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偉
歷史上所有朝代都有一個末代君主,他們的故事串聯(lián)起來,就是一部令人扼腕的小說:《悲慘世界》。南唐后主李煜就是這樣一個人,搞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時候霸氣側(cè)漏,治理國家卻到處漏水。
我們移步到北宋國都汴梁,秋天剛過,一座巍峨的宮殿矗立在原汴州府的院子里,這個國家的最高領(lǐng)導(dǎo)人宋太宗很興奮,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紫宸殿。
大家都在歡慶王朝第一座大型宮殿的落成,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這座宮殿的東南邊不遠處,一片低矮的平房里,一個中年男人正在生死病痛中掙扎。他就是李煜,前南唐政權(quán)最高領(lǐng)導(dǎo)人,現(xiàn)在是大宋的囚徒。
命運最初待他不薄。
幼時,他無憂無慮,那時候,他還叫李重光。
孩提時代,他因獨特的相貌而深得眾人喜愛。
從畫像上看,他左眼有兩顆瞳仁(像一個橫臥的8),根據(jù)中國古老的看相術(shù),重光的相貌,乃是一種圣人之像,像大舜、項羽那樣的偉大人物,都是雙瞳。
那時候,他還沒意識到這種相貌會招來殺機。
當時天下的皇位繼承,講究的是“兄終弟及”,父親李璟的前六個孩子,有四個夭折,只剩下老大李弘冀和老六李重光。對于重光的“一目雙瞳”,長兄李弘冀很是警覺。
李弘冀有一定的政治頭腦和軍事才華,曾領(lǐng)軍與后周交戰(zhàn),一舉擊潰前來偷襲的對手,被各方認為是南唐最合適的接班人。他的缺點也很突出,行事十分專橫,權(quán)力欲過于強烈。他設(shè)計毒死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叔父李景遂,為絕后患,侍者仆從,一個也沒放過。
接著,他又盯上了重光。但是對于殺不殺這個弟弟,李弘冀一直沒拿定主意。從這兩年的觀察看,弟弟根本無心從政,不是在喝酒練字畫畫,就是在釣魚滑冰,還連續(xù)起了三個號:“鐘隱”“鐘峰隱者”“蓮峰居士”。
有時候在路上遇到,重光的眼神里分明在傳遞一種信息——“大哥,我只愛山水,無意皇位,求放過!”李重光還在微博里發(fā)表了一首詞,表達自己這種隱逸心理:“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M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p>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弟弟!”太子微微一笑。
這次微笑之后一個月,他又笑了一次——含笑九泉,一場傳染病奪走了他28歲的生命。
李重光立即成為最熱門的接班人。雖然有大臣認為他信仰佛教、性格懦弱,不宜被立為太子,但李璟堅持讓重光入住東宮。僅僅兩年后(公元961年),李璟去世,太子李重光繼位,并更名為李煜。
當王朝的接力棒傳到李煜手上的時候,南唐已經(jīng)大廈將傾。一個最致命的原因是宋的崛起。
最初,宋的實力不足以吞下南唐,還維持著表面的客氣,逢年過節(jié)或是皇族婚喪嫁娶,又是派使節(jié),又是送大禮。
南唐也一直很低調(diào),李煜經(jīng)常去汴梁見宋太祖,希望能夠和平相處。李煜甚至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
然而,等到宋自信可以吞下南唐的時候,就露出了它帶血的獠牙。
公元974年秋天,宋太祖正式動手了,先后派軍直攻南唐。李煜聞訊也開始筑城聚糧,積極備戰(zhàn)。當年十月,李煜下令全城戒嚴,決定與宋兵死扛到底。
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只怕豬一般的隊友,跟明朝的崇禎皇帝一樣,他也遇到了許多昏庸的大臣,比如洪州節(jié)度使朱令赟,緊要關(guān)頭他率兵15萬救援南京,中途想學(xué)習(xí)一下周瑜的赤壁之戰(zhàn)——下令焚燒不遠處的宋船,不料北風(fēng)大作,反而燒至自身。
到后來,即使是皇宮通信員也開始阻隔戰(zhàn)爭消息,以至于宋兵已在金陵城外十里安營扎寨,李煜居然一無所知。
公元975年二月,宋兵開始晝夜攻城,金陵米糧匱乏,死者不可勝數(shù)。李煜兩次派遣大臣出使北宋,進貢大批錢物以求和,宋太祖答復(fù)了一句千古名言:“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
執(zhí)政15年后,他終于迎來他一生中最恥辱的一天——12月28日,刺骨的寒風(fēng)中,他與一些沒來得及逃走的大臣,身著白衣,赤裸上身,出城投降。
該說說他的詞了。
他早期的詞,總是跟風(fēng)花雪月的事兒有關(guān),具體說,一個是娥皇(大周后),一個是嘉敏(小周后),她們是親姐妹。
遇到娥皇的時候,她19歲,他18歲。兩個年輕人很有共同語言。他最愛作詞,而她引領(lǐng)了宮廷的時尚潮流。史載周娥皇“雪瑩修容,纖眉范月”,她創(chuàng)造的“高髻纖裳”和“首翹鬢朵”等妝容,后宮女子爭相效仿。
婚后,李煜和娥皇天天廝磨在一起,歌酒詩書,浪費時光。可是,公元965年,娥皇產(chǎn)后失調(diào),加上新生的皇子仲宣受驚嚇夭亡,她沒能挺過那一年。
李煜很幸運,因為這個時候小周后嘉敏來到了他的身邊。
李煜仿佛又看到了大周后的身影。
公元968年11月,嘉敏被立為皇后。他大宴群臣,花天酒地,不管危險將至。有大臣上書請他多關(guān)注國事,對詩詞音樂要有節(jié)制,他笑了笑,賞大臣禮物若干,卻并沒往心里去。他很喜歡自己營造的這場超級幻夢。
一次早起,他寫道:“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p>
這是一首半快樂半失落的詞,含意深沉,寫盡人生無常。
被押到汴梁后,他被封為“違命侯”,日常生活都被監(jiān)視。同時被軟禁的還有小周后,后來她被色魔宋太宗百般侮辱。
李煜受不了這種茍活,終于,在42歲生日當天,他滿懷悲苦之情,寫出了那首驚世千年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p>
這首詞意味著什么,他很清楚。當晚,宋太宗果然御賜給他一杯毒酒。
這酒中有中藥馬錢子,性寒、味苦,能破壞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服用后全身抽搐,最后頭部與足部相接而死。
他沒有猶豫,一飲而下。
透過汴梁凄涼的月光,可以看到,躺在床上的,除了他那具冰涼的尸體,還有他的遺作,和寂寞。
他不知道,當時有很多人已開始模仿他的詞作。
里面有不少人后來成了詩詞大家,如柳永、晏殊、周邦彥,再遲點,人就更多了,蘇軾、秦觀、姜夔、李清照、辛棄疾……
他以柔軟悲苦又易感的靈魂,開創(chuàng)了兩宋的詩詞盛世。
你滅了我的國,我卻點燃了宋詞的火。