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教學內容抽象性比較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市場對綜合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在學校教育中,除了知識文化的教學之外,還需要注重思維鍛煉,充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實現對學生思維模式的訓練,促進學生思維模式的養(yǎng)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數學思維訓練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思維模式""訓練策略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所以學生想要提升自身的數學成績,就必須要形成較強的思維能力。在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另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所以需要教師制定長遠的教育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已經成為數學教師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進而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
比如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材中的《認識鐘表》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鐘表圖片。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相應的動畫,比如時針與秒針的自我介紹等。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達到對學生思維訓練的目的,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鼓勵學生提問,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
在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就要加強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改善緊張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思路對問題進行思考,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為學生思維模式的形成奠定基礎。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進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
三、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形成
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實現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以此來確保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學習的過程比較機械化,很少有學生會自己動腦對問題進行思考。為了避免學生被動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使得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學習。
四、注重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思維動機
學習動機屬于一種心理狀態(tài),其主要由于學生的內在需求而產生,也是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做好思維訓練還需要充分激發(fā)學生思維動機。而想要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動機,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適應自身身份的改變,在課堂教學當中,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并且結合小學生心理特點與教材內容,充分開展教學活動。為了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更多生活化的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熟悉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更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三角形”相關內容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尋找生活中有關于三角形的例子,然后通過多媒體教學將其為學生展示,充分做好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動機和好奇心,讓學生更愿意積極配合教師,開展后續(xù)課堂教學與思維訓練。
五、注重實踐操作,引導學生思維轉變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思維訓練時,還需要注重實踐操作,引導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實踐操作處于直觀教學內容,通過實踐操作,一些抽象性的內容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也更有利于學生思維轉變,有助于提升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與學習效率。
例如在認識鐘表相關內容教學當中,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一些鐘表,在課堂上為學生演示,讓學生對鐘表有一定的認識。然后再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實踐操作,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讓學生在操作中思考,并且敢于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將語言表達、思維、操作充分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思維。
六、鼓勵口頭表達,訓練學生連貫思維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比較小,口頭表達能力與連貫思維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口頭表達的方式,讓學生敢于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從而有效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連貫思維。同時,口語表達屬于人類重要的交流工具,口語表達的過程中,人體思維也會隨之鍛煉,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引導其清晰表達自身的想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思維訓練方式。此外,數學屬于嚴謹的學科,知識點準確而完整,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鼓勵口頭表達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與內容。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問答、討論等方式,鼓勵學生開口,讓學生學會表達內心的想法,從而更好地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屬于小學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尤為關鍵。因此,教師可以從注重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思維動機、注重實踐操作、引導學生思維轉變、鼓勵口頭表達、訓練學生連貫思維等方面入手,做好思維訓練。
參考文獻
[1]張莎莎.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思維訓練[J].教育,2016,15(12):00021-00021.
[2]張清河.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有效思維訓練分析[J].新校園(中旬),2017,28(2):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