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1日文章,原題:中國人涌入改變了一座典型的緬甸城市緬甸的末代皇都曼德勒棲居著最博學的佛僧和精巧的藝術家,居民講著最優(yōu)雅的緬甸語,廚師做的咖喱是國內最好吃的。曼德勒被譽為緬甸的文化中心?,F如今,漫步昔日皇宮的護城河畔,中國音樂飄然而至,人們在打太極拳——這一切顯示緬甸第二大城市目前經歷的一種不太自在的變化。當地人說,這里曾是典型的緬甸都市,如今隨著大量中國人涌入,曼德勒正逐漸喪失其老傳統。30歲的緬甸記者尼伊佐說:“我感到自己不再是曼德勒本地人了。中國人看起來更像當地人?!本挼槿伺c中國人的問題已成為最近他經常報道的主題。
曼德勒離中國云南省大約300公里,處于貿易、交通和走私路線的交叉路口。曼德勒的變化反映了中國人在東南亞足跡擴大的現實。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國家不斷推進,中國人的涌入在一些貧窮的東南亞地區(qū)催生了一定程度的繁榮,但隨之也引起了當地人的不滿。中國人進入東南亞已有數百年歷史,20世紀上半葉,他們多數人來到東南亞國家時兩手空空;而最近涌來的許多中國人有錢,也有技術。曼德勒工商會副會長文泰說:“曼德勒10大企業(yè)家,有7個是中國人?!彼f,這個城市里的中國人既有開小面館的,也有掌舵大型企業(yè)的。在曼德勒,華人社區(qū)存在已久,上世紀80年代市中心經歷一場大火后,中國人涌入買下大片廉價的空地;到了90年代,孤立的緬甸對外開放,中國企業(yè)家利用國內的低利率和緬甸的高利率投資房地產。也有人涉足玉石交易和毒品走私等灰色領域。
一些當地人對曼德勒中國人的存在持中立看法。皇家TunThitsar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廷芒說:“我是本地人,不太擔心中國人給曼德勒帶來的變化。世界在變成一個地球村。文化碰撞、融合一直都有,重要的是忠于國家。”云南大學緬甸研究所副教授朱向輝(音)表示,中國人涌入曼德勒是中國與東南亞積極關系加強的自然結果。一些地區(qū)移民是受到中國政府的政策推動;也有的移民是因為古老的氏族關系遷徙而來;還有的為的是在中國以外尋求更好、更自由的生活自發(fā)前來。
泰國清邁大學人類學者阿蘭亞·斯里逢表示,中國政府鼓勵公民走出國門,自然有許多人選擇異鄉(xiāng)“追夢”。她說:“這是我們人類一直在做的。當然,我們要管好這些夢想的負面影響?!薄?/p>
(作者丹尼斯·格雷,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