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文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及思維能力,并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本文提出了教學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加快教學改革。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小學群文閱讀教學期間,實際語文課堂的時間比較受限,教師通過有限的時間帶領小學生閱讀文章,這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群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要求在于必須掌握分析、歸納、對比這三點能力,并且可以通過多篇閱讀掌握其中的內容以及體裁。由于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并沒有得到完全普及,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為實際語文教學帶來限制,必須著重探討群文閱讀價值,并且與語文教學展開深入結合。
一、群文閱讀概述
所謂群文,即將諸多文章集合起來,閱讀就是讀者與文章之間的共鳴,群文閱讀是語文課堂上針對一些問題選擇的多篇文章,師生圍繞問題進行閱讀與討論,從而達成共識[1]。為了達到制訂的教學目標,教師開展群文教學期間務必要遵循突破創(chuàng)新這一根本原則,帶領學生掌握閱讀的有效方法,體會閱讀中帶來的樂趣,如此才能夠提高小學生閱讀水平。同時,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期間要遵循“以少概多、一文帶單元”的原則,將群文閱讀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
(1)有利于增加閱讀量
語文教學期間教師對于學生的要求是多讀書,為了豐富學生的閱讀量,群文閱讀教學被應于語文教學中。但是,現(xiàn)如今語文課堂教學時,閱讀教學只是圍繞課本教材展開,無法真正實現(xiàn)增加學生閱讀量的目的。所以,作為語文教師,目前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便是擴大閱讀領域。例如,教師進行三年級《荷花》一課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搜集與這一課內容相關的課外文章,在課堂上共同探討,如此一來除了能夠增加學生閱讀量,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2)有利于加快閱讀速度
當前我國已經(jīng)逐漸進入到信息時代,學生務必要獲取豐富的信息才能夠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這就要求學生提升閱讀速度,獲取更多的信息量。然而,小學語文教學期間,個別語文教師為提升授課質量,會故意放慢教學速度,盡管有利于學生理解,但是卻影響了學生閱讀速度的提升。
(3)有利于提高思維水平
現(xiàn)如今,語文教學在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下,教師依然沿用單篇文章教學這一形式,只是為學生灌輸基本理論,學生在課堂上過于被動。此外,有限的時間內教師通常會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忽略,學生需求得不到滿足,這對于思維能力的提升帶來嚴重的影響。但是,群文閱讀教學的展開,教師一般會在授課之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在閱讀期間思考問題答案,如此一來便可以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維水平。
三、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1)鼓勵學生利用讀說展開閱讀
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建議在課堂上設置聽、讀、說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就是“讀”,也就是朗讀,作為小學生,只有讀透文章才能夠理解文章內蘊含的知識?,F(xiàn)如今語文教學中主要是以教師領讀、學生默讀和師生共讀這三種模式為主,實際閱讀期間,教學可以多準備一些有特征的短文,要求學生帶著感情朗讀,如此一來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可以充分放松身心,提出對于文章的見解,一方面可以提升群文閱讀質量,另一方面則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2)選擇合適的群文閱讀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供學生閱讀,應選擇主題相類似的優(yōu)秀文章,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優(yōu)秀的文章,同時老師還應根據(jù)所帶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適當?shù)闹黝}進行閱讀教學,如可以選擇同一事物、不同的學法的文章進行類比,比如同是寫狐貍的《狐貍和馬》《狐貍分奶酪》等幾篇相關的內容可以結合起來一起閱讀,然后根據(jù)作者不同的寫法和角度對文章進行分析和討論,老師還可按照課本的內容選擇性的叫學生閱讀,促進教學效率,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同時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達到雙重的教學效果。
(3)采用合理的結構層次對文章進行組合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一定的順序和層次對閱讀文章進行安排,教師根據(jù)閱讀文章的內容進行順序安排不能隨意進行安排,因為每篇文章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主題,表達形式也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適合,老師應按照閱讀的主要目標對原文進行內容篩選,由淺入深引導學生閱讀。
(4)采用讀說結合的方式進行群文閱讀
教師在引導群文閱讀時可以把讀、說、聽三者相結合,例如在閱讀中,教師可以選學生對文章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此后讓學生代表發(fā)言談談閱讀后的感想,使課堂充滿趣味,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大大提升了閱讀的效率,進而達到群文閱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5)適當設置閱讀問題
閱讀學習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巧妙的安排和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練習學生的閱讀動腦能力,有效提高教學成績。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農(nóng)夫與蛇》的時候,可以設置幾個問題:假如你是農(nóng)夫你會怎么做?然后再閱讀《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七顆鉆石》等文章,讓學生了解到不僅人與人之間需要幫助和關愛,人與動物之間也需要愛,閱讀《小紅軍》的適合,可以帶著問題“小紅軍在長征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困難”假如你是小紅軍你會不會堅持不懈,通過導讀和帶著問題的閱讀提升閱讀效率。
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方式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量,并且這種方式還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帶著問題思考,結合問題學習,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對小學閱讀教育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類似研究提供經(jīng)驗借鑒與參考,推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玲玲,熊嵐.小學群文閱讀課堂教學設計初探[J].語文建設,2018(02):4-8.
[2]馮霞.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0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