根據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情況,產業(yè)發(fā)展現狀以及農村資產的持有水平,積極開展產業(yè)建設,壯大集體經濟,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保持正派作風,弘揚先進的思想理念,有效杜絕各種貪腐現象。
2.2 定期對農村集體“三資”進行清點
由于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對各項資產、資金、資源的利用較多,所以農村三資的存有量是隨時變化的,為了積極做好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必須要定期對農村三資進行清點。由于三資清點工作任務重、業(yè)務量大,需要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各村組領導重視程度不同、業(yè)務人員對會計工作熟練程度不同,對三資清點工作效率和進度產生影響,尤其是對于一些村級業(yè)務人員,接觸會計工作的時間不長,而且沒有經過系統(tǒng)化培訓,所以難以理解賬表關系。對此,要組建專業(yè)的會計隊伍,加強對現有會計人員的培訓教育,促使會計人員在農村集體“三資”清點工作中發(fā)揮作用,及時、迅速地完成農村集體“三資”清點工作。
2.3 完善農村三資管理制度
完善的農村三資管理制度可以確保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順利推進,當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制度不明確、不完善,所以導致一些不法分子趁機謀取私人利益。對此,在未來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建立完善的三資管理制度。
首先,要對農村資產、資金和資源進行分類管理,對于農村資金,要建立規(guī)范化的財務收入管理制度,村級組織向單位或者個人收取款的時候必須要使用統(tǒng)一的農經部門專用的收款收據,否則不能入賬。同時要建立財務開支審批制度,發(fā)生財務關系的時候要經過嚴格的層層審批,確保財務關系健康,按照財務預算開展財務管理。對于農村資產管理,要健全資產清查制度,不定期開展資產清查工作,重點核實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資產、負債以及權益關系,做到賬物、賬款、賬表以及賬證相符。對于農村集體資源管理,必須要建立資源登記制度,所有屬于村集體的資源,都要建立相應的登記制度,逐項記錄,為了對資源進行充分利用,還需要建立資源招標投標制度,對屬于集體所有但是沒有采取承包經營的資源,可以進行招標,租賃,充分用活資源。
其次,要健全農戶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制度。農戶是農村集體三資的所有人,對農村三資享有管理的權利,在農村三資管理過程中要強化村民的主體地位,給他們提供更多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機會,聽取群眾的意見,尤其是對一些項目支出費用的時候,必須要村民投票決定,通過之后才能支出費用或者租賃資源,確保農村三資規(guī)范化利用。
綜上所述,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重點內容,也是盤活農村各種資源的重要途徑。當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要積極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重視,完善管理制度,促使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公平、公正、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