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春陽 叢美艷 劉宇鵬
婦科疾病行開腹手術治療后, 由于在手術中解剖位置的變化、麻醉的影響、術中牽拉等因素會造成術后胃腸運動功能紊亂, 從而影響患者術后恢復以及生活質量。同時, 胃腸功能的不足會導致消化系統(tǒng)內致病菌被吸收, 導致病菌移位從而發(fā)生感染[1]。在術后對胃腸運動功能進行一定的鍛煉和恢復是婦科手術后的重點。本文探討婦科開腹術后采取四磨湯進行治療對患者胃腸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以及安全性表現(xiàn), 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接受開腹手術治療的婦科疾病患者260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130例。對照組年齡18~64歲, 平均年齡(32.3±11.9)歲。觀察組年齡18~66歲, 平均年齡(32.1±11.5)歲。所有患者中包括宮頸腫瘤手術53例、卵巢腫瘤手術28例、子宮內膜癌21例、子宮腺肌癥27例、子宮肌瘤61例, 其他手術7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開腹術后采取常規(guī)康復治療, 術后常規(guī)禁食, 并給予支持治療, 同時進行補液維持患者水、電解質平衡, 并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在術后鼓勵其盡早下床活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四磨湯口服液進行治療, 四磨湯口服液20 ml/次, 3次/d。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以及術后排氣時間, 以此評價兩組患者胃腸運動功能恢復情況。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2]評定有效率。比較兩組不良反應情況, 以觀察安全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以及術后排氣時間比較觀察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25.1±8.9)h、術后排氣時間(42.3±12.6)h均短于對照組的(34.2±16.1)、(51.6±16.6)h,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以及術后排氣時間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以及術后排氣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 術后排氣時間觀察組 130 25.1±8.9a 42.3±12.6a對照組 130 34.2±16.1 51.6±16.6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68.5%(89/130),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3.1%(121/130),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發(fā)應情況比較 對照組中2例患者出現(xiàn)嘔吐、輕微惡心等情況, 1例患者出現(xiàn)輕微腹痛,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3%;觀察組中1例患者出現(xiàn)輕微腹痛, 1例患者出現(xiàn)嘔吐, 1例患者出現(xiàn)腹瀉,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婦科開腹手術后經常會出現(xiàn)腸麻痹, 此類術后并發(fā)生會導致患者胃腸道功能刺激減少, 從而造成其內環(huán)境失調, 出現(xiàn)腸道積氣、腹脹、惡性等一系列的胃腸道不良反應[3]。這些不良反應會嚴重影響胃腸道功能, 從而影響患者的恢復,造成腸道抑菌移位, 菌群失調等情況發(fā)生。因此, 在完成開腹手術之后, 需要盡早恢復患者胃腸道功能, 不僅可以減輕患者術后痛苦, 幫助患者更好的康復, 同時還能防止術后炎癥以及感染等病癥發(fā)生率。另外, 胃腸的功能早期恢復, 還能很大程度上減少患者液體輸入量, 提高患者機體抵抗力,控制胃腸減壓時間, 節(jié)約患者治療花費, 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4]。
患者術后腸麻痹很大程度上受到手術時間、鼻飼管使用以及阿片類藥物使用因素影響, 這些方面因素都會不同程度抑制患者胃腸運動功能, 最終減弱患者腸蠕動[5]。臨床上不僅要盡量縮短手術時間、降低阿片類藥物使用量, 同時還需要保證患者胃腸功能盡早恢復[6]。中醫(yī)藥屬于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 不存在有過多不良反應, 作用機理相對較為溫和, 相關研究表明, 四磨湯能夠幫助患者術后胃腸動力更快的恢復,安全性高[7,8]。四磨湯屬于中藥理氣劑, 其功效為破滯降擬,補氣扶正, 有邪正兼顧之用[9]。而對中成藥制劑四磨湯口服液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 四磨湯對人體小鼠胃腸運動神經有積極影響, 可以對正常小鼠的胃排空以及腸推進運動起到促進作用,從而加速腸蠕動[10]。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25.1±8.9)h、術后排氣時間(42.3±12.6)h均短于對照組的(34.2±16.1)、(51.6±16.6)h,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68.5%(89/130),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3.1%(121/130),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均屬于輕度, 可能與四磨湯無關。
綜上所述, 婦科疾病行開腹手術治療患者在術后采取四磨湯治療能夠提高患者胃腸運動功能的恢復, 并且安全性較好, 適合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1] 周應初, 霍繼榮, 劉斌, 等.四磨湯對婦科開腹術后胃腸運動功能的臨床效應及安全性研究.臨床與病理雜志, 2016, 36(11):1705-1711.
[2] 鄧娜, 藺曉源, 易健, 等.四磨湯有效成分對慢性應激小鼠胃腸運動的影響.世界中醫(yī)藥, 2013, 8(7):731-733.
[3] 楊鴨紅.四磨湯口服液治療腦室腹腔分流術后胃腸運動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4.
[4] 張進, 李巖.健脾消食方對脾虛大鼠胃腸運動的影響.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 44(8):690-693.
[5] 陳芳, 陳立俠, 吳宗會.四磨湯口服液對婦科開腹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4(1):59-60.
[6] 王戰(zhàn)先.四磨湯口服液促進婦科腹部手術后腸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中醫(yī)學報, 2012, 27(5):612-613.
[7] 植美堅.行氣通腑類中藥對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研究.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5.
[8] 溫愛萍.四磨湯治療婦產科手術后腹脹的效果探討.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4, 21(33):122-123.
[9] 馬相民.四磨湯口服液促進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北方藥學, 2015(9):29.
[10] 馬海龍.四磨湯口服液促進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