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江
摘 要:對于每一位學生而言,品德教育無疑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甚至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進入小學階段,正在逐步養(yǎng)成個人的個性特征。由于年紀比較小,尚未養(yǎng)成判別是非、認知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帶來的影響。所以,小學生亟需正確的教育引導,從而打造出一個完整、科學的價值觀與人生觀?,F(xiàn)階段,我國小學品德教育仍然存在不小的問題。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品德教育的作用以及必要性,包括將教育目標落到實處、促進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抵制不良文化的沖擊。在此基礎上,本文分析了開展小學品德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品德教育;對策
往往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會毀了孩子的一生。作為一個老師,一個教育者,對孩子的教育就要有一個前瞻性。任何小小的毛病都要非常重視。小惡不除必為大患。曾經(jīng)有學生跟我投訴,班級里某某又丟錢了;誰誰的文具盒不見了……我往往告訴學生,我馬上調(diào)查,抓到他狠狠懲罰。事情往往不了了之。但是最近發(fā)生的一件事給我了一個很大的警醒。這一天班級其他學生打電話給我,說我們班有人偷東西被抓住了。其實是學生拿了零食沒有買單就走。
我趕到現(xiàn)場看到自己的學生帶著羞愧的面孔怯生生的看著我,我是又氣又恨。后來,事情雖然解決了,但是這個教育的契機我不能放過。對于深圳的孩子來說,他們不差錢,可是為什么他們還要去占這些小便宜呢?品德教育刻不容緩!
一、小學品德教育的地位
首先,德育教育處于小學教育的首位。針對小學德育工作,我國教育部已經(jīng)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小學教師一般會擔負起班級學生的德育工作,具有持續(xù)性以及長期性。只有經(jīng)過長時期的辛勤付出,教師才可以對德育工作的效果進行有效地鞏固。
其次,德育教育促進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對于小學生而言,通過接受教師的品德教育工作,可以高效地改進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教師德育工作可以不斷促進小學生身體以及心靈的健康成長,不至于走上彎路。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校園內(nèi)屢次發(fā)生少年刑事案件以及校園傷害案件,人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由此可見,小學教師必須不斷強化德育工作。通過教師潛移默化的熏陶以及科學的引導,讓學生接觸到科學的生活方式、法律法規(guī)以及價值觀,從而實現(xiàn)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最后,抵制不良文化的沖擊。如今,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發(fā)展,人們享受到了許多方面的便利。然而,也受到了一些負面影響。由于小學生的分辨能力比較差,往往難以辨別,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荼毒。一些網(wǎng)絡游戲為小學生帶來了斗毆、暴力的思想。電影中出現(xiàn)的不雅情節(jié)會讓小學生產(chǎn)生逆反、早戀以及早熟等現(xiàn)象。通過開展有效的德育工作,教師可以幫助孩子識別不良文化,為小學生打造一個健康、美好的生活、學習成長環(huán)境。
二、小學生品德教育的對策
(一)課后活動中開展品德教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活動,幫助學生提升道德素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競賽問答。在競賽的過程中,小學生可以培育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zhì)。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些著名古跡以及人物展覽,從參觀中了解偉大人物的美好品質(zhì)以及愛好精神,獲得深入的體驗。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就會跟隨著偉人的足跡,充滿斗志昂揚的精神,更加熱愛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zhì)。
(二)加強學生道德認知教育。一般來說,道德認知指的是,一個人對于社會道德關系的看法以及理解。在道德認知的基礎上,小學生才可以養(yǎng)成自己的道德準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地開發(fā)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資源,不斷加強道德認知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例如,教師在講授“貞觀之治”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分析唐太宗這一個偉大的人物,分析唐太宗管理國家的道德觀念以及貞觀之治中的作為,感受到唐太宗為民謀利、天下為公的偉大情操。從而培育學生的大局意識,加強學生的道德認知,有利于學生成長。
(三)運用案例教學法培養(yǎng)道德行為。通過實施案例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道德行為。教師選擇一個比較科學的德育案例,從而實現(xiàn)學生實際生活與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充分結(jié)合。例如,教師在講述《責任》的過程中,可以對案例教學法進行充分運用,及時引用一個合理的案例。教師可以以“彭宇案”作為一個典型案例,老人跌倒該不該扶?首先,教師可以向?qū)W生闡述案例的大致內(nèi)容,將班級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展開熱烈的討論與分析,從而得出一個結(jié)論。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小學生可以設身處地地了解到責任的重要性,小學生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程度會不斷提升。
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與中華民族的成敗興衰、我國的前途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了將小學生培育成為未來的“四有”新人,必須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強化思想道德教育,特別是培育出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未來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小學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積極轉(zhuǎn)變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觀念。本文通過研究提出相關的對策,包括充分運用學生學習興趣,豐富道德知識;加強道德認知教育。從而促進小學生的成長,成為具有道德品質(zhì)以及思想水平的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戴賽珍.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小學德育生活化的初步實踐[J].考試周刊,2009(23).
[2]唐俐.論小學德育課程的理念呈現(xiàn)及其特點[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