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子珊
作者:覃子珊,本科,松滋市群眾藝術館館長,研究方向:副研究館員。
文化志愿者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號召力,鼓舞公眾共同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來,拓寬群眾文化,同時形成良好的人際互動。在社會發(fā)展中,文化志愿者發(fā)揮著文化推廣的作用。文化志愿者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主體,也是促進社會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因此,對文化志愿者服務體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志愿者的出現(xiàn)是人類由野蠻走向文明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志愿者們塑造的志愿精神成為一種巨大的謹慎力量,將個體凝結成群體。通常,我們將那些主動為他人提供服務,不計報酬、不求回報、積極從事社會公益活動的人稱為志愿者。對于志愿者,聯(lián)合國相關組織這樣定義的:“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而是為了臨近乃至世界進行貢獻活動者?!痹谖覈南愀酆团_灣地區(qū),將志愿者稱為義工。如今社會上的志愿者種類眾多,不同年齡、不同功能的志愿者團隊在社會中無私地為他人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不同類型的志愿者之間也存在相互交叉的現(xiàn)象,許多志愿者服務都是與我國弘揚和傳播先進文化、豐富公眾文化生活有關的,我們將這樣的志愿者成為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者作為志愿者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群為社會提供文化服務的人,他們將自己的文化知識和素養(yǎng)以其他的形式傳遞給別人。文化志愿者與其他志愿者最突出的不同體現(xiàn)在他們的文化身份和專業(yè)背景更加突出,由于文化志愿者提供的服務是與文化密切相關的,所以文化志愿者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或者文化藝術本領,這也是文化志愿者向他人提供文化服務的基礎。隨著志愿者分工的細化,文化志愿者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如今文化志愿者已經(jīng)成為我國志愿者隊伍中的一股新鮮力量,文化志愿者的出現(xiàn)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
首先,文化志愿者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文化志愿者的目的是保障群眾的文化成果享有權和文化參與權。文化志愿者提供的服務是與文化密切相關的,具有一定文化知識背景的人士才能成為文化志愿者。因此在文化志愿者的招募時,需要對應聘的人員進行知識技能的考核,具有一技之長的愛心人士才能加入文化志愿者隊伍。例如圖書館中的志愿者,需要熟悉圖書館業(yè)務流程、圖書分類編目、文學知識等,博物館的志愿者則需要具備豐富的歷史知識,才能更好地為人們服務。文化志愿者服務的場所有音樂廳、圖書館、博物館、文化活動中心等。
第二,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具有規(guī)范性。文化志愿者的招募有嚴格的要求,通常都會制定相應的招募、培訓和使用規(guī)則,文化志愿者中的制度建設十分重要,通過建設與完善文化志愿者的加入要求、考核程序、服務崗位、服務內容來使文化志愿提供的服務具有規(guī)范性和專業(yè)性,促進文化志愿者隊伍的建設和管理,使志愿者隊伍保持持續(xù)的發(fā)展動力。
第三,文化志愿者的服務具有基層性。志愿者的服務對象是社會大眾群體,基層群眾是文化志愿服務得到人民群眾衷心擁護的可靠依據(jù),同時也是文化志愿者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動力所在,為基層群眾提供文化服務是文化志愿者的服務初衷。例如,廈門是我國文化志愿服務代表城市,廈門市引導文化志愿者深入到基層,為廣大群眾提供專業(yè)化、大眾化的文化服務,通過文化演出、活動展覽等形式,走街訪鎮(zhèn),使文化志愿貼近民眾,扎根群眾生活,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文化志愿者具有自律性。文化志愿者要求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保持文化志愿服務的境界高度。文化志愿者的自律性是文化志愿服務得到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保證,通過推動文化志愿者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不斷完善自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提升自己,實現(xiàn)服務對象、志愿組織以及志愿者個人的共同發(fā)展。
文化志愿者在我國的發(fā)展起步較晚,但是經(jīng)過文化志愿者們的不懈努力已經(jīng)成為志愿者隊伍中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文化志愿者在引導群眾參與公共文化中發(fā)揮重要的促進作用。如今我國的文化志愿者隊伍日漸龐大起來,在公共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隨著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文化志愿者在促進公共文化發(fā)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文化志愿者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公共文化服務范圍,推動了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物質生活日漸豐富的今天,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十分迫切,在這種背景下,文化志愿者的出現(xiàn)也是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的迫切需要。如今,我國的公共文化娛樂設施建設水平落后,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存在較多的問題。在未來的文化志愿服務中,完善文化志愿者的體系建設仍然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國的文化志愿者大多是大學生、事業(yè)單位在職人員,志愿者的知識水平和素養(yǎng)存在較大的差別,這就需要不斷地完善志愿者服務體系,加強志愿者服務理念的普及、招募的拓寬、社會資源的整合以及培訓機制的完善等,全面促進社會文化的發(fā)展進步。
