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一生熱愛勞動,一生鐘情于一粒粒糧食。
一把鋤頭或鐵锨,支撐著父親生活中每一個真實的日子。每年的春季,他都會躬身于田野,劃開一道道蓄勢了一冬的土地,種下一粒粒糧食,讓時光的腳步,沉淀出一枚枚歲月青蔥的記憶。
糧食破土,夢兒長出來翅膀,那是父親最為開心的時刻。炎炎烈日下,父親汗流浹背的身影,將一首經(jīng)典古詩,演繹得酣暢淋漓,富麗而堂皇……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父親都是這樣,在土里觸摸著每一粒糧食的真實。讓糧食在他長滿繭花的掌心,穿越過悠悠歲月,延續(xù)著世間不息的煙火風(fēng)塵……
秋季,是糧食成熟收獲的時候,父親會把棄落在田壟里的每一粒糧食,仔仔細細地撿起來,他說看見了心疼??!一粒粒長在地里的糧食,都會成為飛鳥、田鼠獵食的對象。飛鳥啄破莊稼包裹的外殼,將一粒粒糧食,吞噬進肚子里,豐腴了腹體,養(yǎng)足了氣力,煞是精神。父親望著飛走的鳥兒,氣得只搖頭……田鼠則不同,不僅偷吃,吃飽了還藏,藏起來備用,貪心十足,是個典型的坐享其成的家伙。父親最討厭的就是這類不勞而食的家伙,他尋著田鼠出入的洞口,用鐵锨沿著它的洞穴挖……有時候,竟能從它的洞穴里,刨出來一二十斤鮮亮的糧食顆粒。父親高興之余又總會氣憤異常,覺得田鼠不僅僅是在盜竊他種出的成果,更是對他勞動的一種糟蹋、一種褻瀆、一種莫大的羞辱和不恭。他每次在挖糧食時,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挖出田鼠來,以除后患。
在生產(chǎn)隊當(dāng)技術(shù)員那幾年,父親給隊里看守糧屋。糧倉里存放的糧食,一到晴天,都要被拉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曝曬,防止受潮和霉變。這時候,一粒粒糧食,都會如水般從父親厚實的掌心嘩嘩滑落,接受著他的愛撫。父親盯著糧食,兩眼直放光,一如看到了自己久違的孩子,虔誠地善待著每一粒糧食。那時家里窮得揭不開鍋,他卻從沒打過一粒糧食的壞主意,公私分明,潔身自愛,餓死也不偷隊里的一粒糧。正是用這種忠實和自律,父親為自己樹起了一面旗幟。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一棟棟鋼筋水泥的混合體,以各種借口吞噬著一片片富袤的土地,讓與父親有著血肉之情的一粒粒糧食,變得不再理直氣壯,不再豪情萬丈,而是躲進廉價的墻角里忍氣吞聲,開始了一種哭泣。
父親手捧著糧食,喃喃絮語:糧食不好嗎?滄桑的臉上,幾多無奈,幾多凄苦。
風(fēng)雨歲月中的相濡以沫,曾經(jīng)的糧食,早已成為他生命中的一種尊崇和拜膜。他真的不敢想,一旦沒有了土地,糧食賴何生長?一旦沒有了糧食,人類何以生活?高樓萬丈,抵不上一粒糧食充饑時帶來的偉大;黃金萬兩,抵不上一粒糧食擁有的營養(yǎng)價值。世間沒有了糧食,萬物何從談起?世人不食用糧食,何談再綿續(xù)煙火?糧食可是一種本,一種生命里正宗本源的根??!
父親,分明就是一粒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糧食,一聲哭泣,悲戚了曾經(jīng)過往的歲月,讓他一生為糧食操勞的腰板,不再挺得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