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不僅是對真實生活的重現(xiàn),更是一種光影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但是要從前期到后期都掌控得恰到好處,對于攝影師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超現(xiàn)實作品,除了過硬的攝影技術之外,更要有一顆充滿奇思妙想的大腦。
“一般的攝影只是捕捉瞬間,在相機按下快門的那一刻起就結束了,但是我的作品是按下快門的時候才開始。”哈蘇大使埃里克·約翰森說道。
從小著迷于電腦游戲的埃里克,對于繪畫也有著同樣的癡迷。當他15歲獲得人生的第一臺數(shù)碼相機之后,那些游戲和繪畫世界里給予他的靈感,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通過后期處理的無限可能,令他創(chuàng)造出無法僅僅用相機拍攝到的影像作品。通過細膩的影像和極具創(chuàng)意的后期制作,營造立體而強烈、似真亦似假的感官體驗,將視力錯覺展現(xiàn)得出神入化,不得不感嘆他對于細節(jié)、光影和結構等方面的后期處理猶如魔術般令人咋舌。
這張《Full Moon Service》作品,在一幅畫面中呈現(xiàn)了不同形態(tài)的月亮。從雛形手稿、現(xiàn)場布景、照片拼接處理到最終成片,前后經歷了8個月的制作,可見一幅精妙絕倫的作品需要精雕細琢。
實際上,埃里克每一幅作品都是無數(shù)次嘗試后的成果,在拍攝前需要細而全的規(guī)劃,包括勘查場地、制作模型、反復布光、多角度構圖以及漫長的后期,每幅作品都傾注心血。埃里克喜歡用哈蘇H6D-50C中畫幅單反相機,精細的畫質和超高的動態(tài)范圍,也能為作品的影像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這些超現(xiàn)實作品的難點在于,既保留某種程度的真實,又要毫無破綻的合成。合成所用的照片素材需要擁有相同的視角、光線環(huán)境等,素材之間的交界處亮度、對比度、顏色、景深也必須處理得足夠自然,才能讓人們無法分辨作品是如何合成的。
埃里克曾用一年半的時間輾轉法羅群島、斯德哥爾摩和布拉格取景拍攝,并完成最后的疊加合成,他希望透過這些影像讓更多人了解到,由于人類的過度開發(fā)導致生存環(huán)境岌岌可危。
如果說長曝光的獨特在于將大自然界的動態(tài)凝結為靜止的畫面,那么埃里克的后期處理就是將現(xiàn)實拼湊為幻想,既不可思議卻又無比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