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作為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促進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將兩者相互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以及寫作水平的關鍵。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與寫作教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能將兩者相結合進行教學,以讀悟寫,以寫促讀,加強兩者的結合訓練,那么可以使學生在加強閱讀理解的同時,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文章主要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與寫結合進行論述,同時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 "閱讀教學 "讀寫結合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是重點問題,這對促進學生整體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閱讀與寫作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將閱讀與寫作教學密切地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寫作訓練,在寫作中應用閱讀的材料,使得閱讀與寫作可以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切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挖掘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寫作
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形式多樣,教師可以深挖教材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與寫作能力,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容進行仿寫與續(xù)寫等,從而讓學生在練習中逐漸地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例如:在教學課文《桂林山水》時,在描寫漓江的水時,作者運用了排比與比喻的修辭手法,那么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多讀幾遍這句話,讓學生體會作者運用的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并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由地選取一處景物進行描寫,如云、樹、山等,并運用排比的句式與比喻的手法,從而讓學生在仿寫的同時既得到寫作能力的訓練,又能夠體會到課文中閱讀材料的優(yōu)點,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二、感悟課文中的情感表達,鼓勵學生進行寫作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思想比較成熟,對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一時期的學生所寫出的作文能體現(xiàn)出自己的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在語文課文的教學中也是如此,每一篇文章都表達出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寫讀后感等方式來進行寫作,從而讓學生可以很好地感悟課文中的情感,體會其中的寫作手法,進而在訓練學生寫作技能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真正地促進學生的內在素養(yǎng)的提升。例如:在教學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播放地震發(fā)生時房屋倒塌等一系列的視頻,讓學生通過直觀的體會到當時情境的危急,從而使其更好地感受課文中的父子深情。為了深化學生的情感,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與父親發(fā)生的一些事,并挑選其中的一件或者兩件來進行描寫,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強化閱讀拓展,以教材為基礎進行課外延伸
教師在進行讀寫教學時一定要以課本為主,逐漸突破課本教材的內容,將課本中的學習內容逐漸拓展,進而讓教材的基礎不斷向課外進行延伸,讓學生能夠在扎實的語文學習基礎中增加自身的閱讀量以及提高語文學習水平。小學課本中的文章普遍具有代表性,一篇高質量的文章會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反之則會阻礙學生的發(fā)展。為此,教師在選擇課外延伸的文章時不能隨意,一定要幫助學生選用有益的書籍。但此處所講的“幫助”更加側重于引導,最終還要以學生的自身閱讀興趣為主,教師只能為學生提供參考建議。例如,《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等故事類的書籍便是不錯的選擇,其不僅能夠有效地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具備較高的可讀性。當然,若想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光靠閱讀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寫”和“互動交流”,學生可以通過課堂討論以及觀后感等方式來強化自身的寫作素養(yǎng),進而促進讀寫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yǎng)閱讀效率的關鍵
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擁有課前主動預習課文的閱讀習慣,小學高年級的語文課本每個單元都包含不同的內容性質的文章,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夠將文章的主要內容先記錄在腦海中,對于重難點部分有個大概的把握,將自己不會的地方留個記號,可以在課堂上教師講授時注意聽講并及時掌握,如果課堂上老師沒有提及,則可以在課堂過后向老師提出疑問并尋求解答。培養(yǎng)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把握閱讀的主動權,而不是教師提出問題才想著去閱讀,讓閱讀帶著思維走。讓學生多將課文內容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有很多的感悟和常識性的東西就能夠把握得住,而且也不會難以理解。閱讀中出現(xiàn)疑難詞匯生僻詞匯,就應該養(yǎng)成善于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獨立正確使用工具書,可以豐富知識的寬度和廣度。好的閱讀方法是成功閱讀的一半,毛澤東同志在閱讀《二十四史》時曾經做了無數(shù)的批注,密密麻麻滿是自己的觀點看法。這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努力培養(yǎng)閱讀中圈點注批的習慣,可以邊閱讀邊思考,提高效率而且不易遺忘。閱讀后適時做一些小讀書筆記或者練筆隨筆,可以成為作文里面的素材積累,所摘抄的優(yōu)秀精美語句,能夠豐富學生作文中的文采。
五、結束語
小學高年級語文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擴大閱讀領域不但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還能為將來的寫作提供更多的素材。讀寫結合,可以提高學生在寫作方面的理解能力。能否寫出一篇文字優(yōu)美、內容豐富的文章,語文,這個集聽說讀寫于一身的學科,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因此,改變原本古板的教育方式,激發(fā)學生在自我創(chuàng)新上的能動性,是這個時代刻不容緩的教育工作任務。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的創(chuàng)新改革會讓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學習生活的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唐孝祖.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探析[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6(08):125-126.
[2]鄒小冬.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探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0):145-146.
[3]熊熠.關于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方式的探析[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6(09):78-79
[4]楊再隋.夏家發(fā).劉中林.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研究[J].語文出版社,2016(02):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