文化志愿者是社會文化發(fā)展中的人力資源寶庫,在文化志愿者中,在校大學生、事業(yè)單位職員、退休的專業(yè)群體居多,這些人員在社會公共文化服務中具有重要的價值。美國博物館的文化志愿者人數(shù)超過了全美博物館員工數(shù)量,文化志愿者承擔起了售票、咨詢、講解工作,節(jié)約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支出,同時他們以高水平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為大眾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在社會公眾心里形成積極的能量,樹立了良好的志愿者形象。文化志愿者作為重要的社會力量,在社會文化活動中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群眾文化未來將會向著社會化方向發(fā)展,文化志愿者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社會文化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志愿者是社會文明發(fā)展的產(chǎn)物,當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水平后,人們才回會去服務他人。志愿者服務體系的構建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結果。志愿者的服務精神是追求奉獻,不求報酬的服務他人,踐行志愿服務精神。文化志愿者活躍于社會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動中,文化志愿者在服務內容上與其他志愿者不同,但是服務宗旨都是一樣的,文化志愿者針對的是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其中包含了不同類別的專業(yè),如文學、美術、文藝、歷史等,文化志愿者作為社會文化發(fā)展的主要力量,向人們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務。志愿服精神是引領社會信仰,追求友愛、高尚、和諧、奉獻的重要精神踐行方式,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投入到志愿服務行動中,形成一股強大的感召力,以實際的行動感染、激勵著更多想要服務社會的人們,吸引更多的人們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來,形成助人為樂的濃厚氛圍,全面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文化志愿者在文化活動實踐中,在服務群眾的同時,也引領了社會公益理念,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是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志愿者隊伍在我國逐漸發(fā)展起來,志愿者工作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通過資源的整合、服務體系的建立來推行志愿服務的開展。國內各個城市相繼建立了志愿者組織,2001年,青島市文化系統(tǒng)向社會召開文化義工,來為公眾提供文化服務,包括圖書管理、博物館講解、廣場演出、文化服務窗口等。青島市還舉行了大型的文化志愿者行動啟動儀式,招募了大量的文化志愿者深入到社區(qū)、學校、養(yǎng)老院等群體中,定期提供文化公益服務,在群眾中取得了良好的反響。2009年,即墨市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務隊,招募方方面面的文藝人才,走上了朗誦、導演、主持、舞臺燈光等崗位,文藝愛好者組成了志愿者小分隊,為人們進行舞蹈、戲曲演出、書法表演等,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為人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公益性的文化志愿服務的服務對象要面向大眾,文化志愿者服務以豐富的服務形式鼓勵全民參與,這也是群眾文化社會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文化志愿者通過向公眾提供文化服務,來實現(xiàn)全面化享受文化發(fā)展成果,不僅如此,文化志愿者通過服務群眾調動了社會多方力量參與公共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有助于群眾文化生活質量的提高,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服務需求。公益性的文化事業(yè)需要社會的多方參與才能滿足群眾文化社會化理念的需求,通過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調動全員參與的積極性,志愿服務面向每個社會成員,使之成為一個全民化的文化活動。文化志愿者通過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文化服務,不斷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為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服務。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文化志愿者服務體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有重要保障,在人們精神需求日益增長的今天,文化志愿者成為了社會文化活動的主力軍,同時也是國家文化繁榮發(fā)展的催化劑。文化志愿者作為社會文化活動中的重要人力資源,引領了社會公益理念,促進了社會文明發(fā)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方式為公眾提供文化服務,推進社會公共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柳曉.淺論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及其隊伍建設[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6(9).
[2]李翔.淺談如何加強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J].大眾文藝,2017(11).
[3]劉建琳.交換理論視域下對志愿者隊伍建設的思考——以云南省家馨社區(qū)兒童救助服務中心外展隊建設為例[J].吉林教育學院學報,2011
[4]林志軍.圖書館引入義工服務的實踐與探索[J].圖書館論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