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友 富(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102600)
長江經濟帶戰(zhàn)略作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轉型實施新區(qū)域開放開發(fā)戰(zhàn)略,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xié)調發(fā)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1]。長江經濟帶立體綜合走廊提出,加強快速鐵路建設,重點建設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鐵路[2-3]。沿江高速鐵路通道連接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4-6],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7]。按照建設高質量的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要求,盡快貫通形成高標準的沿江高速鐵路通道,對長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生態(tài)廊道建設、推動產業(yè)梯度轉移、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8]等具有重要意義。
沿江鐵路客運通道自上海經南京、武漢、重慶至成都,全長2 080 km,橫跨我國長江經濟帶。沿江鐵路客運通道各段線路構成及設計標準見圖1。
現(xiàn)狀沿江鐵路客運通道的主要特點:一是線路眾多,均為分段、分期建設形成;二是技術標準不統(tǒng)一,目前全線除滬寧段運營速度在350 km/h,南京以西段目前運營速度均在200 km/h及以下,且宜萬鐵路兼顧貨運,合武、合寧鐵路設計為客貨共線鐵路,但尚未辦理貨運;三是客車運行時間長,成都至上海需耗時15 h,不能適應建設高質量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需要。
2016年沿江鐵路客運通道最大斷面客流密度,武漢以東合寧段為2 313萬人/年,滬寧段為7 536萬人/年;武漢以西漢宜段為2 073萬人/年,成渝段為2 400萬人/年。根據(jù)文獻[1],各段的客車對數(shù)及能力利用情況見表1。
表1 2016年沿江鐵路客運通道客車對數(shù)及能力利用情況
2016年6月,國家頒布了《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提出沿江鐵路通道是“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即上海—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成都,包括南京—安慶—九江—武漢—宜昌—重慶、萬州—達州—遂寧—成都(其中成都至遂寧段利用達成鐵路),連接華東、華中、西南地區(qū),貫通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8]。
規(guī)劃新通道中,目前鄭州至萬州鐵路、武漢至十堰鐵路、合肥至九江高速鐵路、杭黃鐵路為在建鐵路,宜昌至鄭萬鐵路聯(lián)絡線、黃岡至黃梅、池州至黃山等鐵路已經啟動前期工作。
武漢以西,鄭萬鐵路和武十鐵路建成后(2019年),武漢以西通過成渝高速鐵路(350 km/h)、渝萬城際(250 km/h)、鄭萬高速鐵路(350 km/h)、武漢至十堰高速鐵路(350 km/h),形成一條成都經重慶、萬州、襄陽至武漢的高標準通道。除此之外,根據(jù)《中長期鐵路規(guī)劃》,如近期新建宜昌至鄭萬鐵路聯(lián)絡線(350 km/h),武漢經天門至荊門鐵路(350 km/h),遠期新建成都—達州—萬州高速鐵路(350 km/h),溝通鄭萬高速鐵路、渝萬高速鐵路、成渝高速鐵路,成渝城市群與武漢之間將形成多條高標準高速鐵路徑路,形成全線350 km/h的高速鐵路通道,加強與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聯(lián)系便捷性,基本適應沿線地區(qū)運輸需求。
武漢以東,除規(guī)劃新建合肥至南京高速鐵路外,利用既有武九高速鐵路(250 km/h)、安慶至九江鐵路(350 km/h)、既有寧安城際(250 km/h)、滬寧城際(350 km/h),可形成一條新的武漢經九江、安慶、合肥、南京至上海的較高標準沿江客運通道,見圖2。
國家頒布的《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對沿江通道進行了補強和完善,但沿江鐵路通道作為我國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主要支撐,仍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
