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平面設計中最重要的三個要素就是字體、圖形、色彩,就圖形而言“形狀”是其展現的主要形式,設計就是對各種形狀的組織和安排,設計師對形狀的把握能力代表其設計水平的高低。形狀作為視覺傳達的語言,是構成形式的基本元素。正確理解形狀,恰當處理形狀,才能使平面設計形成既簡化又完整。
關鍵詞:平面設計;形狀;簡化;組合原則
在設計的相關探索中,對于表現形式的研究有很多,無論是在哲學,還是在美學里,形式都是一個永恒的熱門話題。然而,即便是在美學里,或是在設計理論研究中,形狀也常常被忽略。美國著名設計教育家阿歷克斯·伍·懷特在其《平面設計原理》中指出:“設計就是各種形狀的組織和安排,設計師對形狀的敏感性標志著個人設計能力的重大突破?!?/p>
格式塔美學家阿恩海姆在其《藝術與視知覺》一書中指出,“視覺是一種積極的探索,他是有高度選擇性的”這就指出了人觀看的活動與照相機的拍照原理區(qū)別。他同時也強調,“視知覺不是一種從個別到一般的活動過程,相反視知覺從一開始把握的材料,就是事物的粗略結構的特征”。這就說明人在觀看的過程中會自動具有概括的能力。尤其在對于平面設計師來說,對于圖形概括的敏感度決定著設計表達的準確性。
一、形狀
1.1什么是形狀
什么是形狀?《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物體或圖形由外部的面或線條組合而呈現的外表”。阿恩海姆認為,“形狀涉及的是除了物體空間的位置和方向等性質之外的外表形象,換言之,它不涉及物體在什么地方,也不涉及是側立還是倒立,主要涉及物體的邊界線”,因此,形狀強調的是一種輪廓特征。阿恩海姆同樣強調:“在視知覺中,人們把握的物體的形狀并不一定與該物體事物實際邊界線等同”這就告訴我們一件事物真正的形狀是由他的基本空間特征所構成的。
人們能夠認識到物體的整體形狀,其重要原因是人類具有把以往經驗跟眼前物體相結合的感知能力。視覺信息的加工,主要依靠“經驗”的成分。人們通過觀察和學習了解外面的世界,儲備了大量的視覺經驗,當人們認識新的事物時,這些以往的視覺經驗就會作為基礎幫助人們認識新的事物,同樣為觀者把握形狀提供基礎。
1.2形狀的簡化
在平面設計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強調層次,首先要確定主導的、次要的、從屬的、輔助的關系。要有一個是占優(yōu)勢地位的主導形狀,它是表達設計主題的最重要元素。主導形狀和次要形狀一般聚在一起,留下的空間用一些小的形狀完成該構圖的平衡感。各種形狀通過旋轉、扭曲、拉伸、反轉、重復、疊加、合并、分割、裁切、打散等原則形成新的形狀。
一般而言,簡化有兩種意思:在一種絕對意義上來說,當一個物體只包括很少幾個特征時,它便是簡化的;在一個相對意義上來說,如果一個物體用盡可能少的結構特征把復雜的材料組織成有秩序的整體時,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簡化的。
可口可樂作為碳酸飲料界的NO.1,其海報設計一直具有獨特的設計思路,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首先進行聯想,在什么環(huán)境下、心情下會與可口可樂發(fā)生聯系,在眾多的元素排列出來時,就需要設計師用自己的設計將眾多元素進行重組,根據整合、簡化,使得整體海報呈現出了規(guī)律性,大量的元素形成了規(guī)則的形狀,使得我們在觀看海報時,并不會出現混亂的效果,畫面內容多而不亂,達到了簡化的目的。
二、形狀的組合原則
2.1整體與部分
對于組合原理的研究,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了解“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阿恩海姆在其《藝術與視知覺》一書中指出“單純從數量的角度來說,整體中的任何一個段落都可以稱為“部分”然而只有當我們面前的整體是一種均勻的同質的物體時,上述定義才能成立?!币簿褪钦f我們在觀察藍天還有云朵的時候,一片一片的云朵在藍天中,云朵是藍天的一部分。
2.2組合原則
韋太默在《知覺形式中的組織規(guī)律》一書中首先提出了組合原則,主要是指那些使得某些”部分“之間的關系看上去比另外一些“部分”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的因素。組合原則的實質是“相似性原理”的實際運用,使某些部分的關系看上去比另一些部分的關系緊密些。視覺設計的基本要求是把所有元素組織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如果各個元素互不相干,整體將呈現無序和混亂。當所有的要素都和諧一致時,就獲得了設計中的協調性。相同形狀的重復通常體現了直觀的和諧,相似的形狀也能輕松地取得協調。同時相似的位置也會給人帶來組合的感覺。這種組合形式的存在無疑給觀者帶來了整潔、概括的感覺,利于畫面的和諧。
組合原理在視覺傳達排版設計應用中,體現為重復,均勻的重復產生節(jié)奏,節(jié)奏的重復使簡化的畫面更簡化,統一的更統一。當節(jié)奏有一定的律動時就形成了韻律。就版面而言,無論圖形、文字或色彩等視覺要素,它們在組織上都合乎某種規(guī)律而給視覺心理一種韻律感覺。
就版面而言,畫面中文字的編排要有密有疏、有大有小、有橫有豎,把整個版面分割成三大面積區(qū)域,產生一種輕、重、緩、急、松、緊的韻律節(jié)奏。書籍設計中純粹的進行了字體的排版,利用字體大小的變化,位置的變化,字體的隱藏效果來達到與眾不同的效果,產生不一樣的節(jié)奏感(圖一)。
三、平面設計中的形狀
對于平面設計而言,我們研究形狀也是為了營造穩(wěn)定、簡潔、完美的畫面,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對于形狀的處理和設計無時無刻不結合變化與統一、平衡與節(jié)奏、比例與尺度等設計法則。雖然形狀作為一種視覺符號是非常復雜的設計元素,我們撇開圖形所需要表達的具體涵義,僅從視覺出發(fā),利用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及方法,將圖形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使設計的整體畫面呈現和諧、穩(wěn)定的效果,這就是形狀對于平面設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美)阿歷克斯·伍·懷特:《平面設計原理》,黃文麗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第 31 頁。
[2](美)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滕守堯等譯,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98,第 48-111 頁。
[3](德)韋太默:《知覺形式中的組織規(guī)律》,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4](美)蘇珊 · 朗格:《藝術問題》滕守堯譯,南京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梁嘉靖(1992-),女,河北唐山人,碩士學位,天津工業(yè)大學,研究方向:設計學。
(作者單位:天津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