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中往往包括人們的復雜感情,它是一種通過音符達到抒發(fā)個人的內心情感,寄托感情的載體,同時它也是最好的表達人們內心世界的一門藝術。而我們這里所說的音樂欣賞課指的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聽、感和體驗等方法去感悟音樂中音符連接來的美感,從而達到讓學生舒展身心,改善人格魅力和激發(fā)音樂創(chuàng)造力的目標。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如何達到高質量,高水平的完成是教師要完成的重要教學任務,所以中專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教師除了要按照教學大綱走之外,還要注重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感情,提高綜合素質。本文對于中專音樂欣賞課教學的要點進行探究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建議,以供中專音樂老師參考。
關鍵詞:中專;音樂欣賞課;教學;要點分析
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體驗,教師通過播放音樂音頻或者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內容,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情感的理解力與感知力。中專教師對于學生的訓練既要注重技能的掌握,又要注重學生的學以致用,達到音樂欣賞課的教學目標。音樂欣賞課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在音樂中感受共鳴,這不僅僅是一種音樂教學,也是一種素質教學,陶冶情操,修養(yǎng)身心的一種良好途徑,也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是需要中專教師不斷探索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措施是中專音樂欣賞課教育相關人員考慮的重點。以下就是關于中專音樂欣賞課教學要點的幾點分析。
一、營造相關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的動力很大成分上是興趣,而且學生大多數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相比靜態(tài)的圖畫和事物,動態(tài)的事物更能引人入勝,吸引學生的關注。所以中專院校的音樂欣賞課教室應當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設計形象生動的動畫教學環(huán)境,在欣賞音樂的同時給予學生視覺上的沖擊,讓學生收到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感受,把靜態(tài)的音符賦予流動的動畫效果,而且如此也能使學生把自我情感帶入,在音樂的情境中體會音樂本身所帶有的抒情色彩,從而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采取多元化的音樂欣賞課教學模式
根據大部分中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選取合適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大部分學生都比較青睞于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音樂也不例外,所以在進行音樂欣賞課教育時教師可以選擇在原本所要放的欣賞的音樂的基礎上,適當的加入學生們喜歡的流行音樂,當然,這些音樂要符合主流和正確的價值觀,從而領導學生們從正面角度去欣賞音樂。同時,教師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比如適當的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究式學習、再就是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等等這些教學模式,都對于音樂鑒賞課的教學有很大的好處,還可以加強教室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也不妨試試在播放音樂欣賞曲目時讓學生小聲的跟唱,了解曲調特點,搞活課堂氛圍,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內容。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聆聽能力
欣賞音樂從聽開始,學生要學會有耐心的聆聽,但是在學習的初級階段,學生往往不會認真聆聽去感受曲目的魅力,所以就需要教師的努力慢慢的引導學生并感染熏陶他們聆聽音樂,從而養(yǎng)成欣賞音樂的習慣。學生欣賞聆聽能力,一方面是來自于學生對于所聽曲目的最直接的感覺體驗,用自我的直覺去感受樂曲中的情感;另一方面是來自于對曲目所發(fā)生的環(huán)境、背景、和作曲家的生活經歷以及創(chuàng)作風格等等所賦予的樂曲感情的深入了解,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使學生從聆聽中產生與作曲家的共鳴。
聽音樂和聽懂音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我們所說的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聆聽能力指的就是聽懂音樂的概念,它強調作品和音樂接收者之間的感情信息傳遞的過程。初次聽可能沒有多大感受,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聽的次數越多,學生們對于樂曲的感受力就越強。音樂欣賞的教學形式離不開聽,讓學生通過初聽、分階段聽、分析聽和復聽等不同階段進行音樂作品的分析,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相關理解,有目的的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探究樂曲的內涵,通過師生之間的討論與共同欣賞來體會音樂作品的思想內涵。
四、通過欣賞教學對學生的情感進行熏陶
不管是哪一個音樂曲目,它都是作家情感的凝結與高度概括,是一種人的情感藝術。音樂欣賞教學應以體會情感為教學原則,在曲目的播放中,讓學生和作曲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引導學生用心去聆聽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去感受人性的情懷。去體驗情感的藝術。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獲得音樂中的情感和美的體驗,讓學生從全新的角度了解音樂文化,發(fā)掘學生的音樂欣賞潛能。
音樂中的人文內涵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一種重要途徑。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音樂作品中所產生的人文性是對作家所要表達情感的高度補充。教師應該深入發(fā)掘音樂作品中的人文內涵,并設計相關環(huán)節(jié),營造相關的情感氛圍,以提高學生的人文視野和人文素養(yǎng)。其中,教師需注意的是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理解力確定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體驗音樂的人文內涵中塑造自我的人文素養(yǎng),增強音樂作品對于學生的感染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中專音樂欣賞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要達到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最終目的,中專院校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音樂欣賞課,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讓其展開想象,體會音樂作品中的深刻內涵與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同時作曲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本身所蘊含的情感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美的體驗,這種體驗對于塑造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最后達到提升中專學生音樂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鐵小霞,《淺談高職學生音樂欣賞課教學》[J].《音樂時空》,2013(05):44.
[2]張清,《如何上好中專音樂欣賞課》[J].《吉林農業(yè)》,2013(04):93.
[3]李娜,《上好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J].《理論導報》,2010(07):59-60.
[4]宋繼萍,《中專音樂欣賞課教學策略探究》,《大成美育》,2014(04):127.
[5]劉雅麗,《中專音樂欣賞課教學方法淺談》,《學科教育》,2013(24):64.
(作者單位:云南省普洱市職業(y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