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朔
南五味子屬于中藥藥材, 在植物研究中歸屬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 形態(tài)果實較為干燥, 其藥物成分可用于遺尿尿頻、自汗盜汗、心悸失眠、久瀉不止以及久嗽虛喘等病癥治療[1]。隨著臨床上對中藥藥物研究的不斷深入, 對南五味子中的糖、蛋白質、萜類、氨基酸以及核苷等藥物成分的了解也不斷增加, 其中核苷是主要組成成分, 同時具有鎮(zhèn)靜神經(jīng)、免疫調(diào)節(jié)、維持細胞生命以及改善腦細胞代謝的功效[2]。目前, 核苷已經(jīng)作為部分保健品和藥物添加劑應用, 但是當前對南五味子核苷成分的測定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了南五味子的核苷成分含量, 旨在為南五味子中藥材資源藥物研究提供借鑒價值。
1.1 儀器、試劑和樣品 采用Waters公司生產(chǎn)的ACQUITY UPLC系統(tǒng)和Xevo TQ質譜系統(tǒng), 離心機和電子天平均購自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KQ-250E型超聲波清洗器由昆山禾創(chuàng)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 EPED超純水系統(tǒng)由南京易普達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所有儀器的使用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南五味子樣品由本市中藥材鑒定組鑒定為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干燥成熟果實, 將成熟果實粉碎后進行過篩處理, 并留存?zhèn)溆?。次黃嘌呤、尿嘧啶、胸腺嘧啶、尿苷、腺苷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所。乙腈為色譜純, 購自德國Merck公司, 超純水由EPED超純水系統(tǒng)自制。
1.2 方法 精密稱取干燥對照樣品, 加入10%甲醇制成尿嘧啶20.5 mg/ml、胞嘧啶47.2 mg/ml、次黃嘌呤33.2 mg/ml、胸腺嘧啶30.2 mg/ml、胸苷37.5 mg/ml、鳥苷22.5 mg/ml、尿苷26.6 mg/ml、腺嘌呤33.4 mg/ml、胞苷29.9 mg/ml。將上述混合對照樣品制成不同濃度的對照品溶液, 并放置在4℃條件下儲藏。取樣品粉末放置在50 ml錐形瓶中, 并加入30 ml水, 靜置后, 在250 W、40 kHz的條件下完成提取, 并加水補充減失量, 經(jīng)13000 r/min離心處理10 min后, 取上清液進行稀釋處理, 經(jīng)0.22 μm微孔濾膜處理后, 將所得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南五味子中含有核苷酸、核苷以及多種核堿基, 尿苷含量相對較高, 含量最低的為2-脫氧鳥苷, 不同產(chǎn)地的核苷酸種類上不存在差異, 但是核苷酸含量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藥物成分的變化與地域有關。多反應檢測模式, 毛細管電壓為3.0 kV, 離子源溫度控制在150℃, 錐孔氣流量50 L/h, 碰撞氣流量0.15 ml/min。各成分取樣錐孔電壓、碰撞能量、保留時間見表1。
表1 不同核苷質譜檢測結果
南五味子漿果內(nèi)包含揮發(fā)油、糖、氨基酸、蛋白質、核苷以及礦質元素等多種成分, 其中尿苷可用于抗巨型紅血球貧血及心腦血管疾病, 腺苷具有鎮(zhèn)靜神經(jīng)、促進支氣管平滑肌松弛作用[3]。核苷在臨床上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食品和保健品添加劑, 也有相關研究學者對南五味子中的氨基酸等其他成分進行相關測量, 但是對核苷類成分的研究尚不深入。
南五味子最早出現(xiàn)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具有補腎寧心、益氣補血的作用。在藥材研究中以陜西為主要南五味子產(chǎn)地,主要分布在漢中、西安、太白山以及安康等地, 且以野生為主。有研究學者通過對南五味子進行藥物成分分析, 檢測出腺苷和尿苷較多, 證實了南五味子的藥用價值[4]。本組研究對南五味子樣品進行檢測, 其中尿苷含量較高, 其余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腺嘌呤、腺苷、胞苷、次黃嘌呤以及尿苷, 而2-脫氧鳥苷含量相對較低, 由于本組研究中所收集的南五味子樣品產(chǎn)地存在一定差異, 受地理環(huán)境和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其樣品中不同物質含量存在一定差異與其有關, 該結論與其他研究學者結論[5,6]相符合。目前, 南五味子的藥用價值逐漸受到了重視, 市場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 由于五味子多為野生植物, 藥用資源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野生資源逐漸下降, 目前我國已經(jīng)將南五味子納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 作為當前比較受重視的三級保護野生藥材物種, 南五味子的核苷成分藥用研究還可以更加深入的展開[7]。由于研究中選用不同產(chǎn)地的南五味子, 發(fā)現(xiàn)相同產(chǎn)地的樣品在藥用研究中體現(xiàn)出了均等的藥用價值, 不同產(chǎn)地的核苷含量差異也可以為南五味子的藥用植物種植提供借鑒價值, 合理推廣藥用植物的種植與使用。
綜上所述, 南五味子作為一種重要的中藥材資源, 其藥用價值顯著, 尤其是其中核苷含量的成分, 對日后的藥用植物研究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
[1] 楊潔.南五味子資源化學研究.陜西中醫(yī)藥大學, 2015.
[2] 付善良, 陳波, 姚守拙.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化學成分的比較分析.藥物分析雜志, 2009(4):524-531.
[3] 楊文潮, 楊潔, 段金廒, 等.南五味子中氨基酸類成分分析評價.中藥材, 2016, 39(2):342-347.
[4] Tanpure AA, Srivatsan SG.Synthesis,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incorporation of a highly emissive and environment-sensitive uridine analogue based on the Lucifer chromophore.Chembiochem A European Journal of Chemical Biology, 2014, 15(9):1309.
[5] 楊潔, 段金廒, 李國龍, 等.南五味子中核苷類成分分析評價.藥物分析雜志, 2015(6):966-973.
[6] Yasui S, Fujiwara K, Nakamura M, et al.Virological efficacy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corticosteroid and nucleoside analogue for severe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J Viral Hepat,2015, 22(2):94-102.
[7] 卜鳳嬌, 蔣品, 張洪艷, 等.以五味子為例的多來源藥材品種鑒別研究進展.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5(11):2734-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