(1) 既有沿江通道的滬漢蓉鐵路通道作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組成之一,技術標準與其路網定位不適應,且漢宜及武漢以東成為主要瓶頸。沿江鐵路通道的滬漢蓉鐵路作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組成之一,其設計標準大部分區(qū)段低于250 km/h,而從沿江通道覆蓋的人口、GDP來看,在“八縱八橫”中均居于前列,“八縱八橫”主通道絕大部分設計標準均在250 km/h及以上。根據(jù)《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對里程和設計速度的要求,和作者對人口、GDP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八縱八橫”高速鐵路通道社會經濟及構成見表2。
表2 “八縱八橫”高速鐵路通道社會經濟及構成表
(2) 既有沿江鐵路客車旅行時間較長,成都至上海需耗時15 h;成都至武漢耗時9 h,不能滿足區(qū)域中心城市1~8 h高速通達圈的目標。
目前,沿江鐵路通道的滬漢蓉鐵路標準較低,成都至上海需耗時15 h,因此導致成渝至長江中游、長三角之間鐵路客運總體水平較低且在綜合交通中的比重低于航空,民航定價靈活且旅行時間有競爭優(yōu)勢[9-10],根據(jù)“2016年全路資料統(tǒng)計匯編”,2016年成渝至長江中游、長三角之間鐵路客運總量為1 256萬人,占全社會的25%;航空客運量1 544萬人,占32%。2016年成渝、長江中游、長三角三大城市群間鐵路、航空[11]單向客運交流現(xiàn)狀,見圖3。
(3) 中長期鐵路網補強的沿江鐵路通道仍不能有效的滿足未來運輸需求,支撐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戰(zhàn)略需要。
沿江鐵路客運量未來將會有較快的增長,預測2020年、2030年沿江鐵路武漢以西最大斷面漢宜截面客流密度分別為2 274萬人、6 225萬人,宜昌至重慶截面客流密度分別為2 683萬人、3 544萬人;武漢以東最大斷面合武截面客流密度為3 966萬人、7 063萬人;滬寧截面客流密度為7 159萬人、9 905萬人次,沿江通道2030年相關鐵路行車量如表3所示。根據(jù)能力檢算[12],既有沿江鐵路通道不能滿足運輸需求。
根據(jù)以上計算分析可知,《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提出的沿江高速通道相關項目全部實施后,滬寧段京滬高速鐵路、滬寧城際能力緊張;合武鐵路、漢宜鐵路、杭黃鐵路能力飽和,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滿足運輸需求。
表3 沿江通道2030年相關鐵路行車量表
沿江高速鐵路通道作為沿江綜合交通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jù)以上分析,沿江高速鐵路通道武漢以西漢宜鐵路能力飽和,需要在2025年左右按照350 km/h設計標準實施中長期鐵路網中規(guī)劃提出的武漢—天門—荊門城際鐵路,作為沿江高速鐵路通道的組成部分,項目緩解能力緊張。武漢以東所經過的地區(qū)是長三角對外客運主通道,也是長三角地區(qū)城鎮(zhèn)聚合度最高、客運出行強度最大的交通走廊,既有合武鐵路能力飽和,需要在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之外新增合武高速鐵路(350 km/h,未列入相關規(guī)劃),2025年之前建成;滬寧段京滬高速鐵路、滬寧城際能力緊張,需要按照350 km/h的設計標準盡早建設中長期鐵路網中規(guī)劃提出的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與杭黃鐵路銜接的相關路網形成后,杭黃鐵路能力飽和,需要在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之外新增杭州—臨安—績溪高速鐵路(350 km/h,未列入相關規(guī)劃),并于2025年前建成。
從通道整體來看,隨著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中沿江高速鐵路通道在建項目和規(guī)劃項目的實施,以及本次研究提出的新增規(guī)劃合武高速鐵路、杭州—臨安—績溪高速鐵路,沿江高速鐵路通道將形成南北多條沿江高速鐵路徑路。沿江高速鐵路的總體布局,見表4。
表4 研究年度沿江高速鐵路通道構成表
(1) 通道內主要節(jié)點間形成高標準徑路
規(guī)劃實施后,成都—重慶—武漢—合肥—南京—上海間形成經成渝高速鐵路(350 km/h)—渝萬高速鐵路(250 km/h)—鄭萬高速鐵路(350 km/h)—宜昌至鄭萬聯(lián)絡線(350 km/h)—襄陽至常德鐵路(350 km/h)—武天荊鐵路(350 km/h)—合武高速鐵路(350 km/h)—合寧高速鐵路(350 km/h)—江蘇南沿江城際(350 km/h)的高標準徑路;武漢至杭州形成經武岡城際(200 km/h)—黃黃高速鐵路(350 km/h)—合安九高速鐵路(350 km/h)—寧安高速鐵路(250 km/h)—池黃鐵路(350 km/h)—杭臨績高速鐵路(350 km/h)的高標準徑路。
(2) 主要節(jié)點間形成1、2、3、8 h交通圈
規(guī)劃實施后,形成以上海為中心,至杭州的1 h交通圈,至南京、合肥的2 h交通圈,至武漢的3 h交通圈,至重慶、成都的8 h交通圈。同時,武漢至杭州現(xiàn)狀最快的4.5 h縮短2030年的2.7 h。根據(jù)鐵路標準和里程計算各節(jié)點間旅行時間,見表5。
表5 2030年沿江通道主要節(jié)點間旅行時間表 h
(3) 限制區(qū)段能力得到釋放
規(guī)劃實施后,漢宜線武漢至宜昌段能力利用率由119%下降至72%;滬寧城際南京至上海段能力利用率由93%下降至70%;杭黃鐵路杭州至建德段由81.2%下降至62%。緩解了原區(qū)段先能力不足、能力緊張的情況,通道各線分工布局趨于均衡合理。
