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師范音樂院校的學生,大多在意學生自己的專業(yè)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鋼琴、聲樂以及其他器樂專業(yè)小課,究其原因,是什么促使學生注重專業(yè)課的學習,而忽略了音樂學專業(yè)中的共同課、公共課的學習,這是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高師音樂專業(yè);和聲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2-0040-02
高等師范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多半為教學型人才,大部分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學生畢業(yè)時取得的是音樂學學士學位,作為即將成為初、中等音樂教育工作者,掌握一門基礎技能的演奏或演唱是必要的,但作為培養(yǎng)目標為教學型人才的音樂師范教育專業(yè)的設置上,能夠完美演繹出技術艱深的器樂作品或是一首演唱技巧難度極高的聲樂曲并不僅僅是音樂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全部,因此,對于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共同課、公共課程學習的重視是必要的也是緊迫的。
近年來,音樂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呈飛速上升狀態(tài),并且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音樂教育熱的狂潮,而音樂教育界也需要這樣能夠勝任基礎音樂教育一專多能,音樂素質較高的綜合性、復合型人才,而和聲學在音樂教育的發(fā)展中體現出了學科的綜合性及其優(yōu)勢性。
和聲學,是作曲技術理論課,是我們常說的“作曲四大件”其中的一件,也是作曲技術理論最最基礎的理論技術學科。和聲學,它是研究縱向上和弦的結構排列與橫向中和弦如何按照一定邏輯進行的一門學科。如,中小學音樂課上的歌曲即興伴奏、合唱隊員排練的指導、管弦樂隊樂譜的鋼琴縮譜轉換都需要對和聲學知識技能有準確且熟練的把握。
但是,學習和聲學難已經成為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界的普遍共識了。為何和聲學難學?為何和聲學難學的觀念根深蒂固?為何學生學習和聲學不能夠是快樂的?那么如何使學生學習和聲學變得有興趣,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作為高等音樂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師范類音樂專業(yè)的學生認為和聲學這門學科難于學習、難于理解、難于應用,那么,究竟為什么師范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對于學習和聲學沒有興趣?究其緣由,有以下幾點:
1.在初學階段,和聲學課程的老師就已將這門學科非?;逎y懂的觀念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最初帶著一定的心理障礙開始學習,沒有給予學生對于課程學習親和感的滿足。
2.在和聲學課程的教授中,也存在著很多條需要注意且避免的條條框框,而教師又沒有及時地把難度縮減,循序漸進地學習,給學生造成成就感的缺失。
3.大部分教師教授和聲學課程完全是以技術性理論教學為主,而忽略了掌握一定理論之后,要與實踐,通常所說的鍵盤和聲聯系起來,使學生缺少了一定的音樂審美。
4.學習了和聲學技術理論,長期沒有鋼琴鍵盤和聲的實戰(zhàn),或是有了實戰(zhàn),卻沒有展示的機會,沒有可以比賽的項目,學生無法獲得學習和聲學優(yōu)勝的感覺。
5.教師沒有給予學生對于這一學科明確的認識,致使學生完成和聲學課程的學習后仍舊不知道學習該課程的目的,導致學生畢業(yè)就業(yè)不理想,沒有較早地認識到和聲學課程的優(yōu)勢和重要性。
要想使學習和聲學變得輕松、有興趣,首先應該了解的是興趣是什么,如何會產生興趣。興趣是人產生動機的傾向性,并且能滿足人們快樂的體驗和感受。
要知道為什么音樂專業(yè)學生對于和聲學課程的學習沒有興趣,教師在和聲學課程的教授中給予學生人文關懷了嗎?學生想在這門學科中獲取什么樣的知識?作為教師你給予學生實際想學的技能了嗎?學生聽了和聲學的課程,聽覺上獲得音樂美感從而感到快樂了嗎?你給予學生在眾多音樂學子中獲得優(yōu)勝的快感了嗎?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和聲的難于學習、難于理解、難于應用一定是必然的。
快樂的感受容易產生幸福感,越多的快樂體驗將會帶來越來越大的興趣,而痛苦的感受容易產生抑制感,抑制感積攢起來,久而久之便會遭到排斥,失去興趣,只有讓學生對學習和聲學產生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地向和聲學靠攏,一點點喜歡上和聲學這門課程,才能使和聲學的教與學變得不再艱深,從此輕松愉快的教學良性循環(huán)將伴隨和聲學課程的始終。那么和聲學課程如何給學生帶來快樂,帶來興趣?