(4) 通道覆蓋范圍擴大,進一步支撐長江經濟帶發(fā)展
規(guī)劃新增項目實施后,沿江通道直接吸引范圍進一步擴大,吸引人口增加1 273萬人,通道吸引范圍內完成GDP 12.5萬億元,占長江經濟帶經濟總量的42%,有效支撐了長江經濟帶的發(fā)展。
本文在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提出的項目實施后,對沿江通道進行需求預測及線路能力適應性分析,得出京滬高速鐵路滬寧段、滬寧城際能力緊張;合武鐵路、漢宜鐵路、杭黃鐵路能力飽和。為此,在國家中長期鐵路規(guī)劃基礎上,新增規(guī)劃合武高速鐵路、杭州—臨安—績溪高速鐵路,形成南北多條沿江高速鐵路徑路,進一步縮短主要節(jié)點間的時空距離,擴大沿江通道覆蓋范圍。因此,從支撐國家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戰(zhàn)略及進一步完善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角度分析,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把合武高速鐵路、杭州—臨安—績溪高速鐵路列入相關規(guī)劃,盡快列入實施計劃。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函〔2015〕62號 長江經濟帶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Z].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發(fā)〔2014〕39號 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fā)展的指導意見[Z].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guī)劃(2017年~2020年)[Z].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4.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函〔2015〕62號 長江中游城市群發(fā)展規(guī)劃[Z].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6.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改規(guī)劃〔2016〕1176號 關于印發(fā)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fā)展規(guī)劃的通知[Z].北京: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2016.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改規(guī)劃〔2016〕910號 關于印發(fā)成渝城市群發(fā)展規(guī)劃的通知[Z].北京: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2016.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Z].北京: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2016.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規(guī)劃(2014年~2020年)[Z].北京:國家發(fā)展改革委,2014.
[9] 張旭,陳秉智,李振福,等.民航競爭影響下高速鐵路動態(tài)差別定價研究[J].鐵道學報,2017,39(10):19-25.
ZHANG Xu,CHEN Bingzhi,LI Zhenfu,et al.Study on Dynamic Differential Pricing for High-speed Rail under Influence of Competition From Civil Aviation[J].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2017,39(10):19-25.
[10] 李麗輝. 基于旅客行為分析的高速鐵路收益優(yōu)化研究[D].北京: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17.
[11]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計劃司.從統(tǒng)計看民航2016[M].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2017.
[12] 牛豐,戚建國,秦進.基于不確定客流的高速鐵路列車停站方案優(yōu)化方法[J].鐵道學報,2016,38(7):1-7.
NIU Feng,QI Jianguo,QIN Jin.Optimization Model for Train Stopping Plan on High-speed Railway Corridor with Uncertain Passenger Demands[J].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2016,38(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