第一,教師教課要滿足學生的親和需要。在學生最初接觸這門學科時,教師應該負責任地介紹和聲學的學科性質、學科任務以及學科目標,將更多的啟發(fā)和輕松愉快的教學內容帶給學生,并且讓學生體驗到這是一門非常有趣且有技術含量的綜合學科,教授和聲學課程的教師在課堂上或是課堂內外的實踐中,能夠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只有教師去努力挖掘出使這門學科能夠輕松學習的所有教學方法,使之簡單化,學生才會喜歡上這樣有一定深度的理論支撐并且含有較高技術含量的實踐綜合的和聲學課程。而不去學習,不去鉆研這門學科,就一定無法體會和聲學理論帶來的實踐技術的挑戰(zhàn)。
第二,要滿足學生對和聲學這門課程的審美需要。和聲的美,是通過和聲性的縱向組合與橫向連接,賦予音樂以功能性的發(fā)展動力與色彩性的和聲美。和聲學課程的實踐部分是必須要在鋼琴鍵盤上展現的,那么四部和聲寫作的正確與否將直接體現在鋼琴的聲音上,什么樣的寫作才能體現出音樂的美,什么樣的寫作又不能表現出音樂的魅力,教師需要且一定做到正確有美感且又恰當的示范,表現出音樂的內在,同時能夠使學生在聽覺上感受到旋律與和聲的共鳴,聆聽、體會出音樂的動人之處、音樂美的存在。如此,便能使教與學完美默契地結合起來,學生也會期待和聲學課程的學習。
第三,要滿足學生學習和聲學課程的成就需要。我們都知道和聲學每一個技術點需要注意的禁忌較多,能夠在第一次接觸和聲學課程就可以做到避免所有涉及的禁忌是不容易的,即便是學過幾次和聲學,能夠將禁忌完全避免的也不在多數,因此,對于在和聲學的初學者來說,最開始寫作和聲作業(yè)時,教師應相對放寬對學生不能出現錯誤的“完美要求”,教師一節(jié)課重點說一到兩個需要避免的原則就可以,要求適度,循序漸進。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yè)時就容易做對,狀態(tài)也比較輕松,教師在學生做對作業(yè)時,多多給予學生鼓勵,學生便會有些許成就感,就會對學習和聲學產生興趣,久而久之,學習和聲學一定是快樂、輕松、愉悅的。
第四,要滿足學生學習和聲學課程的優(yōu)勝需要。我們知道對于和聲學理論的學習是為了運用到實踐音響中去的,專業(yè)音樂界對于鋼琴鍵盤和聲,也可以說成是鋼琴即興伴奏,沒有像鋼琴、聲樂專業(yè)比賽的賽次多,它次數很少,或是穿插到鋼琴比賽里。學生能夠展現、上臺的機會就少之又少,很多時候,滿足不了學生在鋼琴鍵盤和聲中學習的優(yōu)勢感。因此,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多創(chuàng)造這種能夠上臺展示的機會,或是創(chuàng)建比賽機制和音樂會類型的展演活動,當學生學到了一定的程度,教師定期組織學生開展鋼琴鍵盤和聲的專場音樂會,登上舞臺進行實踐展演。如此一來,會大大帶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優(yōu)勝需要被展現出來,從而產生興趣,一點一滴的積累形成對和聲學課程的熱愛。
第五,要滿足學生學習和聲學課程的生存需要。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之后,都面臨著就業(yè)問題,大部分學生在本科畢業(yè)后,從事、擔任的都是中小學音樂工作者的任務。一專多能,綜合性、復合型人才才是中小學音樂教育機構所需要的,只會彈奏鋼琴、演唱歌曲僅僅是作為基礎音樂教育工作者必要的技能之一,并不能夠滿足教育單位的綜合需要。作為基礎音樂教育的傳道授業(yè)者,不僅僅能夠演奏鋼琴,進行歌唱示范,對于學校合唱隊員的聲部編排,學校音樂課上的現場即席演奏、伴奏,學校管弦樂隊音色處理以及對樂隊總譜進行鋼琴縮譜的轉換,都是必要的,也是體現一個音樂教育者綜合的技術能力的。如果教師能夠將這些要素融入到和聲學課程中,學生將會大大提高對和聲學的認知以及興趣。
興趣是成功之母,為了營造良好的興趣氛圍,作為高等師范教育音樂專業(yè)的工作者,不僅僅要掌握專業(yè)行業(yè)技術,還要有教師教育技術,雙軌并行。教師傳道授業(yè),還要解惑,對于學生的心理層面,教師也要展開深入細致的研究和分析,努力鉆研教學,改善教學方式方法,為我國音樂教育事業(yè)獻出一份微薄之力。
[參 考 文 獻]
[1]伊·斯波索賓.和聲學教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
[2]吳式鍇.和聲藝術發(fā)展史[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5.
[3]周海宏.音樂及其表現的世界[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1.
[4]張前,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16.
[5]俞人豪.音樂學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17.
[6]周海宏.藝術教育的核心與感性素質的培養(yǎng)[N].光明日報, 2007-04-11.
[7]周海宏.藝術教育將提升一個民族的感性素質[J].新華每日電訊, 2012-01-15.
[8]周海宏.有關“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審美價值問題的分析[J].音樂學探索,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